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3篇
  免费   313篇
  国内免费   433篇
测绘学   241篇
大气科学   350篇
地球物理   335篇
地质学   955篇
海洋学   252篇
天文学   52篇
综合类   180篇
自然地理   28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01.
青藏高原地区过去2000年来的气候变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杨保 《地球科学进展》2003,18(2):285-291
依据冰芯、树轮、沉积物分析和冰川波动等各单点古气候代用资料,以及重建的综合温度变化曲线,分析了近 2000年青藏高原温度变化的整体性和区域性特征。全青藏高原综合温度曲线显示中世纪暖期(1150-1400年)、小冰期(1400-1900年)以及公元 3~5世纪冷期的存在。青藏高原温度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在 9~11世纪,青藏高原东北部以温暖为特征,而青藏高原南部和西部表现为寒冷。青藏高原南部和西部分别于1150-1400年(此时段在高原东北部表现为弱暖期)和1250-1500年经历了气候变暖。与中国东部文献记录的最新综合研究结果比较,高原东北部与中国东部的温度变化最为一致。而且,许多重大气候事件,如1100-1150年、1500-1550年、1650-1700年和1800-1850年的冷事件在高原和中国东部同时出现,而后 3次冷期与小冰期期间中国西部发生的冰川前进相匹配。  相似文献   
802.
鲍学昭 《地质论评》2000,46(3):334,269
大量研究表明,来自地幔深处的岩石及其中的包体具有异常高的惰性气体,(Minoru et al.,1983),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它们的分布存在规律性。总体上,太平洋中的热点火山岩中的He含量及~3He/~4He值普遍很高,尤其是夏维夷的Loihi,Samoa热点火山岩包体中He含量及~3He/~4He值达到  相似文献   
803.
姜世平  芮筱亭  洪俊  戎保  刘志军 《岩土力学》2011,32(8):2529-2532
针对多面体粒子组成的散粒体系统,基于离散单元法,建立了每个散粒体的邻居目录,在邻居目录内以射线交叉法判断散粒体间的接触,给出了散粒体系统动力学的仿真方法,有效地实现了对散粒体系统接触碰撞动力学的数值仿真。该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可推广应用于众多工程领域的散粒体系统堆积、碰撞动力学仿真  相似文献   
804.
浙西前震旦纪双层基底及其构造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西北前震旦系由双溪坞群(Pt2s)和河上镇群(Pt)两部分组成,并成为双重基底结构,构成浙皖赣交界处晚元古代江南古岛弧和富阳一带龙门山古岛弧的主体。下构造层双溪坞群由平水组细碧岩、北坞组英安质玻屑凝灰岩、岩山组沉凝灰岩和章村组酸性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构成,并具低绿片岩相变质。上构造层河上镇群由骆家门组底砾岩、硬砂岩、浊积岩,虹赤村组岩屑砂岩和上墅组安玄岩、流纹岩组成。两构造层之间的神功运动面构成了广泛的区域不整合,并使上下变形变质程度和构造样式有明显差异。上墅组之上有震旦系志棠组(休宁组)广泛不整合复盖。研究表明:浙西北区前震旦系是晚元古代造山作用连续演化不同阶段的产物,总体构成以岩浆弧为特色的扬子板块南东边缘。  相似文献   
805.
针对南美前陆盆地斜坡带圈闭规模小、热带雨林地貌勘探投资大、丛式平台优选难的问题,以厄瓜多尔奥连特盆地TW区块为例,在圈闭地质风险评价后,进行平台控圈闭群经济性评价,最终实现丛式平台优选评价。评价方法流程包括:1)圈闭地质风险评估和圈闭资源量评价(传统六要素评价);2)丛式平台经济评价,设计N个平台(每个平台控制圈闭不同),对单一平台控制范围内的圈闭进行经济性评价,包括投资(钻井、平台建设、道路及管线建设、射孔费用、地表植被复原费等)和收益(原油出售),剔除没有经济价值的圈闭后重新对单一圈闭的经济性进行评价,直至单一平台内所有圈闭均具有经济价值;3)丛式平台和圈闭优选:根据单一平台控制圈闭总经济价值大小,优选出最优的丛式平台,按照经济价值大小对最优平台控制圈闭进行优选获得圈闭排序;4)新一轮平台和圈闭优选,删除已选出的圈闭后重新进行步骤2)-3),最终获得研究区的平台及圈闭优选排序。运用该方法提出TW区块平台建设和圈闭钻探建议,实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06.
中国西北地区奥陶纪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5,自引:1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西北地区是指贺兰山及六盘山以西和昆仑山以北的我国西北部的广大地区。在各露头及钻井剖面的地层学和岩石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分析综合作图法,编制出了中国西北地区奥陶系各统的各种单因素图和奥陶纪各世的岩相古地理图。这些岩相古地理图具有定 量、多级别和多类型的特点。定量,即每个古地理单元的划分和确定都有确切的定量的单因 素数据和图件为依据。多级别,即已划分出三级古地理单元,如陆和海为一级;在海中又划 分出台地、盆地和斜坡,为二级;在台地中,又划分出滩、坪等,为三级。多类型,即每个 古地理单元,主要是二级和三级古地理单元,还可根据其岩石特征区分出不同的类型,如台 地可区分出碳酸盐岩台地、碎屑岩台地、火山岩台地等,盆地可区分出泥岩盆地、硅岩盆地 、碎屑岩盆地、复理石盆地、火山岩盆地等,滩可区分出亮晶颗粒滩(准滩、雏滩)、灰泥 颗粒滩(准滩、雏滩)等。这种古地理图在西北地区还是首次出现。西北地区奥陶纪岩相古 地理格局可概括为“海陆并存,海中台盆相间分布,台中有滩和坪,台盆间有斜坡”。早奥 陶世继承了寒武纪的海进并进一步扩大,至中奥陶世海进达盛期,到晚奥陶世开始海退,从而完成了西北地区寒武纪和奥陶纪海进海退旋回。  相似文献   
807.
