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135篇
测绘学   108篇
大气科学   61篇
地球物理   52篇
地质学   225篇
海洋学   3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4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7年   2篇
  1927年   1篇
  1926年   1篇
  1925年   4篇
  1924年   2篇
  19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安丘-莒县断裂是沂沭断裂带最主要的活动断裂,对强震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该断裂的安丘—朱里段由南流段、双官—眉村段和朱里段3条右阶斜列的次级断裂所组成,以右旋走滑活动为主,兼有正断或逆冲活动分量;其最新活动时代推断为晚更新世—全新世早期。根据断裂活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在莒县至昌邑之间安丘-莒县断裂仍是占主导地位的活动断裂,与公元前70年安丘7级地震的发生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2.
华南地区印支期花岗岩按照成因类型可分两类,第一类属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富含过铝质矿物,富SiO2、Al2O3和P2O5,高A/CNK值,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分布型式图中富集Rb、U、Ta、Zr、Hf,亏损Ba、Sr、Nb、Ti;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型式图中具显著的负Eu异常,稀土元素总量偏低(ΣREE<80×10-6);第二类属准铝质I型花岗岩,含角闪石等镁铁质矿物,富SiO2、Na2O。总体来说,这两类花岗岩具有高的(87Sr/86Sr)i值(0.710490~0.742118)和低εNd(t)值(-14.42~-4.1),Nd模式年龄(2.09~1.63Ga)指示印支期花岗岩为典型的壳源型花岗岩。CaO/(MgO+FeOT)-Al2O3/(MgO+FeOT)(摩尔比)图解表明这些花岗岩主要来源于变质杂砂岩和变质泥岩的部分熔融,夹杂了少量变质玄武岩和变质英云闪长岩。华南印支期花岗岩形成于挤压加厚的地壳发生局部伸展-减薄时期,推断印支期发生了多期次的岩石圈挤压和拉张,花岗岩侵位于大规模岩石圈挤压后局部减压-伸展的构造环境中。  相似文献   
193.
秦岭石人山南缘出露一套元古代的片麻岩,在洛南—栾川断裂带的影响下经受了一系列变质变形作用。通过矿物共生组合、石英的动态重结晶型式、石英的分维数分析、石英的运动学涡度测量以及长石的有限应变测量等多种方法对石人山南缘岩石的变质变形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由南向北随着远离断裂带,石人山南缘岩石的变质变形呈现规律性变化:表现为岩石中矿物粒径逐渐增大,形成温度逐渐增高,应变速率逐渐降低等特点。反映出随着远离洛南—栾川断裂带,变质相由绿片岩相逐渐过渡到低角闪岩相的特点,岩石退变质程度由强变弱;以剪切变形为主的岩石变形也逐渐减弱。这些现象说明了石人山岩块南缘的变质变形是受洛南—栾川断裂带的构造活动影响而形成的,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宽坪岩块由南向华北板块下斜向汇聚俯冲、兼有左行走滑的构造活动对其北侧石人山岩块的影响巨大。因此,石人山岩块南缘的变质变形对研究板块俯冲过程中板缘变质变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4.
东秦岭造山带北缘的陶湾岩群中分布着一套碳酸盐质糜棱岩,具明显的塑性变形,其展布和变质变形特征严格受洛南—栾川断裂带控制,是陶湾岩群碳酸盐岩在洛南—栾川断裂带晚加里东—早海西期构造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对这套碳酸盐质糜棱岩的变质—变形特征及形成环境分析,可揭示洛南—栾川断裂带在这一时期构造活动的运动学、动力学及流变学特征。本文通过野外详细的观察和测量,结合室内显微构造分析和温压条件的计算,确定其变质相属低绿片岩相,变形机制是以方解石动态重结晶和细粒化作用为主的塑性变形。变形温度为350~420℃,差异应力为50~110 MPa。石英应变椭球体形态显示陶湾岩群遭受了强烈挤压变形。所以,陶湾岩群碳酸盐质糜棱岩是在强烈的斜向挤压碰撞环境下形成的,是秦岭微陆块向华北板块下斜向俯冲碰撞的结果 。  相似文献   
195.
