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73篇 |
免费 | 361篇 |
国内免费 | 42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82篇 |
大气科学 | 158篇 |
地球物理 | 336篇 |
地质学 | 794篇 |
海洋学 | 169篇 |
天文学 | 10篇 |
综合类 | 83篇 |
自然地理 | 2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55篇 |
2022年 | 90篇 |
2021年 | 116篇 |
2020年 | 72篇 |
2019年 | 91篇 |
2018年 | 79篇 |
2017年 | 88篇 |
2016年 | 70篇 |
2015年 | 82篇 |
2014年 | 84篇 |
2013年 | 91篇 |
2012年 | 123篇 |
2011年 | 112篇 |
2010年 | 100篇 |
2009年 | 101篇 |
2008年 | 81篇 |
2007年 | 75篇 |
2006年 | 75篇 |
2005年 | 62篇 |
2004年 | 50篇 |
2003年 | 33篇 |
2002年 | 37篇 |
2001年 | 32篇 |
2000年 | 28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7篇 |
1989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5篇 |
1979年 | 1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1974年 | 2篇 |
1969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192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993.
不同密度区电子地图多尺度显示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实际应用出发,将地理区域划分为最密区、密集区、中密区和稀疏区4种类型,针对不同区域建立了适合其显示的电子地图多尺度显示模型。研究了基于RGB灰度值的地理区域类型自动判别方法,在定性分析和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建立了基础地理要素显示分级体系。以我国中原某地区的电子地图为例进行了多尺度显示实验。 相似文献
994.
探讨Kriging插值法在重力异常数据插值中的应用,根据已有实测数据进行距离分组试验,得到变异函数;将插值结果与反距离加权法和移动趋势面分析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认为Kriging插值具有更高的拟合精度,更能适应数据变化较大的区域。 相似文献
995.
996.
997.
为探讨扩径缺陷桩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群桩基础工作性状的影响,建立了一个群桩基础数值分析模型。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无限元方法对正常桩基础及含有浅部或深部扩径缺陷桩的群桩基础进行了一系列对比分析。分析结果初步揭示了竖向荷载作用下含扩径缺陷桩的桩基础基本工作特性,得出了扩径缺陷对群桩各桩间轴力分布及承台弯矩分布影响的基本规律性。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认识和合理判断扩径桩的工作机制,而且对评价有扩径缺陷的桩基承载性状、选择缺陷处理技术及桩与承台的结构设计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98.
巯基棉分离富集ICP-AES法测定高盐冶金废水中痕量铅镉铜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矿山企业的冶金废水含有多种污染环境的金属元素,必须经过化学沉淀法处理达标后排放。冶金废水经化学沉淀后引入了大量盐分,使得金属元素含量变得极低给分析测试造成困难。针对此类高盐冶金废水,本文采用巯基棉分离富集其中的金属元素,建立了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ICP-AES)测定铅、镉、铜、银的分析方法。通过优化实验表明,巯基棉可有效地分离实际样品中大量存在的硫酸根离子和钠离子基体,富集待测元素的效果显著,硫酸根离子和钠离子回收率均小于0.05%,待测元素的回收率在88.7%~113.0%之间。实验条件方面,待测溶液的pH值对巯基棉吸附有较大的影响,使用巯基棉富集前应将溶液调节至适宜的pH值;待测溶液在富集柱中的流速和洗脱剂盐酸的浓度对分离富集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本法回收率为95.0%~102.0%,精密度(RSD)为3.1%~9.4%,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度高,能够满足冶金废水中痕量金属元素的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999.
利用最近几年公开发表的有确切年代控制的全新世高分辨率古气候记录如湖泊、泥炭、石笋等来研究42 ka BP气候事件在中国不同地区的降雨表现,发现42 ka BP左右中国南北方降水普遍减少。同时期热带非洲、南欧、中东、印度、韩国、北美洲中部大陆的高分辨率古气候记录一致表明,42 ka BP气候事件造成了整个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的干旱。文章讨论了这次气候事件的可能驱动机制,认为太阳辐射变化导致的赤道辐合带南移和大洋海表温度的变化再加上地表植被的反馈作用可能是造成这次干旱事件的主要原因。最后对42 ka BP气候事件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