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琼中黎母山-湾岭地区位于海南岛中部,调查发现该地区土壤同时具有富硒、富碘的特征。以研究区表层(0~20 cm)、中层(80~100 cm)、深层(180~200 cm)土壤样品分析结果为基础,探讨了土壤硒、碘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表层土壤中Se、I质量分数具有高正相关性,并与高程为正相关关系,结合已有研究成果,推断在研究区范围内降雨作用是研究区表层土壤Se、I质量分数空间分布格局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分析表层、中层、深层土壤Se、I质量分数与土壤pH值、总有机碳(TOC)、Al2O3、Fe2O3质量分数的相关关系和变化规律,总结了研究区Se、I在土壤垂向剖面上的赋存、迁移规律。这些结果可为当地优质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土壤Se来源、迁移研究提供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铜山岭—祥霖铺地区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南岭成矿带的中部,已发现多处钨锡、铜多金属矿床,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笔者应用多重分形理论———奇异性指数模型对研究区1∶5万地球化学测量数据进行地球化学场分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Sn、Ag进行详细分析,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奇异性指数有效降低了岩体高背景、系统背景差异的影响,并且强化了低背景区的弱异常;分形密度有效压制了数据噪声的影响,使异常更为清晰可靠。应用奇异性指数对元素组合特征进行了初步讨论,指出在元素组合特征分析中可结合元素原始值与奇异性指数各自的优势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3.
天然及人工放射性是目前生态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在本次试验中,抽查了广东省内不同土壤(沉积物)类型中放射性核素238U、232Th、226Ra和40K的含量,49件样品中238U、232Th、226Ra和40K的含量分别为84.3(17.9~209.1)Bq/kg、103.0(10.6~263.8)Bq/kg、77.7(12.0~206.0)Bq/kg和463.3(15.3~1557.6)Bq/kg,地表空气中的伽马吸收剂量率为126.8(27.2~265.9)nGy/h。研究区样品的等效镭为260.7(33.5~619.0)Bq/kg,外部危害指数值为1.2(0.15~2.8),年有效剂量率确定在155.5(33.3~326.1)μSv/y。将每件样品分为岩石背景、地貌背景和土壤类型三个变量因子,随机森林分析表明,样品中的放射性核素分布主要受控于不同的岩石背景,其次为土壤类型和地貌特征。与国内外不同地区的研究对比...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多宝山矿田争光金矿位于中亚-蒙古斑岩铜矿带东部,近年来在该矿田内发现了多处铜钼、金矿床,显示区内良好的找矿前景。本文对该金矿床钻孔岩石剖面及地表岩石剖面测量的地球化学数据进行系统研究,分析了元素富集贫化的特征及规律,并总结出争光金矿的异常结构模式。研究发现,试验区内Na_2O、Ba、Sr形成的负异常突出而明显,是本区的找矿标志;在这些负异常的基础上,再着重考虑矿化剂元素S、主成矿元素Au及其伴生元素Ag、Cd等元素的异常。利用这样的异常结构模式,提出了争光矿区下一步找矿方向,并为相同类型矿床的勘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花岗岩的时代和地球化学特征可以揭示岩浆源、形成环境和构造演化。近期我们在从事内蒙古黑鹰山地区矿产地质调查和相关科研工作过程中,在石板井地区发现一套中泥盆世中酸性侵入杂岩,为了揭示它们的岩浆源、形成环境和构造演化,我们在野外地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锆石U-Pb定年、岩石元素地球化学的系统测定。研究表明:细粒辉石闪长岩—中粒花岗闪长岩—中细粒花岗闪长岩—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形成时代为中泥盆世(385~380 Ma),具有同源岩浆演化特征。其中,细粒辉石闪长岩具有钙碱性、钠质、准铝质岩石属性;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粒花岗闪长岩—中细粒花岗闪长岩具有高钾钙碱性—钙碱性、钾质—钠质、过铝质—准铝质岩石属性;初始岩浆可能是俯冲板片流体交代的地幔楔,地幔楔部分熔融形成玄武质岩浆,玄武质岩浆底侵而导致上覆年轻地壳的部分熔融的产物,在此过程中伴随着分离结晶作用;中泥盆世中酸性侵入杂岩具有I型花岗岩的特征,其形成于大洋岛弧背景下的火山弧环境,可能是小黄山洋向南俯冲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