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6篇
  免费   1281篇
  国内免费   1812篇
测绘学   1232篇
大气科学   833篇
地球物理   1076篇
地质学   3689篇
海洋学   918篇
天文学   81篇
综合类   495篇
自然地理   895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356篇
  2021年   407篇
  2020年   315篇
  2019年   377篇
  2018年   329篇
  2017年   328篇
  2016年   323篇
  2015年   385篇
  2014年   380篇
  2013年   518篇
  2012年   508篇
  2011年   509篇
  2010年   494篇
  2009年   465篇
  2008年   487篇
  2007年   472篇
  2006年   460篇
  2005年   350篇
  2004年   319篇
  2003年   249篇
  2002年   304篇
  2001年   274篇
  2000年   178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5篇
  1948年   1篇
  194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长江三角洲地区TZK3孔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其物源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TZK3孔的磁性地层学为基础,结合沉积物的岩性、结构构造及锆石年龄谱系特征,探讨沉积物的物质来源及长江贯通的时限。古地磁结果表明:96.7 m、263.3 m、603.75 m分别对应B/M界线、M/G界线、晚上新世/早上新世的界线(3.58 Ma)。锆石年龄谱系数据显示,TZK3孔的U-Pb锆石年龄主要分为5组:100~300 Ma,400~500 Ma,700~850 Ma,1800~2000 Ma,2400~2600 Ma。其中3.7 Ma的锆石年龄谱相对简单,以白垩纪(100~150 Ma)为主,物质主要来自于长江中下游的火山盆地,为近源沉积。TZK3孔3.04 Ma以来,锆石年龄谱变得复杂且主峰相对较多,表明物源区更广且加入了远源的成分。3.04 Ma的锆石年龄谱中开始出现峨眉山玄武岩年龄段(251~260 Ma)的锆石,表明在此时期长江上游的物质就已到达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即长江贯通的时限为3.04~3.7 Ma。   相似文献   
962.
基于MatDEM的砂土侧限压缩试验离散元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离散元法基于非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尤其适用于砂土等离散介质体的数值模拟研究。利用岩土体离散元模拟软件MatDEM的二次开发功能,研发了砂土侧限压缩试验三维离散元模拟器。对三个不同级配砂土试样进行了侧限压缩试验,并且进行了与之相对应的数值模拟,通过分析对比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所开发模拟器的有效性。模拟结果表明:离散元法可以很好地反应砂土压缩过程中的配位数变化;每个模拟样品中,粒径较小的单元受到较大的平均压力,导致平均位移较大;数值计算结果的主要误差是由离散元颗粒自身的泊松比引起的。研究突破了常规土力学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为今后岩土工程离散元模拟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63.
砂土层在地面沉降过程中呈现一定的蠕变特性。文章采用一维压缩试验对4 MPa 下砂土的变形特征进行了研究,并 采用改进的试验装置对砂土的微观结构进行了提取。通过对8 组不同级配砂土样的蠕变特性和微观结构分析,得到如下结 论:粒径单一的砂土在蠕变过程中更容易出现突变,砂粒受力后更容易发生破碎,产生滑移错动;砂土蠕变的蠕变量与砂 粒级配密切相关,砂土的粒径越单一且粒径越大时,砂土的蠕变量也越大;采用表征砂土颗粒形状复杂程度的形状系数, 从微观上定量分析了砂土在蠕变过程中发生破碎的情况和蠕变量大小,且形状系数越小,表明该种砂土形状越复杂,在蠕 变过程中砂土的破碎性越高,蠕变量越大。  相似文献   
964.
海底管道在油气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保障其安全运营必须定期进行检测掌握其在海底的状态。有的海底管道在铺设时为其安全考虑,在海底管道上方覆盖了抛石等硬质保护层,这样就导致在海底管道定期检测时一些检测仪器难以探测到硬质保护层下海底管道的位置和埋深,而浅地层剖面仪和磁力仪仍然可以不同程度地实现这种情况下的海底管道检测。文中对浅地层剖面仪和磁力仪的原理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在上覆抛石等硬质保护层海底管道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分析结果表明浅地层剖面仪和磁力仪组成的综合检测系统对上覆硬质保护层的海底管道探测有一定效果,可查明海硬质保护层下海底管道的位置和埋深,为海底管道的安全管理和维护提供数据支持,也可为其他类似海底管道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5.
