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91篇 |
免费 | 2429篇 |
国内免费 | 124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57篇 |
大气科学 | 629篇 |
地球物理 | 982篇 |
地质学 | 3441篇 |
海洋学 | 1043篇 |
天文学 | 44篇 |
综合类 | 403篇 |
自然地理 | 76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7篇 |
2024年 | 202篇 |
2023年 | 224篇 |
2022年 | 363篇 |
2021年 | 457篇 |
2020年 | 379篇 |
2019年 | 398篇 |
2018年 | 368篇 |
2017年 | 326篇 |
2016年 | 332篇 |
2015年 | 406篇 |
2014年 | 355篇 |
2013年 | 447篇 |
2012年 | 474篇 |
2011年 | 449篇 |
2010年 | 454篇 |
2009年 | 402篇 |
2008年 | 358篇 |
2007年 | 345篇 |
2006年 | 326篇 |
2005年 | 278篇 |
2004年 | 206篇 |
2003年 | 128篇 |
2002年 | 133篇 |
2001年 | 127篇 |
2000年 | 115篇 |
1999年 | 50篇 |
1998年 | 30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5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4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6篇 |
1976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57年 | 3篇 |
195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浮游植物吸收光谱已逐渐成为高光谱水色遥感的可获取参量。文章采用了多层感知器模型, 由珠江口担杆群岛附近水体的浮游植物吸收光谱进行了色素浓度的反演, 感知器的输入量是浮游植物吸收光谱, 输出量分别对应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c、光保护类胡萝卜素和非光保护类胡萝卜素五大类主要色素的浓度。分析结果表明, 叶绿素a和叶绿素c估算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比较低, 在测试数据集中两者的偏差分别为19.06%和15.90%; 光保护类胡萝卜素和非光保护类胡萝卜素的估算浓度的相对偏差比较高, 对于测试数据而言, 分别为37.62%和36.96%; 叶绿素b浓度在测试数据集中的估算相对偏差约为27.47%。五大类色素在测试数据集和训练数据集的估算偏差比较接近, 已训练好的多层感知器可用于担杆岛水体中色素信息的反演。同时, 此色素反演方法也为遥感监测水体浮游植物种群动态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53.
从频率域3-D声波波动方程出发,结合井间观测方式的特点,基于Tarantola广义反演理论,提出了一种频率域2.5-D井间波形层析成像方法.数值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薄层厚度的分辨能力能达到约主频波长的1/4,且分辨率显著高于走时层析成像,尤其垂直分辨率有实质改善.模拟资料的抗噪试验表明:在信噪比为0.8的情况下,随机噪声对波形层析成像的影响较小;而相干噪声对全波形层析成像的影响显著,特别是初至波附近的强振幅干扰影响更为严重.井间实际资料的试处理结果表明:波形层析成像能很好地刻画井间介质的分布情况与储层连通性,对于油藏开发阶段的方案实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4.
坡面含沙水流水动力学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坡面流是坡面侵蚀的主要动力之一,具有独特的水动力学特性。本文对坡面含沙水流的流态、阻力系数、流速的测量与计算、径流能量以及含沙量对以上参数的影响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论述。表征坡面流流态的参数有雷诺数与弗汝德数,雷诺数研究的分歧点一般存在于对其“层流”的界定上,降雨扰动是造成其流态特殊性的主要原因,一般认为裸土上的清水坡面流弗汝德数大于1,较少的研究含沙水流流态的资料表明,目前对含沙水流雷诺数的观点不一,但多数学者认为含沙水流属于缓流范畴;不同坡面试验所获得的阻力系数值不同,影响阻力系数的因素有雷诺数、水深、弗汝德数、含沙量等,在含沙水流中,阻力系数与雷诺数、水深的关系复杂,与弗汝德数呈负相关,随含沙量的增加而增大;测量坡面流流速的方法很多,各自存在优缺点,精密仪器暂不适合量测含沙水流,用染色剂法测量坡面含沙水流的流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常采用坡度、流量的幂函数计算坡面流流速,一般认为流速与含沙量呈反比;能量是坡面流水动力学特性的综合体现,一般认为随着含沙量的增加,坡面流能量消耗呈增加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分析坡面侵蚀机理、完善坡面侵蚀模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5.
56.
57.
后竹亭水源地是曹洼水源地的一部分.由于地处鲁西南经济发达区,工业取水项目、取水量逐年增加.为正确评价后竹亭水源地供水能力,合理开发水资源,将后竹亭水源地纳入曹洼水源地进行整体评价,并对后竹亭水源地拟订三个开采方案进行计算比较,最后选定方案二,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8.
微生物及其碳酸酐酶对岩溶土壤系统钙镁元素淋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室内模拟土壤-灰岩岩溶系统,对不同微生物处理条件下的土柱进行降水淋滤,系统监测了淋出液的pH、电导率、Ca2+、Mg2+以及碳酸酐酶(CA)活性.结果表明,微生物对该模拟系统Ca、Mg元素迁移有较大促进作用.扫描电镜显示,埋入经微生物处理土柱的试片表面较对照(未埋入土柱和埋入灭菌土柱的试片)有明显侵蚀现象.另一方面,各处理的淋出液中均检测出不同程度的CA活性,说明土柱中的微生物产生了胞外CA并被淋出.相关分析表明淋出液中CA平均活性与Ca2+总淋失量之间存在较好的正相关关系,说明CA是影响Ca元素淋失的主要因素.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解释生物岩溶的机理. 相似文献
59.
利用NOAA提供的1871-2008年月平均海平面气压场、雪盖、海冰等再分析资料、NASA提供的地表温度场资料、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指数,采用小波分析、带通滤波和凝聚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北半球环状模(NAM)周期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NAM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发生了显著的年代际尺度周期突变,NAM在1895-1955年存在显著的准35年周期振荡,而在1971-2008年则主要以准15年周期振荡为主.NAM年代际尺度周期突变与外强迫源振荡周期变化有关,但突变前后与NAM周期振荡密切相关的外强迫因子并不尽相同.在1960年代之前,PDO、ATM、北美雪盖以及南极海冰涛动等外源强迫因子与NAM在准35年尺度上关系密切;而在1960年之后,NAM准15年振荡则与ATM和欧洲雪盖、南极海冰涛动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0.
曹仪婕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5,(2):70-74
唐代新罗文士崔致远的诗歌是域外唐代诗歌创作的典型代表,被誉为"东方艺苑之本始"。崔致远的诗歌大多为任高骈幕僚时所作,这些诗歌或是大量记述高骈的英勇战绩,或是应和高骈的诗歌创作,在诗歌的内容和风格上受到了高骈诗歌的影响。崔致远的作品继承了诗圣杜甫咏叹史实以感慨兴衰、托古讽今的传统,具有以诗证史的特色。同时,崔致远诗歌中大量化用典故,成为他诗歌创作的另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