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5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陕西关中盆地为研究区,利用HYDRUS-1D软件构建土壤水分运移模型、作物根系吸水模型和溶质运移模型,模拟了"三氮"在包气带中的迁移转化过程.结果表明:1)作物根系吸水吸氮规律一致,且主要吸收氨氮形式的氮素,吸收率为35%;2)亚硝态氮和硝态氮更容易被淋失到地下水中,且主要以硝态氮为主;3)不同包气带岩性对"三氮"向下迁移的速率和迁移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42.
43.
现代社会对环境问题十分关注。最近对农村、工业区和城市发展的环境问题进行了全  相似文献   
44.
Grov.  CG 曹玉清 《世界地质》1993,12(4):126-131
本文利用流速测量与质量平衡计算的方法评价Laurel河的地球化学演化及动力学行为。Laurel河流经Greenbrier灰岩组上部硅质的、非碳酸岩的冠岩,进入并通过Laurel河交叉通道洞穴系统,从系统的下游以泉的形式流出。当排泄量为1.0m~3/s时,能够计算出含水层方解石溶解速度为4.1mg/L.h,CaCO_3总迁移量为46kg/h。Laurel河在所有研究区域内其方解石含量是不饱和的。根据Plummer等人(1978)的实验室动力学研究资料与野外实测计算的饱和状态对比,可以得出,在水流的主要管道系统中由于碳酸的作用而产生的最基本反应造成了方解石的溶解为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45.
当地下水邂逅DNA:石油类有机污染及其生物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研究发展到今日,已经成为一门涉及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地下水污染的控制和修复研究更需要跨学科的技术和知识支持,而生物修复作为一种高效低耗修复的技术成为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微生物因其自身特性及其对污染的降解主导特征对确定有机物污染场地的永续修复具有重要意义。简要地综述了地下水有机污染及其原位修复、有机污染物和地下环境微生物的交互作用,进一步聚焦生物降解机制、生物修复和细菌研究。在此基础上以某石油污染场地地下水为例,进行了地下水中分离微生物菌株及其降解特征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放线菌降解效果最好,细菌和真菌次之;两两组合降解效果好于单菌,表明存在协同作用;不同菌株混合降解率较低,表明具有拮抗作用。通过动力学实验得出对TPH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及其降解速度和降解半衰期。就微生物对有机组分降解而言,烷烃和总石油烃降解规律相似;难降解组分降解率低,后期因烷烃转化使其浓度升高;苯浓度变化不大。微生物活性实验表明:活菌总数和脱氢酶活性与降解率呈正相关变化。运用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得出了具体的菌种。  相似文献   
46.
采掘工作面底板突水和防治原则的基本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讨论了底板突水的机制,分别探讨了水压力中的静水和动水压力对底板破坏所起的具体作用,矿山压力中的动夺及静矿压破坏底板的具体作用,以及它们在采矿过程中的发展变化而造成突水的机制;第二部分论述了影响底板突水的地质和采条件,在地质因素中,讨论了下沉肝质条件下和存在构造条件下底板突水存在的差异及共同特点,采矿条件及采煤方法对底板突水影响以及突水规律。依据地质及采矿条件,对走向长  相似文献   
47.
碳酸盐溶解,沉淀控制下的反应—迁移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碳酸盐岩中方解石,白云石和石膏的溶解和沉淀化学反应为基础,阐述了反应模型和水流模型,建立了化学动力学方程-水流方向的关系,并且采用解法-数值法混合解法求解济南岩溶区的反应-模型,计算该区的化学反应速率常数和水动力参数。  相似文献   
48.
根据水文地质单元的简易水文地质、抽水试验、水化学等资料与O_2灰岩含水层顶板标高关系的分析,获得了一些曲线和方程,依据各曲线特点分析研究区水文地质空间分带及相应的指标,划分出径流带,并确定研究区的边界条件以及供水的最佳勘察地段,布孔优先考虑地段。在此基础上,用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确定区内O_2含水层(组)的渗透系数及分区,为水资源评价和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勘察实践证明上述理论和方法基本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49.
7.泉域隐伏区主要含水层(组)的水平分带在用统计法获得隐伏岩溶区主要层(组)“垂向”分带标高和相应指标的基础上,便可作研究区的水平分带图,即把不同迳流带的分带标高,分别放在“奥灰”顶面等值线图上,便获得泉域隐伏岩溶分布区的水平分带图(图5),图中由边部到中部划分为强迳流带、中等迳流带、弱迳流带,实线和数字为分带界线和标高,虚线和数字为富水性界线和标高。  相似文献   
50.
本文讨论了在完整岩溶泉域内,从灰岩裸露的补给区,至灰岩隐伏于地下的径流区宜至深埋区,可溶岩矿物与水相互作用所发生的不同化学作用和分带性;以及不同化学作用下限确定原则和方法;岩溶水化学类型随深度变化规律;可溶岩矿物溶蚀(解)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