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20篇
  免费   4392篇
  国内免费   6083篇
测绘学   2731篇
大气科学   3169篇
地球物理   4457篇
地质学   12049篇
海洋学   2970篇
天文学   553篇
综合类   2000篇
自然地理   2666篇
  2024年   213篇
  2023年   599篇
  2022年   1300篇
  2021年   1510篇
  2020年   1272篇
  2019年   1357篇
  2018年   1467篇
  2017年   1254篇
  2016年   1388篇
  2015年   1465篇
  2014年   1523篇
  2013年   1658篇
  2012年   1738篇
  2011年   1683篇
  2010年   1617篇
  2009年   1491篇
  2008年   1366篇
  2007年   1186篇
  2006年   1025篇
  2005年   799篇
  2004年   592篇
  2003年   499篇
  2002年   502篇
  2001年   464篇
  2000年   411篇
  1999年   400篇
  1998年   271篇
  1997年   264篇
  1996年   231篇
  1995年   174篇
  1994年   190篇
  1993年   130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8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17篇
  1957年   10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简述了多源遥感影像融合过程,并利用IKONOS-2的全色影像和多光谱影像,对常用的几种影像融合方法进行了试验与比较,同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小波变换融合算法总体优于其他几种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932.
立足于生产实际阐述了一种基于CCGIS的三维城市生产工艺,重点说明了三维城市模型数据生产流程和控制,并结合恩施三维信息查询系统为例对该生产工艺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933.
分别在室内培养箱、海滨室外跑道池和不同自然海区,通过一次性和半连续添加营养、以及检测海区水质和藻体生长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氮浓度、温度和氮磷比条件下,长心卡帕藻氮吸收速率的变化和氮吸收速率随时间变化,以及栽培该藻的环境生态贡献。小型实验、中试放大和海区规模栽培结果表明:(1)在10—50μmol/L范围内,该藻吸收氮速率随氮浓度增加而增大;(2)当氮浓度一定时,氮磷比在1—50范围内对该藻吸收氮速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P>0.05);(3)温度对该藻吸收氮速率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温度在28℃时氮的吸收速率最高;(4)尽管一次性添加营养实验中长心卡帕藻吸收氮速率随时间变化表现出先快后慢的趋势,但是进一步的半连续添加营养实验证实,导致吸收速率下降系底物氮浓度限制,而不是藻本身吸收能力下降,结果还显示卡帕藻具有连续吸收同化无机氮能力;在自然光温度变化和不受底物浓度限制条件下,该藻藻体去除无机氮效率最大维持在0.3μmol/(gFW·h);(5)海南陵水黎安海湾水质数据显示,栽培该藻去除海水富营养化和净化水质作用显著,其去除海水富营养化的年贡献为33t氮素。  相似文献   
934.
地理信息系统在海岸海洋地貌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现代海洋观测技术的发展,通过海岸海洋地貌调查获得的数据急剧增长。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将不同学科、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数据进行集成管理、分析和表达已成为当前海岸海洋地貌研究的重点。系统介绍了GIS技术在海岸海洋地貌研究中新的方法体系,包括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数据表达四个部分,重点研究了GIS空间技术、海底地形建模和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解译海洋地学,探索陆海交互作用中隐含信息的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沿海城市规划、海港选址、大陆架岛礁地貌环境研究的具体实例中,研究范围从陆到海涵盖整个海陆交互作用带,为海岸海洋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及外交权益提供科学基础和决策支持。通过上述方法体系与应用研究说明,以GIS为核心建立的多源地理空间信息平台使传统海岸海洋地貌研究的范围、内容及方法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多源数据信息的精确解译和成功应用必须同时具有空间信息学和地貌学专家知识。  相似文献   
935.
利用南极走航观测评估卫星遥感海表面温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1989-2005年间南极走航观测的海表面温度,对目前3个主要的卫星反演的SST产品AVHRR(Advanced Very High Resolution Radiometer),TMI(TRMM Microwave Imager)和AMSR-E(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 for the Earth Observing System)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评估,并着重检验了它们在南大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AVHRR SST比观测数据偏冷,白天的偏差为-0.12℃,夜晚的偏差为-0.04℃,而且南大洋的冷偏差更为显著.TMI SST比观测数据明显偏暖,白天的偏差为0.48℃,夜晚的偏差为0.57℃,其温差ΔT受37GHz风速影响,在强风速(>6m/s)下这种影响仍然存在.AMSR-ESST比观测数据偏暖,白天的偏差为0.34℃,夜晚的偏差为0.27℃,而且南大洋的暖偏差相对较大.AMSR-E SST温差受水汽影响,并在南大洋随着水汽的增加而增加.通过进一步比较微波(AMSR-E和TMI)和红外(AVHRR)遥感的SST在2004年北半球冬季(即南半球夏季)的差别,发现微波遥感在热带(15°S-15°N)和南大洋区域(45°S以南)比红外遥感偏暖,而且在南大洋区域的偏差相对较大,相反在北半球中纬度区域(15°~40°N)偏冷.AMSR-E与AVHRR SST的温差,从白天到夜晚有减小的趋势,而TMI与AVHRR SST的温差无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936.
