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0篇
  免费   827篇
  国内免费   1103篇
测绘学   478篇
大气科学   702篇
地球物理   861篇
地质学   2013篇
海洋学   672篇
天文学   185篇
综合类   494篇
自然地理   59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214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244篇
  2017年   222篇
  2016年   248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316篇
  2013年   309篇
  2012年   274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288篇
  2009年   297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256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1.
云南西南部地区由于地质构造等方面的原因,喀斯特洞穴不象滇东地区那样分布广泛和发育强烈,在以往对云南喀斯特与洞穴的研究与开发中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有关喀斯特与洞穴学的探测和研究工作在滇西地区进行得不多,可以说还是一块“处女地”。1993年至1994年间,笔者等人在滇西保山市、施甸县和景谷县等地的洞穴进行了实地综合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滇西南地区的洞穴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自然环境,有着丰富的喀  相似文献   
112.
塔克拉玛干沙漠土壤沙化发生条件及对土壤性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方  樊自立 《中国沙漠》1996,16(2):161-165
土壤沙化是土壤发育逆向演替恢复母质特性的过程,土壤沙化发生条件可以概括为4个方面:土壤干旱是沙化的根本条件、植被衰败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条件、土壤质地轻是沙化物质基础、大风和频繁起沙风是沙化的动力条件。土壤沙化结果使土壤粗粒化、贫瘠化,同时也使土壤含盐量降低。  相似文献   
113.
本文主要介绍了应用 X射线荧光方法在狮子山铜矿进行岩壁 X取样的技术和工作过程 ,提出了一些克服岩壁 X取样影响因素的方法。并对使用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14.
天山东段尾亚地区白尖山超单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早石炭世白尖山超单元横亘于尾亚站东西两侧,沙泉子断裂以南的狭长地带(研究区长50余千米,宽3~6km)。它是北部觉洛塔格早石炭世火山型被动陆缘与其南(以沙泉子断裂为界)卡瓦布拉克古陆块汇聚事件的产物。这次事件导致沿卡瓦布拉克地块北缘成线状分布的巨大岩基链的形成,即该带事实上成为一个活动陆缘弧──白尖山岩浆弧(白尖山超单元)。根据各岩石单元的接触关系,白尖山超单元由早至晚为辉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从沙泉子断裂向南,大体上反映出偏基性的石英闪长岩单元偏北侧分布,钾长花岗岩及碱长花岗岩单元偏南分布,表现出当时碰撞带的特性。由于晚石炭世末受到韧性剪切作用,大部分产生塑性变形,成为初糜棱岩—超糜棱岩的花岗质岩石,宏观上似具片麻状构造。无论从岩石学、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方面来看,均具同源岩浆演化的特征。白尖山超单元侵入于含早石炭世动物化石的卡拉火大山组中,被二叠纪尾亚超单元组合(原尾亚岩体)侵入,测定U—Pb同位素年龄为338.4Ma及325.24Ma,从而确定白尖山超单元形成时代为早石炭世。  相似文献   
115.
方适宜 《铀矿地质》1996,12(3):144-148,155
近年来,矿物学除矿物标型特征、成因矿物学、找矿矿物学、矿物物理学等基础研究外,矿物材料及应用研究是其一大特色;岩石研究则更多地与构造演化、地幔作用相联系;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不同学科相互渗透交叉、新生长点的涌现是当前地球一个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6.
气相色谱和薄层色谱法在形态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国桢  方梅 《岩矿测试》1996,15(4):299-310
评述了气相色谱和薄层色谱法用于氯、溴、碘、硫、硒、碲、铬、氮、磷、砷、钒、碳、锡、铅、铁和汞16种元素的不同形态分析的进展。这些形态包括不同价态、有机态、无机态、阳离子和阴离子态等。由于气相色谱和薄层色谱法都具有分离和检测两种功能结合的特点,因此它们是用于元素形态分析的有效和方便的方法。引用1980~1994年文献92篇  相似文献   
117.
利用CHILLER软件模拟了紫金山铜金矿床主矿化阶段成矿流体的混合和局部减压等焓沸腾过程,模拟结果显示矿化具有低的HS^-和Ca^2+浓度,高的As含量。在混全和沸腾过程中,随着温度和压力的降低,pH值和fO2逐渐降低,这是些金山铜金矿成矿流体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8.
西拉木伦断裂带在早二叠世末发生了韧性右行走滑,形成了包括韧性右行走滑带、韧性压扁带及弱韧性变形带在内的韧性变形带。据动力和运动分析,表明该韧性变形带为一普通剪切带,其中韧性右行走滑带在平面上以简单剪切为主,韧性压扁带在平面上以纯剪切为主。  相似文献   
119.
 Paleocollapse structure is a rock collapse, resulting from the failure in the geological history of the bedrock overlying karstified limestone. Depending on the present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within the area of paleocollapse and the internal properties of these structures, they can provide a means to facilitate groundwater flow and contaminant transport. Inactive paleocollapse structures can be reactivated by human activities such as dam construction, mining underground minerals, pumping groundwater, and development of landfills. They can also be reactivated by natural events such as earthquakes and neotectonic movements. In the mines of northern China, sudden inflow of karst water from Ordovician limestone into drifts and mining stopes through paleocollapse structures has caused significant economic loss. Water pumping tests and accompanied dye traces are effective approaches of locating water-conducting paleocollapse structures. Grouting is probably the best means of preventing them from becoming geohazards. Received: 26 November 1996 · Accepted: 17 June 1997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