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771篇 |
免费 | 12326篇 |
国内免费 | 943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452篇 |
大气科学 | 4627篇 |
地球物理 | 5926篇 |
地质学 | 20222篇 |
海洋学 | 6323篇 |
天文学 | 341篇 |
综合类 | 2386篇 |
自然地理 | 425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0篇 |
2024年 | 1163篇 |
2023年 | 1295篇 |
2022年 | 1983篇 |
2021年 | 2362篇 |
2020年 | 1956篇 |
2019年 | 2174篇 |
2018年 | 1907篇 |
2017年 | 1740篇 |
2016年 | 1878篇 |
2015年 | 2060篇 |
2014年 | 1974篇 |
2013年 | 2474篇 |
2012年 | 2588篇 |
2011年 | 2698篇 |
2010年 | 2688篇 |
2009年 | 2568篇 |
2008年 | 2572篇 |
2007年 | 2382篇 |
2006年 | 2431篇 |
2005年 | 2023篇 |
2004年 | 1364篇 |
2003年 | 1092篇 |
2002年 | 1008篇 |
2001年 | 927篇 |
2000年 | 786篇 |
1999年 | 392篇 |
1998年 | 127篇 |
1997年 | 112篇 |
1996年 | 81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44篇 |
1993年 | 44篇 |
1992年 | 67篇 |
1991年 | 39篇 |
1990年 | 49篇 |
1989年 | 21篇 |
1987年 | 39篇 |
1986年 | 35篇 |
1985年 | 32篇 |
1984年 | 27篇 |
1983年 | 27篇 |
1982年 | 25篇 |
1979年 | 21篇 |
1974年 | 15篇 |
1965年 | 14篇 |
1964年 | 15篇 |
1963年 | 14篇 |
1957年 | 14篇 |
1954年 | 2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高精度位置服务依赖模糊度正确固定的载波相位观测值,而复杂环境的相位周跳和中断给模糊度固定和数据处理带来了巨大挑战。北斗三号系统向全球播发四频和五频信号,为提升周跳处理性能提供了机遇。本文建立了探测多频超宽巷周跳的伪距-相位无几何组合模型,以及探测窄巷周跳的相位-相位无几何组合模型,并以周跳探测成功概率最大为准则确定了多频最优超宽巷和窄巷组合。由于电离层延迟制约了数据中断和电离层变化剧烈情况下的窄巷周跳探测,进而建立了顾及电离层延迟的窄巷周跳探测滤波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对30 s采样间隔,基于无几何组合模型探测周跳的成功率均优于96%;对于3 min的数据中断,基于无几何组合模型的周跳探测成功率仅为70%,但补偿电离层延迟的滤波模型将成功率提升至95%以上。 相似文献
132.
南海北部为张裂大陆边缘,在新生代时期经历了复杂的地质演化,具有良好油气勘探前景.本文首次利用南海北部某区域长排列地震数据的远偏移距折射波速度计算方法获得南海北部地层层速度,并进行了分析,此外,还提出了非初至折射波的概念.本方法在共偏移距剖面上识别、拾取折射波层位,得到折射波走时的横向连续变化数据,利用不同共偏移距同一折射波层位的到达时差计算该折射层位的速度结构.该方法在南海北部陆坡某区域地震资料的应用,揭示了新生界地层层速度的整体结构,反映了新生代不同时代地层的速度变化特征,为进一步利用折射层速度资料探讨南海新生代地质演化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表明,与常规初至折射波法相比,远偏移距折射波能够提供更多的地质信息;该方法的初步应用能够对远偏移距折射波的研究提供进一步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3.
134.
南京大都市区建设用地扩张特征与机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作为全球城市化最快的地区之一,中国建设用地的扩张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以长三角北翼中心城市南京为例,利用遥感、土地利用调查等数据研究大都市区建设用地扩张的过程、格局与机理。研究表明,1985-2007年南京市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的推动下经济快速增长,引致了建设用地的扩张,年均增长率为3.14%。2001年后随着城市发展模式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换,建设用地呈加速扩展趋势。南京市建设用地扩展具有明显的沿长江和南北交通走廊轴向发展的特征。开发区和新城建设是南京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方式。区、县尺度的回归分析表明,人口增加、全球化是城镇工矿用地扩张的重要推手;经济的服务业化有利于土地集约利用,减少对用地的需求,这种影响在城区更大;在分权化竞争中,都市区政府具有更强的控制力。 相似文献
135.
136.
X射线脉冲星单星动力学定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单脉冲星的动力学定轨,在X射线脉冲星导航技术尚不成熟时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将X射线脉冲星观测方程与航天器动力学模型相结合,系统研究了利用X射线脉冲星观测量进行单星动力学定轨的方法原理.利用仿真数据量化分析了各项因素对定轨精度的影响,指出X射线脉冲星方向单位向量越靠近航天器轨道面单星定轨位置精度越差.因此提出了单探测器轮流观测多颗脉冲星的准多星定轨方法,从而使定轨精度由km量级提高到了20 m. 相似文献
137.
东亚2005年和2006年冬季风异常及其与准定常行星波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系统地分析了2005年与2006年冬季欧亚大陆的气温和东亚冬季风的差别及其与北半球准定常波活动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冬季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区气温偏低,东亚冬季风偏强;而2006年冬季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区气温偏高,出现暖冬,东亚冬季风偏弱。分析结果还表明,这两年冬季东亚冬季风的差别不仅是由于西伯利亚高压和阿留申低压的变异所造成,而且是由于北极涛动(北半球环状模)的变化所造成。并且,作者还从这两年冬季北半球准定常行星波活动的差异,在动力理论上进一步讨论了这两年冬季北半球气候和东亚冬季风差异的机理。结果表明:2005年冬季北半球行星波活动为低指数,准定常行星波在高纬度往平流层传播加强,而往低纬度对流层上层传播减弱,造成了行星波E-P通量在高纬度地区对流层中、上层辐合加强,而在副热带地区对流层中、上层辐散加强,引起了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极锋急流减弱,而副热带急流加强,这有利于西伯利亚高压的发展,从而引起了东亚冬季风增强;相反,2006年冬季北半球行星波活动为高指数,准定常行星波在高纬度往平流层传播减弱,而往低纬度对流层上层传播加强,造成了行星波E-P通量在高纬度地区对流层中、上层辐散加强,而在副热带地区对流层中、上层辐合加强,引起了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极锋急流加强,而副热带急流减弱,这不利于西伯利亚高压的发展,从而引起了东亚冬季风减弱。 相似文献
138.
139.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