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0篇
  免费   394篇
  国内免费   469篇
测绘学   252篇
大气科学   225篇
地球物理   216篇
地质学   846篇
海洋学   419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107篇
自然地理   26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21.
中国北方沿海6个栉孔扇贝群体的AFL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4对AFLP引物首次对我国北方沿海主要的6个栉孔扇贝养殖区的自然采苗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扩增得到191条清晰带谱,其中175条具有多态性。对各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各群体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香农式多样性指数在0.347 4~0.391 7之间。AMOVA结果表明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占总遗传变异的87.22%。个体聚类结果表明,烟台、长岛、大连3个群体的个体聚在一起,可看做1个群体;而荣成群体的个体单独聚在一起,具有独立的遗传结构;胶南和日照的一部分个体聚在一起,其他大部分各群体单独聚在一起;推测是海洋环境和人工养殖影响的共同结果。  相似文献   
922.
Juan de Fuca洋脊Endeavour段热液硫化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 ICP-MS对取自 Juan de Fuca洋脊 Endeavour段 5块热液硫化物样品的 13个分析样进行了稀土元素(REE)测试.结果显示该区硫化物样品的 REE含量较低(0.35~ 14.8 μ g/g),所有样品的 REE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模式均表现出 Eu正异常和 LREE富集的特征,表明硫化物中的 REE来自热液.不同喷口硫化物的 REE含量变化较大,同一块状硫化物不同部位的含量也有较大差异,主要是由于硫化物形成过程中,热液和海水的混合不均一性以及不同矿物沉淀和 (或 )溶解的结果.硫化物 REE的分布特征主要受热液的影响,烟囱内外层 Eu正异常的变化主要受矿物组成和物理化学条件的控制.  相似文献   
923.
海河流域水资源严重短缺,地下水长期超采是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开展流域地下水资源及开发利用潜力研究,对支撑服务地下水超采治理、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经系统评价,海河流域天然资源量252.99×108 m3,生态水位约束条件下的浅层地下水开采资源量172.98×108 m3,可更新...  相似文献   
924.
针对SRME和Radon变换压制自由表面多次波的近道多次波残留和伤害有效波等问题,主要采用基于AVO属性分析的多次波剔除法对近道多次波进行压制,该方法在迭代更新过程中,受近道多次波影响容易出现更新误差,同时迭代更新降低计算效率.本文对基于AVO属性分析的多次波剔除法进行改进,利用中远道地震数据进行约束,通过AVO正演模拟构建有效波的AVO属性抛物线,进而对近道多次波进行压制.该方法在构建有效波AVO属性抛物线过程中,无需迭代更新,提高了计算效率.同时该方法在多次波压制过程中不受多次波的影响.由模型测试及实际地震资料应用效果证明,本文方法能够较好的压制自由表面多次波,该方法为油气田进一步精细勘探开发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925.
利用NECESSArray宽频带地震台阵记录的P波三重震相波形资料,采用遗传算法,对千岛俯冲板块内部及附近410-km间断面的结构进行了非线性反演.其中,选取了发生在俯冲带的发震时刻为2009年10月10日21时24分(GMT时间)震级为Mw5.9的地震;其三重震相的射线回折点处射线路径的方向与俯冲板块的走向大致一致,克服了间断面在俯冲板块内部沿俯冲方向起伏剧烈、不易识别的困难,设计以震中为顶点、方位角范围分别为275°~280°、269°~274°、264°~266°的北、中、南三个扇形区域,用于研究410-km间断面逐渐靠近俯冲板块直至处在其中的起伏情况;"先对齐、后反演"的具体计算方案极大地减小了浅部结构不确定性对反演结果的影响;同时,整体归一化策略充分利用了台阵的振幅信息,有效地加强了对深部结构的约束.反演结果显示,"410-km间断面"在北区抬升了10~20 km,在中区抬升了20~30 km,在南区抬升了60~70 km,与橄榄石-瓦兹利石平衡态相变界面的矿物物理学预测结果一致;其波速跃变在北区为10%,在中区为10%,在南区为7%.扣除了前人在层析成...  相似文献   
926.
一次东北季风过程下珠江口磨刀门河口环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欢  吴超羽  包芸  温晶 《海洋工程》2008,26(2):102-111
根据2003年12月9日至15日的大、中潮同步水文观测资料及江门市斗门县气象局关于风的气象资料,结合Ecomsed三维斜压模型,对东北季风过程下的磨刀门垂向环流进行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计算,表明向海的冬季风对河口垂向环流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风的作用有加强径流效果,加大了表层水体向下游的流动,同时底层水体的上溯使该地区形成了稳定的垂向环流。统计气象资料推断,枯季期间磨刀门水道出现垂向环流现象的时间约占总天数的51%。  相似文献   
927.
联合T/P数据、T/P新轨道数据、ERS2数据、GFO数据、Geosat GM数据和ERS-1/168数据,用测高卫星记录点的位置信息直接计算沿轨大地水准面的方向导数,在交叉点处联合方位角推求垂线偏差,然后利用Shepard插值法得到了中国近海2′×2′格网分辨率子午圈和卯酉圈垂线偏差模型。将其与2′×2′分辨率的CLS_SHOW 99垂线偏差模型比较,在子午圈分量上的RMS为0.87,″在卯酉圈分量上的RMS为1.45″。  相似文献   
928.
This study documents simulated oceanic circulations and sea ice by the coupled climate system model FGOALS-f3-L developed at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Numerical Modeling for Atmospheric Sciences and 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under historical forcing from phase 6 of the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CMIP6). FGOALS-f3-L reproduces the fundamental features of global oceanic circulations, such as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 ...  相似文献   
929.
930.
Convective/large-scale(C/L) precipitation partitions are crucial for achieving realistic rainfall modeling and are classified in 16 phase 6 of the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CMIP6) atmospheric models. Only 4 models capture the feature that convective rainfall significantly exceeds the large-scale rainfall component in the tropics while the other 12 models show 50%–100% large-scale rainfall component in heavy rainfall. Increased horizontal resolution generally increases the convective rainfall percentage, but not in all models. The former 4 models can realistically reproduce two peaks of moisture vertical distribution, respectively located in the upper and the lower troposphere. In contrast, the latter 12 models correspond to three types of moisture vertical profile biases:(1) whole mid-to-lower tropospheric wet biases(60%–80% large-scale rainfall);(2) mid-tropospheric wet peak(50% convective/large-scale rainfall); and(3) lower-tropospheric wet peak(90%–100% large-scale rainfall). And the associated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unique clouds potentially causes different climate feedback, suggesting accurate C/L rainfall components are necessary to reliable climate proje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