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54篇
  免费   2651篇
  国内免费   4190篇
测绘学   1609篇
大气科学   2633篇
地球物理   2825篇
地质学   7716篇
海洋学   2599篇
天文学   498篇
综合类   1244篇
自然地理   1571篇
  2024年   131篇
  2023年   338篇
  2022年   720篇
  2021年   863篇
  2020年   789篇
  2019年   858篇
  2018年   834篇
  2017年   760篇
  2016年   860篇
  2015年   865篇
  2014年   946篇
  2013年   1006篇
  2012年   1077篇
  2011年   1058篇
  2010年   953篇
  2009年   925篇
  2008年   898篇
  2007年   822篇
  2006年   730篇
  2005年   642篇
  2004年   506篇
  2003年   382篇
  2002年   345篇
  2001年   374篇
  2000年   357篇
  1999年   380篇
  1998年   297篇
  1997年   294篇
  1996年   262篇
  1995年   227篇
  1994年   201篇
  1993年   174篇
  1992年   159篇
  1991年   139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70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1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8篇
  1958年   4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1995年日本兵库县南部地震时在淡路岛上出现的地表地震断层主要由三条地表破裂带组成、野岛地震断层、松帆地震层和楠本地震断层。野岛地震断层从淡路岛北端的淡路町住西南延伸到一宫町的尾崎,长达18km,其北段沿着早期存在的野岛断层分布,而南段则作为新断层出现,野岛地震断层的断层的北段主要由一些相互平行或次平行的右列剪切断层和许多左列和性裂隙组成,其南段则是由集中在十多米宽的大量不连续的地表破裂带所组成。野岛地震断层一般走向N30°~60°E倾向SE,地貌错位和断层擦痕均显示出此断层为一具有逆断层性质的右旋走滑断层,沿一些主要露头测定的北段水平位移量一般为100~200cm,垂直位移量为5O~100cm;而南段的水平、垂直位移量均只有几厘米至20cm。最大位移量在平林断层崖测得;水平180cm、垂直l30cm、实际位移量2l5cm。松帆地震断层走向N40°~60°W,沿着淡路岛北端部的海岸线分布,长达约1km。楠本地震断层沿早期存在的楠本断层出现,分布于淡路岛东北部的海岸边上,走向N35°~6O°W倾向NW 。根据地表地震断层的形态及地貌错位特征,野岛地震断层可被分为四条断层段,并在形态上呈现右列。地质和地貌证据以及余震分布的特征清楚地表明这4条断层段的几何形态和分布特征是受早期存在的地质构造所控制的,同时也说明了地震断层的破裂过程具有拉分(pulling-apart)和推隆(pushing-up)的过程,这两个过程分别产生了张性裂隙、拉分盆地、逆断层和挤压隆起等构造。  相似文献   
112.
113.
走滑拉分作用与相山产铀火山盆地的就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山火山盆地是我国著名的产铀火山盆地。本文依据相山盆地深部地质研究成果以及大陆动力学理论,探讨了相山产铀火山盆地的就位机制。研究表明,相山火山盆地火山活动划分为两个旋回,其就位受制于区域深断裂的走滑拉分作用。即第一旋回的火山机构就位于NE向深断裂右旋走滑复活产生的EW向拉分构造,形成了东西向展布的裂隙式火山喷溢带;第二旋回的火山机构就位于NE向深断裂左旋走滑复活产生的SN向拉分构造与EW向基底断裂的结点,产生了中心式火山岩浆喷溢侵出。此外,还探讨了富大铀矿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14.
肖斌  潘懋  赵鹏大  侯景儒 《地质科学》2001,36(4):500-508
空间信息统计学是一门集数学、空间信息科学及计算机技术于一体,在时空域内对区域化变量的随机性与结构性进行定量研究的技术。以山东归来庄金矿床为例,对其g(AuAg)异常进行空间信息统计学研究。利用指示克立格法研究g(AuAg)的空间变异结构特征,建立空间结构模型。在对结构模型和估计方案进行交叉验证后,对g(AuAg)的空间分布进行估计。根据g(AuAg)的空间分布规律,探讨其与Au空间分布的关系,并对今后该区的找金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5.
In order to study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te Paleozoic in Kala area of Western Sichuan Province, the authors have conducted the petr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analyses of the widely distributed silicate in Qiongyi Formation of Lower Carboniferous and Kawenggou Formation of Upper Permia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licate in the study area belongs to the pure siliceous rocks, with a continuous supply of land-based materials during the deposition process. The average Al/(Al+Fe+Mn) ratio is 0.62, and the silicate shows a biogenic origin by the Al-Fe-Mn diagram. The ratios of Al2O3/ (Al2O3+ Fe2O3), Th/U, Th/Sc, (La/Ce)N and (La/Yb)N and tectonic environment discriminant diagram demonstrate that the silicate developed in a shallow-slope depesitional environment in the continental margin. The Ceanom value is -0.04 to 0.07, and it gradually increases from the Carboniferous to the Permian period, indicating the water body is in an anoxic environment with gradually increasing reducibility. The Garz--Litang basin opened in the Carboniferous perio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gional geological evolution, and it continued to expand during the Permian period, with the gradually increasing depth of the seawater within the sedimentary basins.  相似文献   
116.
罗布莎蛇绿岩地幔橄榄岩同位素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罗布莎蛇绿岩岩石单元出露齐全,以地幔橄榄岩为主,构造变形强烈;在堆积杂岩中上部产出有仰冲型斜长花岗岩小岩块;辉绿岩以脉状形式产出于地幔橄榄岩的方辉橄榄岩中;壳层岩石相对很薄且比较复杂.Sr、Nd和Pb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罗布莎地幔橄榄岩绝大多数样品具有高ISr值(0.705489~0.714625);低INd值(0.5...  相似文献   
117.
洪银  龚彬 《四川地质学报》2011,31(1):99-101
三因素方差分析是对分析数据质量合格与否的一种有效检验方法.它可以对元素的自然变化,采样、重复分析的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等进行定量的评价.应用以三因素方差分析基本原理为基础,运用盐源县马思罗金矿土壤化探分析数据为实例,查证了分析数据的可靠性,为正确的指导化探找矿、加速矿权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8.
东天山土屋-延东大型、超大型斑岩铜矿田成矿条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天山土屋-延东斑岩铜矿田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前人研究资料及进行针对性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通过土屋-延东斑岩铜矿田成矿地质特征综合分析,对成矿构造背景、相关岩浆活动、围岩、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流体等进行探讨,获得初步认识.土屋-延东斑岩铜矿田主要形成于聚合板块活动时期陆缘构造岩浆活动带,与造山带汇聚阶段俯冲-碰撞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9.
120.
岩溶沉积堆积建造类型及其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岩溶沉积— 堆积建造是岩溶作用形成的产物,是认识岩溶发育史、发育规律的物质依据,是岩溶作用时间和空间的记录。本文根据岩溶沉积— 堆积建造的成因以及赋存空间的相互关系,将岩溶沉积—堆积建造划分为岩溶外(地表)沉积和岩溶内(洞穴)沉积两大类;而依据沉积建造的成岩物质及其形成作用,又可分为不含矿的岩溶外沉积、含矿的岩溶外沉积、不含矿的岩溶内沉积和含矿的岩溶内沉积等四大亚类。此外,还根据大地构造运动与岩溶的发育关系,将中国岩溶发育史划分为五大岩溶建造期: ( 1)元古代古岩溶期; ( 2)早古生代加里东古岩溶期; ( 3)晚古生代海西古岩溶期; ( 4)中生代印支和燕山古岩溶期;( 5)新生代喜山岩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