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5篇
  免费   1355篇
  国内免费   2153篇
测绘学   985篇
大气科学   1064篇
地球物理   1225篇
地质学   3672篇
海洋学   997篇
天文学   99篇
综合类   619篇
自然地理   912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433篇
  2021年   495篇
  2020年   385篇
  2019年   492篇
  2018年   443篇
  2017年   461篇
  2016年   424篇
  2015年   407篇
  2014年   500篇
  2013年   534篇
  2012年   503篇
  2011年   515篇
  2010年   462篇
  2009年   424篇
  2008年   432篇
  2007年   357篇
  2006年   369篇
  2005年   311篇
  2004年   232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主要介绍了广州科学城保利林语山庄高边坡支护设计方案与施工方法。支护方案综合采用了锚索、锚杆、抗滑桩、钢管桩、格构梁及挡土墙等多种支护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应用有限元方法来验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模拟结果与工程实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82.
基于对国内地质工程机械的研发现状的考虑,根据虚拟样机技术的特点,讨论了在地质工程机械领域实施虚拟样机技术的必要件,并提出了建立地质工程机械虚拟样机的策略。联合PRO/E、ANSYS及ADAMS建立了气动潜孔锤的虚拟样机模型,对气动潜孔锤虚拟样机进行了仿真,阐明了虚拟样机技术在地质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3.
杨涛  周德培  苏金蓉 《山地学报》2006,24(1):101-104
边坡稳定性分析的重要任务是确定边坡潜在滑面的位置及相应的安全系数,鉴于坡体位移可在现场监测中直接得到,提出边坡潜在滑面确定的位移判据,采用大变形有限元首先计算出边坡的位移场,然后在开挖面的不同高度作塑性区内的水平位移参考线,依次连接参考线上的位移突变点即得到边坡失稳的潜在滑面位置,分析滑面上的应力以及岩体抗剪强度即得到边坡的整体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84.
流域水文模型的研制是水文科学中最重要的分支之一。其中包括集总式和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的种类很多,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比较普遍。那棱格勒河是柴达木盆地最大的一条河流,正确评价该河流的水文情况,对开发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用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理论,对适用于那棱格勒河流域的水文循环动力学模型的类型进行选择,通过分析对比,选择出最适合本地区特殊条件的TOPKAPI模型,以便于探讨该地区水文循环的特点与规律,从而阐明盐湖区各类水体间的相互补给关系。  相似文献   
85.
The Xiangxi River is the first middling tributary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near the Three Gorges Dam. The River is subject to phosphorus pollution mainly from industrial wastewater. As the water quality of the Xiangxi River could directly influence the water quality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the research on phosphorus levels and its change in the sediment profile of the Xiangxi River could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in the dynamic changes in the system, thereby offering options for mitigative measures. Water and sediment samples from lower reaches of Xiangxi River were collected and the different forms of phosphorus in sediments of the Xiangxi River were studied. The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phosphorus in sediment ranged from 757.67 to 1438.54 mg/kg. Inorganic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s ranged from 684.63 to 1055.58 mg/kg. Phosphorus contamination was serious in some parts of the Xiangxi River. With an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635.17 mg/kg, calcium-bound phosphorus is the main form among different inorganic phosphorus forms. Labile phosphorus and iron/aluminum-bound phosphorus measured 3.40, 0.05and 35.28 mg/kg, respectively. The mobilization potential of phosphorus of sediments was studied through adsorption and release experiments. The equilibrium concentration of phosphorus adsorption and release was around 0.1 mg/L.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s of phosphorus in the overlying water and the sediments have obvious effect on phosphorus mobilization potential. In addition, the release rate of phosphorus in sediment increased with water depth.  相似文献   
86.
合成并表征了新螯合树脂———邻苯二酚螯合树脂(XAD-2-Catechol),研究了XAD-2-Catechol吸附铝的特性和茜素红-铝的显色反应,在pH4.5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茜素红和铝(Ⅲ)反应生成红色络合物,λm ax=500 nm,铝的含量在0-50μg/25 mL内符合比耳定律。建立了邻苯二酚螯合树脂分离/富集-茜素红分光光度法测定天然水样中铝的新方法,对水样中铝形态进行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7.
岩石复电阻率Dias模型及其参数求取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Dias模型是众多描述岩石复电阻率的频散特性模型中的一种,它不但参数少,且可由这些参数导出具有特定物理意义的参数。针对Dias模型参数的求取及反演解的不确定性评价,这里提出了一种模拟退火阻尼最小二乘联合反演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参数求解空间离散化,利用模拟退火找到全局最优解区间,然后利用阻尼最小二乘法在解空间进行求解。该方法有效地克服了原来两种方法的反演速度慢、反演结果依赖于初值的缺点,并实现了对反演结果多解性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岩石复电阻率数据的处理解释,Dias模型的使用比传统的Cole模型及其变形更具有潜在的优势。  相似文献   
88.
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珠海组三角洲沉积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珠海组取心井、测井及地震资料,探讨了珠海组三角洲沉积的岩石相、沉积微相、沉积亚相特征及发育分布规律,分析了其岩电响应特征,进而建立岩电响应模式,并通过研究区井-震对比,建立了珠海组三角洲沉积的地震响应模型.  相似文献   
89.
南海西南部曾母盆地早中新世以来沉降史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回剥法和局部均衡模式研究曾母盆地早中新世以来的沉降史,并探讨了该盆地构造演化特征。曾母盆地自早中新世以来经历了17.5-11.6Ma、11.6-5.5Ma、5.5-3.0Ma和3.0-0Ma的4次快速沉降作用,其构造演化受控于曾母地块与南沙地块及婆罗洲地块的碰撞和盆地两侧的万安-卢帕尔断裂与廷贾走滑断裂的综合作用,可划分为南北双向挤压(晚始新世-早中新世)、走滑改造(中中新世-晚中新世)和区域沉降(上新世-第四纪)3个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90.
人工神经网络在天津市区地面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李涛  潘云  娄华君  李波  王宏  邹立芝 《地质通报》2005,24(7):677-681
在分析天津市区地面沉降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人工神经网络原理,选择1961-1980年的天津市区降水量、地下水开采量、前年沉降量、固结度作为训练样本的输入量,以这20年的地面沉降量作为输出量,用贝叶斯正则化算法训练BP网络,得到沉降的仿真模型。并把1981-1993年的资料用来进行预测检验,结果表明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地面沉降预测方法。最后在不同的降水量保证率下,预测了到2010年天津市区地面沉降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