东海陆架盆地台北坳陷新地层单位——月桂峰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微体古生物和岩石地层学分析基础上 ,建立了东海陆架盆地台北坳陷新的地层单元——月桂峰组。月桂峰组分布于东海陆架盆地台北坳陷西带 ,由灰黑色泥岩、砂岩组成 ,上覆灵峰组、下伏石门潭组。它属古近纪古新世沉积 ,并推测可能为古新世早期。该地层相当于苏北盆地阜宁组一段。月桂峰组中微体化石特征表明月桂峰组当时沉积环境可能为淡水湖泊  相似文献   
808.
In situ U-Pb geochronology and hafnium, oxygen and zirconium isotope measurements in zircons using laser ablation-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 (LA-ICP-MS) and ion microprobe techniques can provide essential isotopic data to constrain geological evolutionary histories. Developing reliable zircon reference materials is the cornerstone for in situ zircon chronology and isotopic studies. In this study, the homogeneity of U-Pb ages and Hf-O-Zr isotope ratios in three Sri Lankan zircon megacrysts (SLZA, SLZB and SLZC)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multiple analytical methods. The obtained U, Th, Pb and Hf mass fractions of the SLZA zircon were 839 ± 56 μg g-1 (1s), 151 ± 15 μg g-1 (1s), 198 ± 28 μg g-1 (1s) and 8635 ± 286 μg g-1 (1s), respectively. The mass fractions of U, Th, Pb and Hf in the SLZB zircon were 1106 ± 106 μg g-1 (1s), 331 ± 61 μg g-1 (1s), 376 ± 57 μg g-1 (1s) and 9673 ± 976 μg g-1 (1s), respectively. The U, Th, Pb and Hf mass fractions determined in the SLZC zircon were 551 ± 35 μg g-1 (1s), 111 ± 8 μg g-1 (1s), 129 ± 18 μg g-1 (1s) and 7881 ± 393 μg g-1 (1s), respectively. The chemical abrasion isotope dilution thermal ionisation mass-spectrometry (CA-ID-TIMS) method yielded a Th-corrected weighted mean 206Pb/238U age of 556.94 ± 1.29 Ma (95% conf., n = 5) for the SLZA zircon, 552.90 ± 1.29 Ma (95% conf., n = 7) for the SLZB zircon and 560.83 ± 1.29 Ma (95% conf., n = 7) for the SLZC zircon. The obtained Hf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the SLZA, SLZB and SLZC zircons determined with the solution MC-ICP-MS method were 0.281651 ± 0.000014 (2s, n = 10), 0.281704 ± 0.000008 (2s, n = 10) and 0.281676 ± 0.000006 (2s, n = 10), respectively. The obtained O isotopes of the SLZA and SLZB zircons measured with the laser fluorination method were 12.14 ± 0.56‰ (2s, n = 4) and 11.91 ± 0.30‰ (2s, n = 4), respectively. The Zr isotopes of the SLZA, SLZB and SLZC zircons determined with double spike TIMS analysis yielded mean δ94/90ZrSRM3169 values of -0.03 ± 0.06‰ (2s, n = 10), -0.03 ± 0.04‰ (2s, n = 10) and 0.00 ± 0.07‰ (2s, n = 8), respectively. The SLZA zircon can be used as a primary reference or quality control material for microbeam U-Pb, Hf and Zr isotope measurements because of its slight heterogeneity. The U-Pb, Hf and Zr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the SLZB and SLZC megacrysts were homogeneous. The O isotopic compositions in the SLZA and SLZB zircon were slightly dispersed, indicating that these two megacrysts can only serve as secondary reference materials for microbeam O isotope measurements.  相似文献   
809.
对普若岗日冰芯上部7.5 m样品中不溶微粒的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不溶微粒中Na、K、Mg、Fe、Zn和Al等元素近30年来的含量及相对含量变化特征.通过普若岗日冰芯中不溶微粒的元素含量、元素组分对相对含量等多参数的变化特征与青藏高原腹地降水量及温度记录的对比分析发现,冰芯不溶微粒中元素地球化学参数的变化与源区气候环境的演变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因此可以认为,冰芯中不溶微粒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能够作为指示区域气候环境演变的指标.  相似文献   
810.
城市扩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由土地覆盖类型变化和扩张空间模式引起的。基于遥感的土地覆盖类型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已实现定量研究,而空间模式的影响尚处于定性研究阶段。不能进行定量研究的原因:一是空间模式引起的环境变化信息较弱,二是空间模式难以定量描述。要实现空间模式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定量研究,需要解决以下关键问题:①空间模式定量描述;②非模式因素的改正;③空间模式与生态环境变量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