郯庐断裂带桐城段韧性剪切带位于大别造山带东北缘。首先对剪切带两端的两套片麻岩进行宏观构造特征、矿物组成以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确定片麻岩为印支造山期高压变质产物。之后由于郯庐断裂带左行韧性走滑叠加,在原来近东西向造山带片麻岩基础上形成了NE-SW向的糜棱岩—超糜棱岩带。根据糜棱岩中主要矿物的变形行为,估算剪切带的变形温度约为450 ℃~530 ℃,局部可达550 ℃,为高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变质;有限应变测量和应变强度计算的结果表明,矿物在韧性剪切过程中经历了强烈的拉长变形,剪切带中间位置变形程度最强,向两边慢慢减弱;运用多种方法对糜棱岩进行运动学涡度的测量计算,结果表明郯庐断裂带桐城段为一以简单剪切为主导的减薄型一般剪切带。  相似文献   
196.
华北板块南缘在古生代时期经历了复杂的陆内变形过程。石人山岩块边界断裂发育大量平行于断裂带的A型褶皱和近水平的矿物生长线理,表明其经历了以走滑剪切变形为主的构造阶段。动力学研究表明石人山岩块具有南西向逆冲的运动学特征,其南侧洛南—栾川断裂带(洛栾断裂带)以左行剪切变形为主,北东侧鲁山断裂带以北西向逆冲兼有右行剪切变形为特征,夹于其中的石人山岩块显示为向西、向上挤出的特征。选择典型岩石样品进行同位素测年来限定断裂活动的时代,其中,洛栾断裂带内同构造花岗岩脉的锆石U- Pb定年结果为413. 6±7. 4 Ma,鲁山断裂带内走滑剪切特征明显的构造透镜体内变形岩石的锆石定年结果为419. 3±11. 2 Ma。虽然洛栾断裂与鲁山断裂的运动方向不同,但是同位素年代学研究限定了两条断裂带发生走滑变形的时间都是晚古生代泥盆纪末期,从而共同构成了石人山岩块整体向西挤出的构造特征,同时也表明,相互碰撞的大陆在碰撞之后将很快转变为以平行造山带侧向挤出与走滑位移为主的陆内变形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97.
大别山为印支期扬子陆块和华北陆块之间的碰撞造山带。太湖—宿松地区位于大别山东段部位,主要由扬子陆块北缘不同变质程度的变质基底和少量浅变质盖层组成。本文选择了宿松杂岩中的白云母进行探针分析以及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宿松杂岩中的白云母都是2M1型且均为多硅白云母。其中,多硅白云母的晶胞参数b0平均值为9.039,显示宿松杂岩的变质压力为中压—高压。根据宿松杂岩中白云母的显微变形特征可以知道白云母至少存在着两期变形,一期是导致石榴子石压力影形成和白云母右旋的构造作用,应该对应着燕山期大别造山带中-下地壳物质发生平行造山带向东流动的地质事件。另一期是导致白云母形成涡流构造形成的构造作用,这一期构造应该对应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碰撞事件。根据白云母中的Ti温度计和多硅白云母压力计可以得出宿松杂岩的变质条件为T=480 ℃~579 ℃,P=0.7~1.2 GPa,属于绿片岩相到角闪岩相。  相似文献   
198.
巢湖淤积及其对水患形成的环境影响遥感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多时相航卫片遥感图像分析巢湖泥沙淤积及其对水患形成的环境影响。文章应用不同时期成像的遥感图像解译结果,阐述了巢湖淤积现状和泥沙淤积来源及巢湖泥沙淤积厚度分区。利用不同时期成像的遥感资料对比分析巢湖演变趋势以及巢湖恢复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99.
中国非点源污染负荷计算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非点源污染负荷计算对水污染总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为分析中国非点源污染负荷计算研究的现状与问题,在系统调研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中国常用的非点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总结为三大类:输出系数模型、实证模型和机理模型,阐述了各种模型的特点及其在中国的研究和应用情况;从非点源污染的界定、产污量和排污量的区别、国内和国外非点源污染产生环境的差异以及平原河网地区非点源污染负荷的计算4个方面分析了中国非点源污染负荷计算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模型和计算方法适应研究区的环境特征是研究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今后要加强实证研究、理论研究与模型开发的结合,逐步建立适应中国环境特点的非点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200.
As the Gorge District of the Yangtze is one of the few areas in China that can deservedly boast before the world its scenic grandeur as well as beauty, it has been long felt that a systematic account of its geological conditions would open another aspect of interest to the scientific travellers. There are already on the record the observations of Pumpelly, Richthofen, Abendanon, Willis and Blackwelder, Noda and others; but the results of their work, important as they are in certain respects, seem to i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