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4篇
  免费   899篇
  国内免费   1186篇
测绘学   447篇
大气科学   771篇
地球物理   1060篇
地质学   2342篇
海洋学   925篇
天文学   178篇
综合类   423篇
自然地理   683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240篇
  2021年   311篇
  2020年   270篇
  2019年   292篇
  2018年   293篇
  2017年   266篇
  2016年   315篇
  2015年   259篇
  2014年   308篇
  2013年   309篇
  2012年   281篇
  2011年   308篇
  2010年   280篇
  2009年   330篇
  2008年   274篇
  2007年   249篇
  2006年   259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1篇
  1977年   6篇
  1971年   5篇
  1969年   7篇
  1963年   5篇
  195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为使药品管理摆脱繁琐的手工操作,减少差错,提高效率,用微机替代手工操作,实现药品管理系统化、程序化、自动化。本设计较好地实现了上述目标。  相似文献   
82.

泥炭是古气候研究的宝贵材料,α纤维素稳定碳同位素(δ13Ccell)是泥炭古气候研究的常用代用指标。我国已有数个地点报道了全新世泥炭全样或单种植物δ13Ccell记录,对这些记录的古气候解译存在明显冲突。结合相应的孢粉和植物残体证据,对这些记录进行综合对比,结果发现:高山草地植被带和内陆干旱区荒漠草原植被带当中的泥炭地,全新世期间的原地植物种属构成相对稳定且未发生显著变化,因此其δ13Ccell记录具有较为明显的长期变化趋势,其古气候解译也更为可靠;森林植被带和林草交互带当中的泥炭地,全新世期间的原地植物种属构成发生过显著变化(如木本植物入侵),这可能是造成其全新世δ13Ccell记录长期趋势不明显或其古气候指示意义复杂难解的主要原因。这些结果显示了泥炭地的原地植物种属构成,对相应δ13Ccell记录的古气候解译的重要影响。同时也表明,无论是泥炭δ13Ccell研究地点的选择,还是泥炭δ13Ccell记录的古气候解译,都需重视其来源植物种属构成和变化。对于全新世泥炭δ13Ccell古气候研究,建议开展针对性的现代过程研究,尤其是优势泥炭植物种属的δ13Ccell在时间序列上的现代过程研究,以提供可靠的古气候解译基础。

  相似文献   
83.
张家界水环境演变与旅游发展关系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全华  陈田  杨竹莘 《地理学报》2002,57(5):619-624
通过实地监测并全面分析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水环境演变趋势,发现金鞭溪水质下降最为明显,而且随着游客的逐年增多,呈现出加速恶化的趋势。金鞭溪水质恶化主要表现为蓝藻,绿藻迅速繁殖,感官质量下降,主要原因是上游接待区锣鼓塔排出的污水中总磷超标,通过建立基于环境脆弱因子的动态阈值模型,计算得出:在不超出张家界景区最为脆弱的环境因子-金鞭溪水质标准:总磷≤0.02前提下,金鞭溪上游接待区住宿设施生态阈值,春季临界床位数1186,夏季为3057,冬季为545,秋季为333。  相似文献   
84.
同位素示踪剂在流域水文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同位素在流域水文模拟应用中的一些假定、限制条件以及方法进行澄清和系统化,从而促进同位素在流域水文模拟中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热点.主要从三个方面,即同位素流量过程线分割、流域平均滞时与不同水源混合、与水文模型耦合,讨论同位素示踪剂在流域水文模拟中的研究进展情况.同时指出了同位素在流域水文模拟中应用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包括:①降雨同位素含量的时空变化;②不同径流成分的采样;③径流输出同位素含量的空间变化;④流域平均滞时分布函数的确定;⑤水文同位素耦合模型.  相似文献   
85.
