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5篇
  免费   778篇
  国内免费   1157篇
测绘学   429篇
大气科学   415篇
地球物理   516篇
地质学   2176篇
海洋学   417篇
天文学   38篇
综合类   203篇
自然地理   396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206篇
  2021年   202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193篇
  2018年   203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215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239篇
  2012年   315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51.
用有限元方法研究含摩擦多断层周围的应力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使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含摩擦多断层问题.在研究中,计算了几个物理模型(如共线、共轭等)和含摩擦多断层的应力场,并用计算机绘制出一批含摩擦多断层应力等值线图.结果表明,含摩擦多断层的应力场与单一断层相差甚远,在断层的交汇处,应力集中的范围和程度远大于断层的外端;断层的应力场在空间上分布很不均匀;高应力区和低应力区的分布随载荷作用方式和断层的形态各异.断层内的摩擦力对应力场的分布有很大的影响,并可能对断层的扩展行为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2.
流变介质中亚临界扩展前地震孕育过程的能量积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流变断裂力学研究了地震孕育过程.与弹性力学不同,它是一个不可逆的时空过程.由于介质的粘性,外力功的一部分花在粘性耗散上,只有弹性应变能是地震发生及震后过程可利用的能量.我们将弹性应变能从总能量中分离出来,并就标准线性体给出了简洁公式.以海城地震为例,计算了两个共线不等长断层在地震孕育过程中其周围区域的应力场和能量场的时空变化图象及应变能积累曲线.结果表明,应变能分布复杂,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很不均匀,能量积累在孕震初期较快而在后期渐趋平缓.由此讨论了某些地震前兆,认为当能量增加速率较大时某些早期前兆可能出现,比如唐山地震10年前出现的某些异常可能就是这种早期前兆表现.  相似文献   
953.
为了探求河口淤积原因,从概念河口的角度出发,通过概化河口形态建立概念性河口模型,以二维水沙数学模型为工具,模拟分析了5种河口淤积机制;建立了长江口水沙二维数学模型,对长江口区域水沙特征及淤积状况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表明,建立概念性河口有助于研究不同形式河口的淤积机制,对于长江口水域,其不同区域淤积机制不一,其治理措施也应有所区别,找出河口不同区域起主导作用的泥沙淤积机制,有利于人们更合理地治理河口。  相似文献   
954.
对青海尕林格矿区与成矿有关的辉石闪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显示,该辉石闪长岩属于偏铝质、钙碱性系列岩石,明显富集活泼不相容元素Th、U和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和P,具弱的负Eu异常(δEu介于0.924~0.962)。岩石εHf(t)值为-3.79~-1.70,二阶段模式年龄为TDM2为1 223~1 339 Ma。尕林格闪长岩锆石LA-ICP-MS U-Pb加权平均年龄为228±2 Ma(MSWD=0.32),为晚三叠世。综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在巴颜喀拉地块与东昆仑地块碰撞-后碰撞转换阶段俯冲的阿尼玛卿洋壳板片发生断离,引起地幔物质上涌至古老的下地壳底部,使其发生部分熔融并混入部分幔源物质,形成尕林格辉石闪长岩石。  相似文献   
955.
COⅠ条形码辅助分析雷州半岛红树林区鱼类的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从我国雷州半岛红树林区采集成鱼和幼鱼样本共1720尾,在依据Fish Base等鱼类形态分类系统进行鉴定的基础上,利用COⅠ条形码技术确认存在94个物种,分属11目33科72属。结果表明:红树林区鱼类种群极其丰富,其中鲈形目(Perciformes)鱼类物种最多,为59种,占总物种数的62.77%,其次是鲱形目(Clupeiformes)和鲻形目(Mugiliformes),分别占6.38%和5.32%。鲈形目中又以虾虎鱼科(Gobiidae)为优势类群,含29种(占30.85%)。按生态类群分:海洋洄游鱼类最多,占物种总数的32.98%,其次为海洋偶见鱼类、两侧洄游鱼类,分别占22.34%、17.02%,以虾虎鱼类物种为主的红树林定居鱼类约占11%。本研究表明红树林生态系统是许多海水、淡水和洄游性鱼类在特定生活阶段的重要栖息地和育幼场所。另外,COⅠ条形码技术可有效快捷地鉴定出红树林海域的鱼类。  相似文献   
956.
