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76篇
  免费   1704篇
  国内免费   2591篇
测绘学   1120篇
大气科学   1110篇
地球物理   1638篇
地质学   4909篇
海洋学   1368篇
天文学   204篇
综合类   596篇
自然地理   1126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224篇
  2022年   505篇
  2021年   601篇
  2020年   493篇
  2019年   590篇
  2018年   529篇
  2017年   470篇
  2016年   482篇
  2015年   545篇
  2014年   523篇
  2013年   674篇
  2012年   663篇
  2011年   620篇
  2010年   615篇
  2009年   567篇
  2008年   484篇
  2007年   481篇
  2006年   444篇
  2005年   365篇
  2004年   271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213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4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分析了东寨港海水、表层沉积物和生物体中重金属Cu、Zn、Pb、Cd、Hg、类金属As的含量及分布特征,并运用单因子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评价了该调查区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东寨港海水中除Pb的含量符合二类海水标准外,其余含量均符合一类海水标准,且远低于渔业水质标准限值;表层沉积物中典型重金属元素含量都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基本属于无污染区;本区湿地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比岛内及周边区典型红树林湿地略偏高;红树林及暗滩沉积物中重金属比东寨港水底沉积物重金属含量高,表明河口湾潮滩上的红树林区可能是重金属元素的富集区,东寨港目前可能受到了陆源污染的影响;生物体中重金属含量均符合一类标准,符合无公害水产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2.
本文选取成都市某一区域建筑物A、B为研究对象,采用分辨率为0.61 m的Quick bird影像,运用图像分割法和LVQ神经网络算法,提取建筑物侧面信息,根据假设法原理,构建高度计算物理模型,求取建筑物高度。对比实测数据,结合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实地因素、遥感影像因素进行精度分析与评价,探讨基于高分遥感影像的建筑物侧面信息提取和高度计算的方法。结果表明,LVQ神经网络算法在建筑物侧面提取和高度计算中有更好的应用价值,精度高达94%。  相似文献   
113.
鲁东-苏北榴辉岩的构造特征及其折返机制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王清晨  张儒瑷  从柏林  赵中岩  叶凯 《岩石学报》1992,8(2):153-160,T001
鲁东-苏北地区出露了M型和Q型两类榴辉岩,前者的原岩为地幔岩类,后者的原岩为地壳岩类。它们均呈外来岩块产出于片麻岩中。其形成经历了前榴辉岩I、A和S阶段,在I和A阶段它们表现为韧性变形,而在S阶段则表现为碎裂变形。它们的折返过程经历了剪切回流和区域性隆起剥蚀。  相似文献   
114.
采用站点观测和EC、EC订正场(ECR)、CMA_3KM、SWC_3KM模式12~36 h降水预报资料,基于TS评分、SAL检验等指标,对2022年汛期四川多模式降水预报效果进行检验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SWC_3KM有雨日数预报最接近实况分布,EC模式雨日空报最多且在川西高原和攀西地区尤为显著,EC模式大雨日数预报优于其余模式。(2)BS评分显示EC模式大量级降水预报偏干,其余模式均以湿偏差为主。TS评分暴雨量级各月均以ECR预报最优。(3)个例评分对比,ECR预报效果最稳定,过程最高TS评分次数最多,SWC模式次数最少。(4)ECR个例预报降水强度及雨带位置、走向与实况最接近,EC模式预报偏弱。SWC_3KM模式强降水雨带位置预报在盆地西北部和凉山州北部参考性较高。CMA_3KM和SWC_3KM模式预报大量级降水在高海拔地区存在较大范围空报。  相似文献   
115.
On the basis of about 300 earthquake wave forms observed in the Shidian M S=5.9 sequences on April 12, 2001 recorded in Kunming Digital Seismic Network, the spectra of shear wave have been used to estimate the focal parameters of these earthquake sequenc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in the magnitude range of 1.5–5.3, the seismic moments are 1010–1016 N·m, the corner frequencies are 0.2–0.8 Hz, radii of the focal rupture are 200–2 500 m and the stress drops are 0.1×105–20×105Pa. Through the statistical analyses of variation of corner frequency f c and stress drop Δσ with time, it is discovered that the average corner frequency of the foreshock sequences i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aftershock sequences. Contrarily, the average stress drops Δσ of the foreshock sequences are clear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aftershocks.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s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verage corner frequency and stress drops before and after the main shock have index significance to the precursory information before a strong earthquake. The higher stress drops for the foreshock sequences show that the higher shear stresses have been stored in the area of main shock. After the main shock, most of the stresses have been released, so the aftershock sequences show a rupture process of lower stresses. Foundation item: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Key Project of Yunnan Province (2001NG46)  相似文献   
116.
