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94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70篇
地球物理   68篇
地质学   198篇
海洋学   71篇
天文学   51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9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1.
徐爱琴 《岩矿测试》2001,20(1):79-80
针对原子荧光光谱法测试中易出现的仪器不稳、标准工作曲线线性不佳、重现性不好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612.
Yuan  Ying  Ning  Zhi Jie  Zuo  Zhao Hui  Zhou  Ai Hong  Liu  Chao 《Natural Hazards》2022,110(3):1527-1544
Natural Hazards - In recent years, various models for single gully debris flow assessment have been proposed. Due to various factors affecting the mechanisms of debris flows, these models face many...  相似文献   
613.
曾贻善  艾瑞英 《矿物学报》1994,14(1):40-45,T001
利用金袋热设备,于300℃,50MPa和流动条件下(流速:7ml/h和1ml/h研究了斜长石与1mol/kgNaCl溶液的相互作用,还在同一温度压力下进行了静态实验,着重考察反应后溶液化学和长石表面化学成分的变化,以探讨钠交代作用的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反溶液的PH值升高,Na含量降低;Si,Ca,K和Al转入溶液的特征与反应状态以及溶液流速有关;斜长石的钠交代作用涉及及钙长石组分溶解和钠长石组分结  相似文献   
614.
河北局从1955年于开滦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煤田地震勘探队和电法队以后,进行了大量的方法研究及技术积累,其综合勘探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在解决煤矿复杂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问题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到目前为止,已经做了百余个针对破碎带、断层、陷落柱导水、突水通道检测、小窑采空区积水和煤系地层含水层分布等方面的地质勘探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实践证明,综合勘探技术在河北省找煤、矿井水文地质勘探以及环境地质、灾害地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15.
远距离台风影响陕北突发性暴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对2002年7月4~5日发生在陕西子长县受远距离台风影响而产生的突发性暴雨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子长特大暴雨是由于β-中尺度强对流云团在子长重复出现而产生的。中低纬度系统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有利于中尺度强对流云团在子长生成、发展和重复出现的水汽条件、不稳定条件、动力条件和天气尺度环流背景。湿位涡诊断分析表明:当台风向西北方向行进时, (1)暴雨区对流层低层MPV1负值发展的同时伴随对流高层MPV1正值的发展, 为对流层低层不稳定能量的充分积累创造了条件;(2)暴雨区形成有利于中尺度强对流云团生成发展的湿位涡正压项、斜压项垂直结构配置;(3)850 hPa等压面上MP V2等值线密集区和MPV1=-2 PVU中尺度强对流不稳定核心区形成耦合, 耦合区对下游中尺度强对流云团发生发展指示意义明显。当台风向北偏东方向行进时, 暴雨区对流层低层和高层形成双层不稳定;850 hPaMPV2等值线密集区东移, 暴雨区MPV2正值发展, 积累的对流不稳定能量在子长形成集中猛烈释放。  相似文献   
616.
大同岩体位于西昆仑柯冈-库地-其曼于特和麻扎-康西瓦两条蛇绿混杂岩带之间。为进一步了解西昆仑早古生代岩浆弧中某些具体岩石类型、岩浆产生机理、地质意义及成因联系,本文从岩相学、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等方面,对大同岩体中和外围新发现的埃达克质岩石进行了研究。埃达克质岩石由石英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两种岩性组成,呈独立的岩体和大同主岩体中的脉体两种产状,高硅(w(SiO2)≥60.34%)、高铝(w(Al2O3)≥14.73%)、富碱(w(K2O+Na2O)≥6.40%)、低镁(w(MgO)≤2.35%),以及高锶(w(Sr)≥504×10-6)、低钇(w(Y)≤17.20×10-6)和高Sr/Y(平均为70.88),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不同程度负Eu异常及Ta、Nb、P和Ti亏损。锆石U-Pb测年显示,埃达克质岩石年龄为(443.6±1.4)~(462.0±1.0)Ma,与大同主岩体的形成年龄相当。锆石εHf(t)为-7.28~4.56(平均-0.84),我们认为埃达克质岩石是由原特提斯洋洋壳及部分洋壳之上的陆源沉积物向南俯冲过程中,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熔体上升过程中与地幔楔橄榄岩反应,最后定位于地壳浅层的结果。通过与大同岩体主岩体对比,对早古生代岩浆弧的形成和演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617.