We utilized 234Th, a naturally occurring radionuclide, to quantify the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POC) export rates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SCS) based on data collected in July 2000 (summer), May 2001 (spring) and November 2002 (autumn). Th-234 deficit was enhanced with depth in the euphotic zone, reaching a subsurface maximum at the Chl-a maximum in most cases, as commonly observed in many oceanic regimes. Th-234 was in general in equilibrium with 238U at a depth of ∼100 m, the bottom of the euphotic zone. In this study the 234Th deficit appeared to be less significant in November than in July and May. A surface excess of 234Th relative to 238U was found in the summer over the shelf of the northern SCS, most likely due to the accumul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entrapped by a salinity front. Comparison of the 234Th fluxes from the upper 10 m water column between 2-D and traditional 1-D models revealed agreement within the errors of estimation, suggesting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1-D model to this particular shelf region. 1-D model-based 234Th fluxes were converted to POC export rates using the ratios of bottle POC to 234Th. The values ranged from 5.3 to 26.6 mmol C m−2d−1 and were sligh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southern SCS and other oligotrophic areas. POC export overall showed larger values in spring and summer than in autumn, the seasonality of which was, however, not significant. The highest POC export rate (26.6 mmol C m−2d−1) appeared at the shelf break in spring (May), when Chl-a increased and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changed from pico-phytoplankton (<2 μm) dominated to nano-phytoplankton (2–20 μm) and micro-phytoplankton (20–200 μm) dominated.  相似文献   
937.
从文蛤体中分离纯化得到了抗癌多肽,研究该多肽对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文蛤抗癌多肽对该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地研究其抑制作用机理和抑制效应类型,结果表明:随着文蛤多肽加入量的增大,该酶活力呈指数下降,测得导致酶活力下降50%的抑制剂浓度(IC50)为112.9 μg/cm3,该多肽对酶的抑制作用是一种可逆过程,抑制机理表现为混合型抑制类型,对游离酶(E)的抑制常数(KI)和酶-底物络合物的抑制常数(KIS)分别为77.03和697.44μg/cm3,说明文蛤抗癌多肽与游离酶的结合导致酶活力的丧失,明显的强于对酶-底物络合物的抑制效应,底物的存在对该酶被文蛤抗癌多肽抑制作用起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38.
对搭载在我国第21颗返回式科学技术试验卫星中,太空飞行27d的雌性蒙古裸腹潘,与地面对照组进行生化组成比较,经常规的检测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搭载诱变组维生素C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低于地面对照组,其中碳水化合物低于2.5倍多、蛋白质含量略高于地面组;2.脂肪酸组成未发生变化,但脂肪酸的含量有存在不同差异,搭栽诱变组所含的海水鱼类必需脂肪酸EPA含量高于地面组1.2%;DHA含量也略高于地面组.可见.经太空诱变的裸腹潘含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较全面,涵盖仔、稚、幼鱼各个期间所需的必须脂肪酸,这表明太空搭载技术应用于水产生物的诱变育种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939.
借鉴海洋资源开发潜力、旅游开发潜力、土地开发潜力、主体功能区开发潜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多指标综合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方法和指标体系,首次提出了海洋功能区开发潜力的概念、构成和指标,并分析了层次分析法在海洋功能区开发潜力评价中的适用性,总结了海洋功能区开发潜力评价的方法、步骤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40.
海水螺旋藻C-藻蓝蛋白富硒及其抗氧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水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 C-藻蓝蛋白的富硒能力及含硒c-藻蓝蛋白对超氧阴离子(O2·)和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添加低浓度硒(40-80mg·L-1)培养时,海水钝顶螺旋藻c.藻蓝蛋白对硒的富集效果显著强于淡水螺旋藻C-藻蓝蛋白.硒浓度为40mg·L-1时,C-藻蓝蛋白对硒的利用率最高,富硒系数最大(O.9%);硒浓度为60mg·L-1时,C-藻蓝蛋白含硒量最高(402mg·kg-1).含硒C-藻蓝蛋白比CJ藻蓝蛋白对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都有所加强,清除效应与C-藻蓝蛋白的含硒量及蛋白浓度呈正相关.C-藻蓝蛋白含硒量最高组(402mg·kg-1)在浓度为180μg·ml-1时,对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可达到83%和35%,远高于同样条件下其他淡水种类相应蛋白的清除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利用海水培养的螺旋藻能显著提高C-藻蓝蛋白的富硒能力和含硒C-藻蓝蛋白清除超氧阴离子的活性.此研究对开发具有抗氧化功能的含硒C-藻蓝蛋白显示出独特的技术优势和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