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4篇 |
免费 | 136篇 |
国内免费 | 13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0篇 |
大气科学 | 108篇 |
地球物理 | 62篇 |
地质学 | 310篇 |
海洋学 | 39篇 |
天文学 | 14篇 |
综合类 | 51篇 |
自然地理 | 7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24篇 |
2020年 | 25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25篇 |
2016年 | 22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32篇 |
2013年 | 31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49篇 |
2010年 | 30篇 |
2009年 | 45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30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33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4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8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3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3篇 |
1974年 | 2篇 |
1965年 | 3篇 |
1964年 | 2篇 |
1960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利用子午工程海南激光雷达对我国海南地区上空进行持续观测,通过3年的累积观测数据对我国低纬度地区重力波活动的季节分布特性进行研究,依据重力波线性理论对海南地区上空的大气密度扰动规律、空间功率谱及时间频率谱进行分析,并通过选择波长在1 km至8 km范围内具有特定波长以及具有波动周期为60 min至25 min的特定频率的重力波辅助研究大气密度扰动的季节变化规律,总结得出海南地区重力波活动具有夏季大、春秋季小、而冬季依然频繁的季节性分布规律.结合海南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当地季节性气候特征分析得出海南地区上空重力波活动季节性变化的可能原因为青藏高原地形及我国南海地区存在的热带强对流与赤道潜流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2.
花(鱼骨)适应性强,生长迅速,肉味腴美,食性和栖息水层与主要养殖鱼类不同,所以增、移殖该鱼对发挥水体生产潜力具积极作用。 武昌南湖花(鱼骨)的生长特性:体长与鳞径关系为L=3.8105~(1.1277)。体长与体重关系为W=4.947×10~(-3)L~(3.4158)。生长指标跳跃性下降时的年龄落在性成熟后。Brody-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中的主要生物学参数为L_∞=33.14cm,W_∞=776.1g,K=0.4173,t_0=—0.7369,拐点年龄t_i=2.20龄,拐点体重W_i=236.8g。这是鱼类体重生长的转折点,可作为合理捕捞的依据。 相似文献
33.
既有建筑下增层开挖对已有桩基础的影响不同于基坑开挖对坑内桩基的影响。基于工程实例验证的有限元参数,用硬化土弹塑性模型模拟土体,用接触面单元模拟桩土相互作用,建立了桩筏基础-地基-增层开挖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增层开挖后群桩基础的竖向承载性状进行研究。分析了桩顶刚度、桩身轴力、桩侧摩阻力、桩端阻比以及土体回弹的变化规律,并研究了不同桩端土体刚度和增层开挖深度对这些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层开挖后群桩中不同基桩表现出不同的承载性状,增大桩端土体刚度可明显提高单桩承载力和端阻比临界值;随着增层开挖深度的增加,侧阻和端阻的发挥程度也随之提高。研究结果有望为地下室增层开挖施工中的结构托换变形控制和补桩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4.
35.
36.
针对移动GIS应用商业开发组件难以进行自由定制与分发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Web服务器的Android移动端空间数据离线解决方法,该方法通过在Android设备中移植开源的NanoHTTPD服务器实现了地图瓦片服务和矢量要素服务,并通过编码读取bundle切片数据包和扩展Spatialite空间数据库的方式,解决了切片数据和矢量要素数据的存储,然后利用Webview控件内嵌HTML5页面加Leaflet地图库完成了前端功能实现,并进行了实际应用展示。该方案的实现可节省Android端移动GIS应用开发成本,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37.
38.
南秦岭古生代盆地演化中幕式流体过程及成岩成矿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南秦岭古生代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出发,通过分析古生界不同层位流体成岩成矿事实与盆地发展演化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南秦岭早古生代—泥盆纪演化时期多幕流体过程和成岩成矿效应。幕式流体成岩成矿最早可追溯到早寒武世,区域上从东到西形成了重要的碳硅质岩中重晶石/毒重石矿床及金、铂族元素矿化;早、中志留世继续发展,形成了钠长石岩、重晶石岩、铁碳酸盐岩、硅质岩与铅-锌、金矿床;中泥盆世为最强烈的一次热水沉积活动,其规模大、热水沉积产物多样,形成了泥盆系硅质岩-钠长石岩-重晶石岩-铁白云石岩中的铅锌(铜)矿床、铁白云石硅质岩中铅锌(铜)矿床以及钠长石角砾-铁白云石板岩中金-铜矿床。 相似文献
39.
40.
乌兰巴托以西断裂活动时代的光释光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乌兰巴托周边发育了多条活动断裂.以乌兰巴托以西的Emeeh和Hustai断裂为例,对相关断层开挖探槽,进行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Emeeh断裂以走滑运动为主,根据剖面错断地层和其上覆、下伏地层的光释光年代学研究结果,推断出该断层最新活动时间介于距今(9.6±1.0)ka和(11.3±1.3)ka之间;对Hustai断裂开挖的新鲜剖面显示其为正断层,通过分析错断地层和其上覆堆积物的光释光定年结果,推断该断裂最新活动时间介于距今(0.87±0.08) ka和(24.2±4.9) ka之间,且可能更接近距今(0.87±0.08)ka.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