LDM软件在气象数据交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运行的国内气象通信系统存在着交换平台(操作系统平台)不统一、数据接口不统一、数据交换软件不统一等问题,导致每新增一类投入业务使用的观测资料,从资料采集、资料传输、资料传输监视到资料应用等都自成一体,给通信传输管理带来很大不便。LDM(Local Data Manager)软件作为底层通信传输和管理系统,可实现上述三者的统一。通过对目前国内气象通信系统存在的传输软件不统一、文件数目多时造成拥塞和文件优先级无法保证问题的分析,对LDM软件灵活和有效的数据分发功能及用户可配置的、支持分布式的处理和事件驱动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并以建立的基于LDM的实时气象资料分发服务系统为研究和试验原型,对LDM软件及目前国内气象通信系统软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LDM软件可以提高传输业务的整体工作质量,解决目前国内气象通信系统存在的问题,即LDM软件较适用于我国气象数据交换业务。  相似文献   
618.
中国在斯瓦尔巴特(Svalbard)群岛新奥尔松(Ny-Alesund)地区建立了一个永久性科学考察站--北极黄河站。北极黄河站(78.92°N,11.93 °E)的修正磁纬为76.24°。2003年11月黄河站建立了一套多波段(427.8nm,557.7nm,630.0nm)单色极光全天空CCD成像观测系统,并于2003年12月11日-2004年2月25日极夜期开展了首次极光越冬观测,获得了1200多小时的连续观测数据。利用这1200多小时观测数据制作了以时间为横轴的南北向极光活动图,对日侧极光卵的极光活动特征进行了研究。初步分析发现,沿日侧极光卵不论磁静日还是磁扰日,在三个波段上都同时观测到了四个重复出现的极光活动区,即0900MLT(磁地方时)附近的 A区、1330MLT的B区和1630MLT的C区以及1200MLT附近的G区。A区内的极光活动由低纬向高纬运动,强度逐渐变弱,形态由较宽的弧状极光向冕状极光演变;B区内的极光活动由高纬向低纬方向运动,形态呈现为冕状极光向较窄的极光弧的演变,极光强度逐渐增强;C区极光活动向高纬方向展宽,强度逐渐变弱,极光由单弧向多重弧演化;而在A与B之间存在一个纬度范围相对较窄的极光活动区G区,该区的极光呈现暗弱的冕状极光。日侧极光活动随时间从午前、正午到午后呈现出一个系统的光谱变化:绿色-红色-绿色。A区的位置出现在卫星探测的午前极光峰之中;而正午附近极光强度暗弱的G区,可部分地解释卫星观测的所谓“正午极光空白区”;卫星观测到的1500MLT附近的“极光热点”区在地面观测中可以区分为以红色极光为主的B区和以绿色极光为主的C区。  相似文献   
619.
CLIMATIC ABRUPT CHANGE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FOR 1920s AND 1950s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In recent years,a large number of papers on the climatic sudden change have been presented.From the viewpoint ofclimatic sudden change,two methods of studying climatic sudden change are applied in this paper.The Northern Hemi-sphere land temperature(NHLT)during 1851—1984,China temperature(CT)during 1873—1990 and the NorthernHemisphere sea-level pressure(NHSLP)at each grid point during 1899—1987 are analyzed by the moving T-test.Theresults show that there exist two climatic sudden changes in the 1920s and the 1950s during the past 100 years,and thenfeatures of circulation for the two sudden changes are discussed by the NHSLP data.  相似文献   
620.
2001年北半球大气环流特征及其对中国气候异常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象》2002,28(4):21-24
2001年受前期赤道东太平洋海温长期冷水位相的影响,北半球大气环流的主要特征表现为:500hP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冬春季偏强,夏季秋偏弱;欧亚地区夏季500hPa位势高度距平场上中高纬从西到东呈现为“-+-”分布形式,贝加尔湖地区为正距平中心;东亚冬、夏季风偏弱;7月赤道辐合带异常偏强、偏北等。在上述大气环流的影响下,我国的天气气候发生了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