为了提高潜水器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潜水器的在线绝缘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描述了无源检测法和有源检测法的工作原理,并基于有源检测法提出了绝缘检测对电气系统设计的要求,同时给出了绝缘故障的排查、定位和隔离方法。最后,通过在潜水器上的实际应用,验证了有源检测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66.
基于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培养过程中游动细胞和不动细胞的形态差异与转换,对比研究了两种细胞类型在离心收集与藻落形成效率上的差异。结果表明,雨生红球藻SCCAP K-0084在BYA培养基中培养4~6 d和9~12 d分别以绿色游动细胞与绿色不动细胞为主;早期游动细胞离心收集需要更高的离心力,但500~1 000 g离心5 min可以在不影响细胞存活率的情况下有效收获所有类型细胞;相比于传统直接涂布法,双层琼脂平板法可有效提高平板藻落形成效率,且游动细胞藻落形成效率比不动细胞藻落形成效率更高。TAP培养基由于藻落形成效率较低并不适合于雨生红球藻平板培养与筛选,自养型培养基虽然具有较好的藻落形成效率但是藻落形成速度较慢,相比而言,BYA培养基藻落形成效率较高且生长速度快,更适合用于雨生红球藻细胞的后期平板培养与筛选过程。  相似文献   
967.
对粤西海域水东、湛江、硇州岛、南渡和海安验潮站各1年水位资料进行了调和分析及统计。结果表明:粤西海域北部湛江、水东、硇洲岛、南渡4站主要分潮为M_2、K_1、S_2和O_1,是不规则半日潮;而南部海安站主要分潮为O_1和K_1分潮,是不规则日潮。粤西沿岸各站浅水分潮和平均水位从北到南有减小趋势。在日潮不等方面,粤西沿岸验潮站都存在明显的日潮高、日潮时不等现象。日潮时不等总体上从北到南有降低的趋势,北部湛江、水东和硇州岛涨潮时间比落潮长1~1.5 h,南部南渡和海安两站涨、落潮时相差不大。另外,调和分析和经验公式不再适用于南渡站,南渡河入海口处堤闸工程是主要原因。这为粤西海域环境资源开发、航运活动等提供环境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968.
针对2015年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所采集的43个表层沉积物样品,通过粒径分析以及生物硅(BSi)、总有机碳(TOC)和总氮(TN)等生源要素参数的测定,系统探讨了长江口表层沉积物粒径及生源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组成以黏土质粉砂、粉砂质砂和砂为主。研究区域内,粒径组成呈现明显的"南细、北粗,近岸细、离岸粗"的分布特征,长江口及浙江近岸泥质区的表层沉积物粒度最细,中值粒径(Φ)在5以上;(2)调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BSi含量在0.22%~1.82%之间,沉积物中粉砂、黏土含量及平均粒径(Φ)均与BSi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黏土矿物和粉砂较多的细颗粒沉积物更易累计和保存BSi;(3)TOC和TN的含量分别在0.04%~1.17%和0.01%~0.26%之间,其分布特征与沉积物中值粒径(Φ)和BSi的分布也有明显的正相关性,说明细颗粒沉积物更有利于有机质保存,表层沉积物中的硅藻可能是有机物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969.
文章针对我国关于海洋油气生产设施弃置的法律体系存在系统性、完整性和独立性不足的问题,通过概括总结相关国际公约和指南文件的主要内容,对包括国际公约、国内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其他规范等在内的我国海洋油气生产设施弃置法律体系进行分析,提出切实履行国际义务、提高海洋油气生产设施弃置规范的法律效力、建立系统独立的海洋油气生产设施弃置法律体系和将管理范畴扩展至全部海洋油气生产设施的启示和建议,为完善我国海洋油气生产设施弃置的法律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0.
The performance of traveling jet trenching in stiff clay was tested. All the key parameters varied in the experiment, including the jet velocity, the shear strength of clay, the diameter of the nozzle, and the translational velocity of the nozzle. The jet–soil interface was found to be an arc. An equation was given to describe the interface. On the basis of the erosion failure mechanism, a new method is presented for predicting jet trenching depth. We first calculated the trajectory of the jet–soil interface and then predicte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boundary layer shear stress along the jet–soil interface. The point where the wall shear stress was equal to the critical shear strength of clay was the ultimate trenching depth. The predictive results were found to fi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e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