李铎  白云  魏爱华 《水文》2016,36(5):46-49
水库坝基渗漏不但损失水库蓄水量,更重要的会引起大坝渗透变形失去稳定。应用三维地下水流数值模拟计算坝基渗漏量和分析渗透稳定,较好地解决了周边与底面边界的不规则问题和垂向上地层的非均质问题,提高了计算精度。以青海省哇沿水库为例,在充分分析水库坝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坝基渗漏三维地下水流数值模型,模拟了设置不同深度防渗墙时的渗漏量和坝后出溢段水力坡度。评价了大坝的渗透稳定性,为防止哇沿水库发生渗透变形,设置防渗墙深度应大于50m。当防渗墙深度为50m时,水库渗漏量为12 012m~3/d。  相似文献   
957.
在西藏1∶5万塔惹增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通过剖面测制及路线地质调查,于仲巴县隆格尔乡西侧爬杆荣勒一带,发现了中—上侏罗统仁多组呈角度不整合于下伏二叠系下拉组地层之上,该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的发现,证实了冈底斯造山带中中生代与晚古生代之间存在一次明显的造山运动,对进一步探讨冈底斯造山带的地史演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8.
滑坡负样本在基于统计方法的滑坡危险度制图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抑制统计方法对滑坡危险度的高估。缓冲区控制采样(Buffer controlled sampling,BCS)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负样本采样方法,其原理是认为滑坡点附近一定范围内的地理环境与滑坡点所在的地理环境相似,易发生滑坡,因而应当在灾害点一定缓冲区以外的区域采集负样本。目前缓冲区大小主要是根据专家对研究区的经验知识确定,具有主观性。缓冲区大小对基于统计方法的滑坡危险度制图的影响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分析缓冲区大小与滑坡危险度制图精度之间的关系,探究适宜的缓冲区大小。以陇南山区的油坊沟流域为研究区,基于BCS负样本采样方法,探究不同缓冲区大小对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滑坡危险度制图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缓冲区过小会导致与滑坡点地理环境相似的假的负样本的存在,从而导致滑坡危险度的低估;缓冲区过大会导致负样本在环境特征空间中太局限,负样本集的全局代表性差,从而导致滑坡危险度的高估。在本研究区基于SVM的滑坡危险度制图中,200~500m是使用BCS采集负样本的较理想的缓冲区大小。  相似文献   
959.
滨海新区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Bin Hai New Area 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 System,简称BHCORS)已建成实现,系统建设由8个基准参考站、数据处理与控制中心、数据通信子系统、用户应用子系统4部分组成。BHCORS较好地解决了基准站改造与新建、数据通信技术、设备完好性、系统兼容性及系统精度等方面的问题。该系统不仅向测绘用户提供统一的、动态的、连续的、高精度的地理空间数据及时间和空间基准,还可以向社会各需求部门提供各种地理空间信息数据服务,满足各行业多种现代信息化管理的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960.
Liu  Xueyuan  Köhl  Armin  Stammer  Detlef  Masuda  Shuhei  Ishikawa  Yoichi  Mochizuki  Takashi 《Climate Dynamics》2017,49(3):1061-1075

We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dynamical in-consistency of initial conditions on the predictive skill of decadal climate predictions. The investigation builds on the fully coupled global model “Coupled GCM for Earth Simulator” (CFES). In two separate experiments, the ocean component of the coupled model is full-field initialized with two different initial fields from either the same coupled model CFES or the GECCO2 Ocean Synthesis while the atmosphere is initialized from CFES in both cases. Differences between both experiments show that higher SST forecast skill is obtained when initializing with coupled data assimilation initial conditions (CIH) instead of those from GECCO2 (GIH), with the mo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kill obtained over the tropical Pacific at lead year one. High predictive skill of SST over the tropical Pacific seen in CIH reflects the good reproduction of El Niño events at lead year one. In contrast, GIH produces additional erroneous El Niño events. The tropical Pacific skill differences between both runs can be rationalized in terms of the zonal momentum balance between the wind stress and pressure gradient force, which characterizes the upper equatorial Pacific. In GIH,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state at initial time leads to imbalance between the zonal wind stress and pressure gradient force over the equatorial Pacific, which leads to the additional pseudo El Niño events and explains reduced predictive skill. The balance can be reestablished if anomaly initialization strategy is applied with GECCO2 initial conditions and improved predictive skill in the tropical Pacific is observed at lead year one. However, initializing the coupled model with self-consistent initial conditions leads to the highest skill of climate prediction in the tropical Pacific by preserving the momentum balance between zonal wind stress and pressure gradient force along the equatorial Pacif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