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5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231篇
测绘学   404篇
大气科学   141篇
地球物理   118篇
地质学   422篇
海洋学   202篇
天文学   29篇
综合类   82篇
自然地理   9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西昆仑康西瓦西部早古生代侵入岩的岩浆混合作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三十里营房以北广泛发育早古生代侵入岩,据岩性可分为中基性、中酸性和酸性3类。中基性岩以辉石闪长岩为主,暗色矿物中常见辉石,斜长石多为中长石。中酸性岩以石英闪长岩为主,岩石组构不均一,广泛发育深源暗色包体。这些包体多数与寄主岩石界线清楚,少部分呈现过渡关系,镜下可见不平衡矿物共生和反相矿物包裹的现象,显示出岩浆混合作用的特征。酸性侵入岩以中粗粒二长花岗岩为主,岩石中含有少量包体,包体的特征与中酸性侵入岩中的相同。中基性岩和酸性岩分别代表了该区寒武纪第一次地幔分异、陆壳垂向增生和晚奥陶世一早志留世西昆仑地区造山后去根的过程中,第二次基性岩浆广泛贯入,其热源又引发了下地壳物质大规模部分熔融生成大量的花岗质岩浆,造成陆壳第二次垂向增生。  相似文献   
992.
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地区寒武—奥陶系烃源岩分布广泛,厚度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大,累计最大厚度达4 000余米,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有机质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中上奥陶统烃源岩有机质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在剥蚀量和古地温研究基础上,通过单井埋藏史与古地温曲线的叠合,总结出孔雀河地区寒武—奥陶系烃源岩的生烃史,共3类7型:第一为二次生烃类,按进入二次生烃时间可进一步分为三型;第二为持续生烃类,按埋藏史可再分为两型;第三为下部过成熟类,按达到过成熟温度(240℃)的时间可进一步分为两型.在所划分的3类7型中只有底部过成熟二型属于不具备生排烃能力的无效烃源岩,这一结果扩大了本区的油气资源前景.  相似文献   
993.
辽河油田以开采上第三系地下水为主,已出现降落漏斗、水质恶化及咸水入侵等问题。文章应用Visual MODFLOW模型,建立了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对不同开采方案下的地下水动态变化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确定了最佳开采量和最优开采布局。建议调减开采量和调整地下水开采布局以实现辽河油田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94.
西昆仑地质组成与演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位于青藏高原北缘的西昆仑恒贯中国的秦祁昆中央造山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纵向上由构造岩片为基本单位的层圈结构与横向上条块相间的构造格局是该区晚太古以来多体制、多旋回长期、复杂演化的结果,其北以柯岗断裂为界与塔里朩南缘铁克力克相接,南以康西瓦—苏巴什结合带与巴颜喀拉构造带为界,内部以其曼于特构造—蛇绿混杂岩带分为西昆北和西昆南陆块,在西昆南内部又以普守—蒙古包结合带划分为赛图拉微陆块和桑株塔格两个微陆块,所有陆块之间的构造—蛇绿混杂岩带具长期活动与复杂组成的特点,为一边界地质体。西昆仑构造演化可划分为前震旦纪基底构造演化、震旦纪—中三叠世板块构造演化阶段以及晚三叠世以来板内构造演化与高原隆升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995.
声波透射法在混凝土灌注桩完整性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实例介绍声波透射法在混凝土灌注桩(模型桩)桩身完整性检测中的应用效果,确定缺陷的范围。试验证明,该方法能有效检测混凝土缺陷及其位置。  相似文献   
996.
1978-2003年江西食物生产总量与食物生产要素保障度呈高度正相关(0.885),这表明江西食物生产总量受生产要素投入驱动,资源因子锐减是导致2000-2003年江西食物总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洪涝灾害面积、低温灾害面积、洪涝绝收面积和低温绝收面积是导致自然灾害的强驱动因子,干旱灾害面积、干旱绝收面积、风雹灾害面积和风雹绝收面积是导致自然灾害的次强驱动因子。灌溉面积、农业劳动力等食物生产要素的波动与同期食物生产波动具有显著关联性,其显著关联序为:灌溉面积波动〉总种植面积波动〉农业劳动力波动〉农业资金投入波动〉化肥用量波动。1978-2003年江西食物波动指数与全要素相对生产率(TFRP)的走势基本一致,表现为食物波动平稳或食物呈较大正波动时TFRP较高,生产要素配置合理;而食物呈较大负波动时TFRP往往偏低。  相似文献   
997.
北固山湿地植物群落特征及其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北固山湿地位于镇江市东北,由长江携带泥沙长期沉积形成,植被属原生裸地演替,植物种类丰富。但近年由于污染排放及渔民围网捕鱼,植被受到破坏,生态功能被削弱。采用样方法调查了镇江北固山湿地植物群落的组成,种类和外貌,并分析了其物种的多样性差异,从而为湿地的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群落物种组成较为丰富,有15科28属33种,但仅限于草本植物,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占优势,物种出现频度上以D、C两个级别为主,表明群落内物种的分布较为均匀。从季相动态上看,季相明显,群落的优势种2~4月前是虉草(Phalarisarundinacea)单优种群,4~6月是虉草-芦苇(Phargnitescommunis)共优种群,6~11月是芦苇-酸模叶蓼(Polygonumlapathifolium)共优种群。随着基底高程的变化,植物呈现明显的平行于堤岸的带状分布,并形成区别明显的三个区域。其中,物种的丰度、多样性指数、群落的均匀度以及生物量均随基底高程的增加而增加,而生态优势度却随基底高程的增加减小。物种多样性指数受立地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虽降低物种丰度,但由于其对优势种芦苇破坏较为严重,降低了群落的生态优势度而相应提高了群落的均匀度,最终对物种多样性指数有增加效应。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禁止污染排放及围网捕鱼等措施,并在裸露或物种稀少区域人工栽培土著物种以增加湿地生态系统物种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8.
基于野外调查和室内测试,分析了铁岭地区不同水文地质单元内地下水的电导率特征,并圈定了其异常范围。对比研究证实,地下水的电导率异常与其污染状况密切相关。相关分析表明,营养盐离子NO3-、NO2-及Mg2 等不仅是引起地下水污染的重要组分,也是导致电导率异常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9.
基于本体协同的空间信息互操作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提出了基于标准空间信息本体和混合结构语义本体协同的地理信息系统互操作,通过本体的协同实现基于标准空间本体的异构空间信息互通和基于异构语义本体分级匹配的空间信息重分类及语义互操作。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数据分解与合成法实现基于XML的空间数据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XML的互操作、开放式环境和空间数据传输格式.设计了WebGIS服务组件.首次提出利用数据分解与合成法实现基于XML的数据转换。实验结果表明.用户可以直接访问通过这种方法实SE的基于XML的空间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