荒漠戈壁下垫面表面动量和感热湍流通量参数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合理筛选以后的野外观测资料,研究了荒漠戈壁地表湍流通量参数化的问题。首先,分析了Monin-obukhov相似函数的特征,并拟台出了其经验公式。结果表明,风速和温度相似性函数随稳定度参数的变化曲线与典型经验曲线差异较小,并且在经验曲线分布范围以内,但中性时的值有所不同。同时,还用该资料给出了动量和标量粗糙度(感热粗糙度)长度的平均值及其标量粗糙度随摩擦速度的变化关系。发现标量粗糙度的平均值大约比动量粗糙度的小一个量级,并且随摩擦速度的增大而减小,但明显比其理论预测值要大。  相似文献   
86.
湖北恩施地区土壤-植物系统中Se元素的 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恩施地区典型农业活动区——芭蕉、长平和鱼塘坝三地土壤中Se元素含量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与富Se土壤质量标准进行对比,发现除长平地区外,其余两地分别属于富Se和高Se地区,并通过土壤理化性质、形态分析和土壤中所生长的植物进行比较,初步研究了Se在土壤-植物体系中迁移转化的规律。结果表明:整体来看,鱼塘坝地区属于超富Se地区,植物中Se的含量也最高,长平地区属于非富Se地区,芭蕉地区则属于中等富Se地区;植物对Se的吸收受一定的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不同类型的植物对Se的吸收富集相差较大;形态分析研究表明,鱼塘坝地区土壤中生物可利用的Se含量较高,而芭蕉地区土壤中残渣态Se的比例较高,表现为Se的生物可利用性低于鱼塘坝地区。  相似文献   
87.
88.
Olivine phenocrysts of Hawaiian olivine tholeiite and oceanite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Olivine phenocrysts of Hawaiian tholeiites display a variety of textures and a variation in composition which is due to supercooled crystallization. The highest forsterite content measured is 91%, and the highest magnesia content estimated for a tholeiitic liquid is 17%, using the olivine geothermometer. The liquid of this composition may be either a primary magma or a primitive magma. It is not yet possible to specify any particular composition range for the primary Hawaiian tholeiites.  相似文献   
89.
佛坪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海拔梯度的关系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31  
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佛坪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多种性及群落各生长型多样性特征沿海拔梯度的变化。结果表明:1)植物群落的Shannon指数与Simpson指数及物种丰富度与海拔梯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2)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则体现了“中国高度膨胀”的规律,即中等海拔高度上多样性高而低海拔和高海拔多样性较低;3)灌木层丰富度指数在1600-1700m之间有个很不明显的峰值,而其它4个指标沿海拔呈单调的下降趋势;4)草本层植物多样性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在中等海拔高度较低。  相似文献   
90.
The Inner Mongolia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face problems of severe sedimentation caused by a variety of complex factors. The sedimentation process in those reaches has been characterized using the sediment balance method, and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cess have been analyzed using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during the period 1952–2012 the Bayangaole (Bayan Gol) to Toudaoguai reaches in Inner Mongolia have undergone successive processes of accumulative sedimentation, then relative balance, and then accumulative sedimentation once again. The total annual sedimentation is 12.0341×108 m3, of which accumulations from July to October account for 95.1% and the reaches from Sanhuhekou to Toudaoguai account for 98.5%. The main factor affecting scouring and sedimentation of the Bayangaole to Sanhuhekou reaches is the combined water and sediment condition. The critical conditions for equilibrium are an incoming sediment coefficient < 0.007 kg·s·m–6 and a flow discharge > 700 m3·s–1. The main factor affecting scouring and sedimentation of the Sanhuhekou to Toudaoguai reaches is the incoming sediment from the tributaries on the south bank and the combined water and sediment condition of the main stream. The critical conditions of the main stream for maintaining equilibrium status are a flow discharge of the main stream exceeding 800 m3·s–1 and a comprehensive incoming sediment coefficient < 0.005 kg·s·m–6. The incoming sediment from the tributaries has little impact on the main stream when the annual sediment load is less than 0.1×108 t. The incoming sediment coefficient of the main stream and the incoming sediment from the tributaries both play vital roles in the riverbed evolution of the Inner Mongolia reaches, but the latter contributes the mo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