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6篇
  免费   1383篇
  国内免费   1991篇
测绘学   813篇
大气科学   914篇
地球物理   1238篇
地质学   3482篇
海洋学   1298篇
天文学   118篇
综合类   512篇
自然地理   735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397篇
  2021年   515篇
  2020年   361篇
  2019年   484篇
  2018年   393篇
  2017年   364篇
  2016年   414篇
  2015年   444篇
  2014年   387篇
  2013年   404篇
  2012年   469篇
  2011年   450篇
  2010年   473篇
  2009年   413篇
  2008年   411篇
  2007年   412篇
  2006年   354篇
  2005年   308篇
  2004年   238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全天候、高精度的连续定位系统,它以速度快、方法灵活多样、操作简便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和变形监测中。结合水厂铁矿GPS边坡变形监测实例,对GPS监测网的星历预报、基线向量平差计算、网平差计算、结果及残差不确定度进行了细致分析研究,以验证GPS技术在边坡变形监测中的可靠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12.
贡献权重叠加法是对滑坡本底因子和承灾体因子在滑坡发育中的贡献率进行统计后,通过贡献率均值化、规一化处理,利用权重转换模型计算出每一个因子内部的权重——自权重和因子相互之间的权重——互权重。将滑坡因子、承灾体因子和两者的自权重、互权重分别相乘叠加,得到滑坡危险度和易损度区划结果,再将2项结果相乘得出滑坡风险区划结果。  相似文献   
13.
蚀变岩是工程中少见的软弱岩类,在西南某重大水电工程中,蚀变岩处于工程的重要部位,为保证工程的长期稳定性,对蚀变岩力学特性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试验研究.通过对孔隙度不同的饱水蚀变岩进行系统的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和总结分析,提出了蚀变岩三轴压缩下破坏前应力.应变曲线可分为3大类,破坏后应力-应变曲线亦可分为3大类的形态模式.并得出结论:蚀变岩的破坏类型受围压与孔隙度的共同影响,在给定的12 MPa围压下蚀变岩以脆性破坏为主,只有孔隙度大于16%且围压大于4 MPa时才有可能进入脆-延转换状态,且脆-延转换围压随孔隙度增加而降低,临界状态应力比随孔隙度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多传感器观测环境下带乘性噪声系统的逆向最优滤波与反褶积融合估计问题 ,本文提出了 1种基于极大似然准则的最优融合算法。该算法中各单传感器间并行计算 ,并且融合中心与单传感器处理中心间无反向通讯 ,因而执行效率较高。仿真表明 ,该融合算法产生的逆向滤波与反褶积比单传感器处理结果有较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study the zinc exchange process and the reason for the non-additive exchange of δ-MnO2/montmorrillonite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with pH increasing from 2 to 8, the stepwise exchange of zinc occurs on δ-MnO. and montmorrillonite in their mixture.At low pH zinc ions are bound on δ-MnO2, while at high pH, the exchange on montmorrillonite dominates the surface interaction in the mixture. The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he stepwise exchange and the heterogeneity of the binding sites on δ-MnO2 surface are the reason for the non-additive exchange. It is also shown that when δ-MnO2 amounts to 5 %, zinc exchange on sea sediments is controlled by 8-MnO2.  相似文献   
16.
1 IntroductionThe South China Sea (SCS) is the largestmarginal sea in the western Pacific (see Fig. 1). It con-nects with the SCS through the Taiwan Strait, with thePacific through the Luzon Strait, with the Sulu Seathrough the Mindoro and Balabac Straits and with theJava Sea and Andaman Sea through the Sunda Shelf(For convenience, here we refer to the section at 1.5°N,Fig. 2). It is shown that the seasonal SCS circulation ismostly affected by the summer/winter monsoon, andthe no…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reports the seaso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pattern of spawning, fecundity and hatching amount of king crab, Trachypleus tridentatus. The egg-diameter of this animal has seasonal variations,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at reported in foreign countries. The egg cleavage of the animal is in the transitional pattern from holoblastic cleavage to surface division. Egg cleavage occurs firstly on one pole with false cleavage furrows, the number of division nucleus increases continuously which move outward from the yolks to form into a layer of blastomere on the surface of the blast together with some of egg plasma. The blastomere formed into the blastoderm and the polygonal cells encircled in this cell layer is equal to the "yolk cells" of insects during the period of egg cleavage. The formation of the periblas-tula is the result of egg cleavage. This paper makes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ique of vital staining in exploring the properties of the stained particles. The death of the blasts after stai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及其邻近区域埋藏古土壤、潮坪、长江下游河道浸滩、舟山滨岸风成沙丘、南京黄土古土壤序列沉积体的磁组构测量统计分析,取得了各自的标志特征。该2特征揭示出,舟山滨岸风成沙丘与南京黄土吉土壤序列沉积的搬运介质能量位相基本一致,其物源来向却显示出巨大差异;上述两类沉积体与上述现今潮坪、河道漫滩沉积体地搬运介质能量位相及物源来向均显示出绝然不同的标志特征。然而浸滩物源来民南京黄土的物尖兵为向却  相似文献   
19.
夏季南海上层环流动力机制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利用一个分区性的正压-斜压衔接模式来探讨夏季南海的上层环流特征及其动力机制,结果表明:夏季期间,由于风生环流的不稳定性促使在东沙群岛附近的气旋涡的强度及位置发生变化,并间接导致黑潮侵入南海北部的程度变化以及气旋涡南侧的反气旋式环流、西沙群岛西南侧的气旋涡的强度和范围出现波动现象;在南海南部的北向西边界流由于离岸的西南季风所驱动在中南半岛中部沿岸脱离岸线往东北方向的流动,导致沿岸的水体大量流失而在沿岸形成一支南向补偿流并在西沙群岛西南侧诱生一气旋涡,而上述的离岸西边界流则作顺时针方向流动,从而在南海南部形成反气旋式大环流;在南沙海槽附近出现的局地气旋涡和万安滩附近的气旋涡分别受β效应、底形效应的作用而形成.  相似文献   
20.
浙江宁波地区第四纪自然环境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四纪自然环境的变迁,作为地球环境演変过程的最新一幕,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们对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第四纪地质和海岸演化进行了研究,通过沉积物中孢粉和微体古生物等资料,对古气候及植被变化、海陆变迁等自然环境演变问题作了初步分析。宁波地区的研究是其中的一部分。 宁波滨海平原,地处东海之滨、杭州湾南岸,三面环山,一面临海,面积仅850平方公里。本区的第四纪地质调查主要是由浙江省地质局等有关单位进行的。我们利用浙江省地质局第六地质大队提供的钻探岩芯祥品,作了孢粉、微体古生物、软体动物化石分析,并委托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C14实验室,作了部分样品的测年。本文总结已获得的资料,提出宁波地区第四纪自然环境演变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