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6篇
  免费   1390篇
  国内免费   1991篇
测绘学   927篇
大气科学   958篇
地球物理   1140篇
地质学   3388篇
海洋学   1308篇
天文学   119篇
综合类   526篇
自然地理   771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318篇
  2021年   436篇
  2020年   314篇
  2019年   393篇
  2018年   336篇
  2017年   317篇
  2016年   326篇
  2015年   422篇
  2014年   398篇
  2013年   413篇
  2012年   495篇
  2011年   505篇
  2010年   519篇
  2009年   478篇
  2008年   456篇
  2007年   484篇
  2006年   414篇
  2005年   344篇
  2004年   283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274篇
  2001年   241篇
  2000年   151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以复合系统理论为基础,将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环境组成的复合系统定义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RSWRS系统)。应用Bossel可持续发展基本定向指标框架,建立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评价体系。应用系统综合评价法,权重采用基于Bossel评分标准,以参考状态的离差平方和最大法计算,建立了以RSWRS系统发展综合指数和发展态势度量模型。以陕西省为例,进行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82.
西安市低能见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西安市7个县市23 a的低能见度资料,统计分析西安市水平能见度小于1 km(低能见度)时空分布的气候特征以及23 a的日均、月均、季均、年均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安低能见度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变化,秋冬季明显高于春夏季,平原多于临近山区。分析了地形地貌、雾等因素对西安市低能见度的影响,得出影响西安低能见度的主要天气现象是雾。  相似文献   
83.
时间序列转折突变点检测的线性函数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曹杰  陶云  田永丽 《高原气象》2002,21(5):518-521
根据转折突变的定义,在引入线性半截多项式的前提下,提出检测时间序列转折突变点的一种新方法。此方法不仅能找出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多个转折突变点,而且使得检测到的突变点通过统计显著性检验。应用此方法对北半球1851—1990年年平均气温距平及其11年滑动平均序列,1901—1999年昆明5月降水及其11年滑动平均的降水序列分别进行了检测。发现北半球年平均气温距平在1879、1889、1939和1973年附近出现了年际转折突变,在1878、1888和1941年以及1972年出现了年代际尺度的转折突变;昆明5月雨量不存在年际转折突变点,但昆明5月雨量在1918、1966以及1978年附近出现了年代际尺度转折突变。  相似文献   
84.
岷江上游干扰岸坡主要表生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成因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岷江上游地处我国著名的南北向地震带的中段,因其特定的地质环境导致区内表生地质灾害极为严重。通过对岷江上游(汶川以上)河段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表生地质灾害的调查研究,其分布沿岷江两岸具有明显的分段特征与河谷地貌分段基本一致,它们形成发展与特定地形地貌、易崩滑或软弱地层、特殊的构造部位、降雨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5.
西南某电站右岸倾坡内夹泥裂隙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某拟建大型水电站的右岸岩体中存在倾向坡内的夹泥裂隙,通过对其的发育情况以及所处的地质环境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认真剖析,认为该区内的倾坡内夹泥裂隙的成因并非正常卸荷引起,而是在构造的基础上,穹隆挽近期隆起的结果,为右岸坝肩稳定性评价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6.
一维地面沉降模型及其求解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张云 《工程地质学报》2002,10(4):434-437
推导了以垂向有效应力为基本变量的一维地面沉降的普遍模型 ,并用半解析方法予以求解。模型考虑了土体变形过程中渗透系数和压缩性随有效应力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反映了土体变形的非线性特征。计算实例表明 ,该模型的计算结果比太沙基方法的计算结果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与实际情况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87.
武汉市区第四系含水层地下水有机污染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详细调查武汉市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污染现状的基础上,获得了高精度的武汉市水环境中微量有机污染物的组成数据。所检测出的有机组分达30余种,以苯及相关苯系物为主,污染程度较高的地下水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区和工业,商业区,应用改进的DRASTIC模型-地下水污染敏感性评价模型,在GIS平台上,编制了武汉市区地下水污染敏感性分区图。根据其评价结果,建议集中对那些敏感性相对较高的区域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开发利用时应作出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88.
通过对塔河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及其胶结物方解石的化学成分及方解石晶体微形貌研究后认为 :塔河一号S6 0井埋深 5 433.2 0~ 5 435m发育的岩溶角砾灰岩,属于高度大于 2m的大型古岩溶洞穴沉积;而埋深 5 435m中晶洞中的方解石是地表岩溶带的早中期的淡水与海水的混合带的产物。在本文中,作者指出碳酸盐岩矿物学及地球化学可有效地应用于表生岩溶作用中的深度、强度、期次以及成岩序列及古沉积环境判别等项研究中。  相似文献   
89.
利用欧洲资源卫星1号和2号获取的重轨干涉测量雷达数据,首先进行干涉测量数据相关性估测,并结合干涉测量数据的振幅信息,开展新疆喀什试验区地表土地类型的识别与分类,区分和识别出裸土、盐碱地、灌丛、裸岩/戈壁、沼泽和水体 6类土地类型。最后通过对不同土地类型的后向散射特性和相关性的分析,探讨了干涉测量数据相关性与干旱-半干旱地区地表特征的关系。  相似文献   
90.
Core A9-EB2 from the eastern Bransfield Basin, Antarctic Peninsula, consists of pelagic (diatom ooze-clay couplets and bioturbated diatom ooze) and hemipelagic (bioturbated mud) sediments interbedded with turbidites (homogeneous mud and silt–clay couplets). The cyclic and laminated nature of these pelagic sediments represents alternation between the deposition of diatom-rich biogenic sediments and of terrigenous sediments. Sediment properties and geochemical data explain the contrasting lamination, with light layers being finer-grained and relatively rich in total organic carbon and biogenic silica content. Also, the high-resolution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MS) variations highlight distinct features: high MS values coincide with clastic-rich sections and low MS values correspond to biogenic sections. The chronology developed for core A9-EB2 accounts for anomalous ages associated with turbidites and shows a linear sedimentation rate of approximately 87 cm/103 yr, which is supported by an accumulation rate of 80 cm/103 yr calculated from 210Pb activity. The late Holocene records clearly identify Neoglacial events of the Little Ice Age (LIA) and Medieval Warm Period (MWP). Other unexplained climatic events comparable in duration and amplitude to the LIA and MWP events also appear in the MS record, suggesting intrinsically unstable climatic conditions during the late Holocene in the Bransfield Basin of Antarctic Peninsul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