鄱阳盆地构造—沉积特征及其演化史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鄱阳盆地是发育在江南—九岭和怀玉—官帽基底拆离造山带上的白垩-古近纪张扭性断陷盆地,明显受近南北走向的赣江走滑断裂系和前白垩系逆冲断裂系晚期反转的双重因素控制,呈“两坳夹一隆”的区域构造格局。受赣江、进贤—石门街走滑断裂夹持的南昌凹陷,呈近南北向凹凸相间展布格局。进贤—石门街走滑断裂以东地区,“南断北超”型断陷自南而北由北东走向渐转为北北东向展布,其源于晚印支-燕山期北东向逆冲断裂在晚期的反转作用,西缘和北部受赣江断裂系东枝走滑断裂影响明显而发生转向。鄱阳盆地经历了早白垩世晚期(冷水坞组沉积期)拉分盆地、晚白垩世早-中期(周家店组—南雄组沉积早期)走滑张扭断(坳)陷盆地、晚白垩世晚期(南雄组沉积中-晚期)走滑伸展盆地和古近纪坳陷盆地等演化阶段,东南部断陷区(江埠—二甲村凹陷)由于喜马拉雅期的隆升剥蚀而只残存周家店组早期坳陷和周家店组中期—南雄组中期断陷两个发育阶段的沉积。  相似文献   
117.
探讨了基于作息空间思想的人口统计数据空间化方法.定义居住和工作的活动空间范围为作息空间,并结合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和泰森多边形构建了作息空间,以作息空间人口密度作为人口空间分布的表达方式.对辽宁省2005年人口统计数据进行了实例分析,精度优于传统的面积权重内插法,结果的地图渲染能够表现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影响的人口分布特征.该方法不涉及复杂的权重计算过程,也可以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简单易行,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8.
北京平原第四纪晚期花粉分析及其意义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毛主席曾经谆谆教导我们:“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研究社会应是这样,研究自然界也应是这样。因为现今的自然界是历史的自然界的最新阶段,如果我们要认识和改造今天的自然界,甚或企图去预测它将来的发展,那么我们就必须重视研究自然界的发展史,尤其是应注重研究与现今自然界密切相关的第四纪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119.
基于GIS的黄河上游龙羊峡库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项研究以黄河上游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的龙羊峡库区为研究区,应用遥感与GIS一体化的方法,建立了库区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信息系统。在系统的支持下,利用多时相、多波段TM遥感数据,对库区近十年来生态环境变化进行监测分析,揭示了库区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现状,以及建库近十年来生态环境时空演化的过程与发展趋势,为库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本项研究利用遥感和GIS技术,采用生态环境综合分类系统,在一次分类处理中通过多层次不同级别的组合获得了基于同一信息源的土地沙漠化、草场盖度、土地利用处地覆盖等多种环境类型信息,并利用环境信息模型对库区的土壤侵蚀进行了评价。基于GIS的分类后再处理使遥感分类精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研究表明,在GIS的支持下充分利用遥感信息监测与评价生态环境,是区域生态环境定量化研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0.
青藏高原具有复杂的构造演化特征,该地区自中、新生代以来的构造隆升和构造演化机制一直是地质研究的热点。为精细刻画青藏高原板块、华北板块和华南板块之间的拼合关系及差异性隆升特征,对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端的碧口地块进行了磷灰石和锆石裂变径迹测试,以及热史模拟和岩石冷却速率计算。结果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分别在(118±5~265±29)Ma和(29.0±2.7~54.0±7.0)Ma之间;碧口地块东北缘及北缘冷却速率接近,在3.125~3.448 ℃/Ma之间,东缘冷却速率相对较低,为2.041~2.273 ℃/Ma。结果表明,中、新生代以来,碧口地块及其周缘总体上经历了持续隆升过程,但不同地区隆升特征具有差异性:碧口地块北侧在早、中侏罗世(151±7)Ma经历了构造挤压和隆升过程;东部相对较晚,在晚侏罗世(143±11)Ma经历了构造隆升阶段;东北端在早白垩世才与华北板块拼接并进入持续构造隆升阶段。进入古近纪(54.0±7.0)Ma隆升阶段,即始新世早期后,碧口地块东缘在始新世中后期(44 Ma)开始发生构造隆升,北缘自渐新世中晚期(29~32 Ma)开始发生显著的构造隆升。上述区域在10 Ma(中新世晚期)共同进入快速隆升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