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31篇 |
免费 | 2188篇 |
国内免费 | 341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587篇 |
大气科学 | 1498篇 |
地球物理 | 1927篇 |
地质学 | 6298篇 |
海洋学 | 1631篇 |
天文学 | 219篇 |
综合类 | 733篇 |
自然地理 | 133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0篇 |
2023年 | 304篇 |
2022年 | 660篇 |
2021年 | 825篇 |
2020年 | 653篇 |
2019年 | 710篇 |
2018年 | 659篇 |
2017年 | 574篇 |
2016年 | 674篇 |
2015年 | 713篇 |
2014年 | 693篇 |
2013年 | 835篇 |
2012年 | 910篇 |
2011年 | 832篇 |
2010年 | 806篇 |
2009年 | 796篇 |
2008年 | 792篇 |
2007年 | 654篇 |
2006年 | 645篇 |
2005年 | 450篇 |
2004年 | 384篇 |
2003年 | 305篇 |
2002年 | 280篇 |
2001年 | 222篇 |
2000年 | 186篇 |
1999年 | 116篇 |
1998年 | 82篇 |
1997年 | 69篇 |
1996年 | 50篇 |
1995年 | 38篇 |
1994年 | 35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7篇 |
1979年 | 6篇 |
1966年 | 2篇 |
1964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7篇 |
1957年 | 5篇 |
1954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Ophioleila elegans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蛇尾。2014年大洋35航次中利用“蛟龙”号载人潜器在西北太平洋麦哲伦海山链的采薇平定海山水深1660m处采集到2株该种标本。该种首次发现于夏威夷海山相似的生境当中,本次采集到的样品是继首次发现之后的再次公开报道。本文中对该种的形态学特征,如腕部骨骼等,进行了更加详细的研究,同时基于COI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形态和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都表明,Ophioleila属与辐蛇尾科更加接近。 相似文献
92.
93.
武汉市碳排放的测算及影响因素分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基于14个主要方面碳源,测算了武汉市1996—2009年碳排放量。发现自1996年以来武汉市碳排放呈现"平稳—上升—平稳"的三阶段特征。进一步基于LMDI模型分解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因素对碳排放量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效果不够显著且波动性较强,1997—2009年与基期相比,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因素分别累计实现了0.95%,11.30%的碳减排;而经济因素与人口规模因素则对碳排放具有较强推动作用,分别累计产生了64.65%,19.65%的碳增量。最后,据此提出推进武汉市碳减排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4.
95.
96.
用单向固结仪对取自不同地区的三种软黏土原状样和重塑样分别开展了固结渗透试验,得到不同土样的固结曲线和压缩曲线,推算土样在不同固结压力下的渗透系数。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应力时,土体的结构性使原状样的渗透系数明显大于相应重塑样的渗透系数,且随着固结压力的增大,两者的差距逐渐减小;原状样和重塑样的渗透系数与孔隙比的变化模式基本一致,但同一孔隙比下原状样的渗透系数大于相应的重塑样的渗透系数,比较浦东软黏土原状样和重塑样在相近孔隙比下的孔径分布曲线后确认:这是由于它们的孔径大小及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引起的,且通过比较相同孔隙比下原状样和重塑样的大孔隙体积含量可合理地解释上述试验结果。最后,用简单表述土体的孔径大小及分布(土体的组构)的参考孔隙比e*10对多种软黏土的渗透指数Ck进行整理后,发现多种软黏土的原状样和重塑样均为一条相关度极高的ck-e*10直线,说明用参考孔隙比e*10可很好地反映土体的组构对软黏土渗透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98.
99.
Bo XIAO Kezhang QIN Guangming LI Jinxiang LI Daixiang XIA Lei CHEN Junxing ZHAO 《Resource Geology》2012,62(1):4-18
The Miocene Qulong porphyry Cu‐Mo deposit, which is located at the Gangdese orogenic belt of Southern Tibet, is the largest porphyry‐type deposit in China, with confirmed Cu ~10 Mt and Mo ~0.5 Mt. It is spatially and temporally associated with multiphase granitic intrusions, which is accompanied by large‐scale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and mineralization zones, including abundant hydrothermal anhydrite. In addition to hydrothermal anhydrite, magmatic anhydrite is present as inclusions in plagioclase, interstitial minerals between plagioclase and quartz, and phenocrysts in unaltered granodiorite porphyry, usually in association with clusters of sulfur‐rich apatite in the Qulong deposit. These observations indicate that the Qulong magma‐hydrothermal system was highly oxidized and sulfur‐rich. Three main types of fluid inclusions are observed in the quartz phenocrysts and veins in the porphyry: (i) liquid‐rich; (ii) polyphase high‐salinity; and (iii) vapor‐rich inclusions.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and salinities of all type inclusions decrease from the quartz phenocrysts in the porphyry to hydrothermal veins (A, B, D veins). Microthermometric study suggests copper‐bearing sulfides precipitated at about 320–400°C in A and B veins. Fluid boiling is assumed for the early stage of mineralization, and these fluids may have been trapped at about 35–60 Mpa at 460–510°C and 28–42 Mpa at 400–450°C, corresponding to trapping depths of 1.4–2.4 km and 1.1–1.7 km,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