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9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98篇
测绘学   73篇
大气科学   69篇
地球物理   331篇
地质学   1053篇
海洋学   105篇
天文学   99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8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5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基于GRID的坡耕地退耕压力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已于2000年在长江上游及黄河中上游等地区进行大面积试点。然而,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也引发一系列局域性和阶段性的复杂问题,如粮食安全保障、生态移民安置等。这些问题产生的重要根源是坡耕地空间分布差异导致的人口压力状况的空间差异。文章设计了4个基于GRID的坡耕地退耕人口压力指数模型,并以三峡库区的奉节县为例进行了模拟。  相似文献   
132.
Kriging方法在区域土壤水分估值中的应用   总被引:74,自引:9,他引:74  
土壤水分的观测对于地表参数化的发展以及气候变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大尺度区域土壤水分的估值进行了尝试:采用1987年中国102个气象站点1米土层四个季节的土壤水分值作为样本,运用KRIGING方法,通过对半变异函数的计算和分析,得出了所研究7个采集日的拟合函数,发现均符合球状模型,对模型有关的参数进行了拟合。并将插值结果与距离反比法进行了对比性检验,同时给出了KRIGING方法的估值精度。检验结果表明平均相对误差和标准偏差均以距离反比法较小,以样本量较大的f时段为例对检验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由此得出了KRIGING方法内插估值的优势和不足,简要给出了提高估值精度的可能方案。最后对中国东半部f时段的土壤水分值进行内插成图。  相似文献   
133.
城郊观光农业发展研究—以昆明市呈贡县为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城郊观光农业是在大中城市郊区这一特定地域上,以城郊农业为基础发展形成的一种新型的乡村旅游形式。它的产生和发展与城市化和城郊农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城市居民休闲旅游需求的高涨密切相关。城郊观光农业已出现多种类型,其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在宏观和微观层次上进行合理布局。以昆明市呈贡县为例,对城郊观光农业的类型、布局等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4.
长江沿线样带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04,自引:9,他引:104  
龙花楼  李秀彬 《地理学报》2001,56(4):417-425
利用GIS技术,通过分析处理长江沿线样带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土地利用数据,得出了经过10多年经济快速发展的长江沿线土地利用格局,随后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长江沿线样带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统计分析,定量诊断出各影响因子对该区土地利用格局形成的贡献作用大小,同时运用典型相关系数和冗余度分析,检验了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35.
太白山土壤特性及氧化铁发生学特征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随海拔的降低,秦岭北坡中山区森林土壤因温度、降水和植被类型的变化存在很大差异:高海拔地区发育的酸性湿润雏形土酸度较高,有机质含量十分丰富;与之相比,低海拔地区发育的简育湿润淋溶土有机质含量下降,但结构复杂,土壤具有粘化层。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和特殊的有机质组成促进了纯针叶林土壤中硅酸盐矿物的溶解,释放出氧化铁并使之螯迁至土壤B层富集。环境因素决定了土壤酸度、有机质等特性,也影响土壤氧化铁的组成和分布。土壤粘粒含量与土体游离氧化铁含量显著相关,剖面铁的游离度与氧化铁全量无关,只与土壤发育程度有关。太白山北坡中山区土壤处于脱盐基富硅铝化的风化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136.
应用遥感数据研究中国植被生态系统与气候的关系   总被引:48,自引:2,他引:48  
应用1982-1994年NOAA/AVHRR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资料和587个气象台站的数据对我国不同类型植被生态系统和气候的关系进行研究,首先将我国的植被类型划分为21类,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不同时间尺度下我国不同区域,不同植被类型和气候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多年平均状态下,植被生态系统NDVI水平主要受水分条件的影响;年内变化上,温度对植被生态系统季相变化化起着比降水略大的作用,年降水量造成了植被季相响应的差异,在年际变化上,分别研究了4个季节和整个生长期尺度上的关系,一般情形为温度和降水对植被的年际波动起着大致相反的作用,不同植被类型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季节)对气候的变化响应方式也不同,发现在植被的生长期,我国南方和北方的植被生态系统对温度和降水的响应方式相反;同时存在2个植被-气候敏感区,分别为我国北方的典型草原到森林的过渡区和云南中部部分区域。  相似文献   
137.
Sand dunes and interdune sediments around Al Ain city have markedly high carbonate contents which increase towards Jabal Hafit mountain and the Arabian Gulf coast. The dunes are composed predominantly of well-sorted fine sands, consisting of unstrained quartz and carbonate grains together with minor proportions of chert and feldspar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examination reveals that quartz grains display various mechanically- and chemically-formed surface textures. The heavy minerals are dominated by opaques and pyroxenes with minor tourmaline, garnet, rutile, epidote, monazite, zircon, hornblende and staurolite.Interdune sediments consist of fine and very fine, poorly- to extremely poorly-sorted sands together with small concentrations of gravel, silt and clay. The light sand fractions compositionally resemble those of dunes but contain, in addition, gypsum, anhydrite, halite and celestite. Percentages of pyroxenes are higher whereas those of zircon, tourmaline and rutile are lower than in dunes. X-ray diffractometry reveals that the clay fractions consist solely of palygorskite. Generally, interdune sediments are much less mature texturally and mineralogically than dune sands; the maturity of both types of sediments decreases toward the NE of the study area.Sand dunes in the various districts of the greater Al Ain area are genetically related. Also, there is a partial 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unes and interdune sediments; both are mainly multicyclic. Their major parts were brought mainly by the dominant north-west (El Shamal) winds from older dune fields in other localities in U.A.E., Qatar and El-Rub El-Khali. Local contributions to the dune fields from Jabal Hafit mountain, the Oman Mountains and the calcareous coast of the Arabian Gulf were, in cases, significant. Also, authigenesis by groundwater under highly evaporitic conditions played a major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interdune sediments through the genesis of the clay and some nonclay minerals.  相似文献   
138.
赣东加里东变质混合岩带 ,是以混合岩体为主体 ,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多相、多型、递增变质带 ,是受区域深构造控制的热变质带。该带产有茅排式金矿。通过对该带金地球化学特征和地球化学行为研究 ,认为带中金丰度 0 .83× 10 - 9,呈峰式分布 ,为对数及双对数正态分布型式 ,Au与主元素成分无关 ,与微量元素组合是Au -Zn -Li-Pb -Cs ,在韧性剪切过程中Au具活化迁移富集特点  相似文献   
139.
天然气在地质体中运移过程中留下示踪痕迹,通过化探的方法,结合地质、地球物理方法,确定近地表地球化学效应或井下地球化学效应,为油气的进一步勘探提供地质资料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0.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热水岩溶特征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郑聪斌  章贵松  王飞雁 《沉积学报》2001,19(4):524-529,535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深部白云岩中的溶蚀孔洞,其成因属于热水岩溶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成因矿物学及Fe2+ 、Mn微量元素分析和气液包裹体测定,结合岩溶发育的构造背景,深入揭示了本区热水的来源主要为深部循环热水,局部尚有深部上升的热液加入 ;其热能除地温梯度加热、构造运动加热外,在盆地基底古断裂附近可能还有深部热源的影响而形成的中低焓地热流体。充填矿物包裹体均一温度为 15 0~ 34 9℃,气相成分中CO2 摩尔浓度达到44.3%~ 5 6.98%。Fe2+ 、Mn微量元素在鄂 6、定探 1、李华 1井、芦参 1井、陕 8井和旬探 1井白云岩中的富集,指示了这些井区是热水运移的主要近源区。认为热水岩溶的发育,对奥陶系内幕储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