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9篇 |
免费 | 107篇 |
国内免费 | 19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2篇 |
大气科学 | 63篇 |
地球物理 | 72篇 |
地质学 | 411篇 |
海洋学 | 111篇 |
天文学 | 31篇 |
综合类 | 56篇 |
自然地理 | 7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27篇 |
2020年 | 26篇 |
2019年 | 30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31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29篇 |
2013年 | 36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41篇 |
2009年 | 28篇 |
2008年 | 19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20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24篇 |
2000年 | 34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23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17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3篇 |
1977年 | 2篇 |
1961年 | 1篇 |
1959年 | 4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塔里木盆地(简称塔,下同)西南凹陷古新世阿尔塔什组发育巨厚层海相石膏岩,夹薄层泥岩、粉砂岩及灰岩,是塔西南凹陷断续海侵环境下多期次蒸发沉积的产物。野外调查显示,该层海相石膏岩出现于皮拉里、阿尔塔什、麻扎塔格及大山口地区的阿尔塔什组露头剖面。石膏岩在凹陷内分布广泛,在西昆仑山前、南天山山前及麦盖提斜坡带均有发育且沉积厚度比较稳定。石膏岩中主要盐类矿物为石膏、硬石膏。扫描电镜分析发现,石膏岩中尚含石盐、钙芒硝及含钾镁的硫酸盐等;石膏岩样品中石盐、石膏、硬石膏等多呈细晶或自形微晶,推测阿尔塔什组沉积期,古盐湖曾出现过富钾卤水;通过对皮拉里剖面石膏岩样品进行地球化学分析,揭示该地区古新世古盐湖演化过程中出现2个相对富钾峰值。在古盐湖演化过程中,由于多期次特提斯海水的侵入,凹陷内部阿尔塔时期发育了碎屑岩—巨厚层石膏岩—碎屑岩的沉积韵律,古盐湖卤水表现为淡—咸—淡的变化规律。伴随着阿尔塔时期4次大规模的海侵,石膏岩沉积从西昆仑山前扩展到麦盖提斜坡地带,海侵范围也逐渐扩大。在阿尔塔什组顶部发育中厚层灰岩,显示在阿尔塔什组沉积晚期,塔西南凹陷沉积环境从●湖相逐渐向浅海相环境演变。 相似文献
42.
43.
为厘清鄂尔多斯盆地长8砂岩储层中碳酸盐胶结物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综合运用铁氰化钾和茜素红混合液染色薄片、阴极发光和碳氧同位素等分析技术,对碳酸盐胶结物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8砂岩储层主要发育3期碳酸盐胶结物,第一期(准同生期-成岩早期)碳酸盐胶结物以方解石为主,δ13CPDB在-3.7‰~-2.4‰之间,δ18OPDB为-10‰左右,其成因与碱性湖水中碳酸钙的过饱和相关;第二期(早成岩 B期-中成岩 A 期)碳酸盐胶结物以铁方解石为主,δ13CPDB为-14.8‰~-4.1‰,δ18OPDB为-21.0‰~-13.2‰,其主要受有机质热催化作用形成的有机酸轻碳源的影响;第三期(中成岩 B期)碳酸盐胶结物主要为铁白云石和铁方解石,δ13CPDB为-9.5‰~-5.5‰,δ18OPDB为-25.7‰~-22.3‰,其可能受有机碳源和早期碳酸盐胶结物发生溶蚀形成的无机碳源的共同影响。理论计算表明,碳酸盐胶结物导致长8砂岩储层孔隙度降低了约5.06%,其孔隙度损失率为12.05%~12.95%。该研究对有利砂岩储层的预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4.
湖南寒婆坳矿区热变质煤结构演化及其矿物学特征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差热分析(DT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X射线衍射(XRD)和拉曼光谱(Raman)等表征手段对湖南寒婆坳矿区热变质煤的化学组分、物理性质、结构演化与其矿物学特征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岩浆侵入体的热力及构造应力作用促进煤化程度升高逐渐转变为隐晶质石墨,氢、碳原子数目比(H/C)逐渐降低,矿物主要为伊利石、绿泥石、叶蜡石、石英及黄铁矿等;随变质程度增加,真密度升高,孔隙度与电阻率降低;在400℃之后,失重曲线下降缓慢且斜率变小,显示深度裂解与脱落较少。d002、La、Lc的演化趋势呈非线性变化,显示煤有机大分子结构向石墨化演化的过程中呈现"跃变";隐晶质石墨样品的晶体结构主要为2H型石墨结构,不同程度地含有3R多型,石墨化度为0.47~0.84,石墨晶体轴长a为0.2469~0.2471 nm,c为0.6738~0.6762 nm,晶胞体积V为0.03562~0.03570 nm3,显示靠近岩体晶胞体积减小;随着变质程度升高,L 相似文献
45.
锡铁山铅锌矿床氧化带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锡铁山铅锌矿床氧化带发育得很完善,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铅锌矿氧化带的一个典型代表。在1958年矿床勘探过程中,原西北地质局锡铁山地质队的同志和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涂光炽、李锡林等同志曾做过研究,在氧化带的矿物、分带和发育特征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实际资料和认识。现在,由于露天和地下开采,矿床氧化带几乎全部被揭露出来,这为深入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1980年我们在青海省地质局、青海省地质研究所和锡铁山铅锌矿等单位的支持和帮助下,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对矿床氧化带进行了较系统的观察和研究。本文主要论述该铅锌矿氧化带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和成矿机理。 相似文献
46.
连接科学与社会——从第33届国际地理大会看地理学的发展态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第33届国际地理大会的会议概况和主要议题,从会议论题中总结当前国际地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与发展态势。当前国际地理学界关注的前沿问题主要有:未来地球研究,陆地表层过程作用的综合研究、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人类活动对全球变化的影响、响应与适应,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地理学与环境、健康问题,自然灾害形成过程与风险分析,大数据、地理信息科学与决策制定,地理学与多元文化等。地理学的发展需要更加关注人地系统的综合研究、自然—社会系统的耦合研究及基础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与突破。中国地理学应关注当前国际地理学的前沿问题与发展趋势,实现系统的综合和耦合,引领地理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7.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和姬塬油田长81段低渗透储层迥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岩芯、薄片、测井等资料,从储层特征及孔隙演化角度对比分析了西峰和姬塬油田长81低渗透储层的迥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两地区长81储层的共性为:1)储层砂体为浅水三角洲前缘的多期叠加的水下分流河道厚层砂体,且在空间上具有良好的连续性;2)砂体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属于细砂岩和极细砂岩,分选以较好为主;3)储层孔隙类型以粒间孔和溶蚀孔为主,原始孔隙度约38%,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孔隙损失率约35%,最终储层孔隙度约7%。两地区长81储层存在以下差异:1)姬塬地区长81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叠加期次不明显,为"连续退积式"沉积模式,而西峰地区具有明显的垂向加积特征,为"顶牛"沉积模式;2)粒间孔、岩屑溶孔、晶间孔姬塬地区低于西峰地区,而溶蚀孔姬塬地区高于西峰地区;3)储层后期成岩演化过程中,姬塬和西峰地区长81砂体平均胶结孔隙度损失率为13.87%和11.99%,姬塬地区胶结孔隙度损失程度高于西峰地区,而溶蚀增孔率分别为3.71%和2.79%,姬塬地区溶蚀增孔率高于西峰地区。 相似文献
48.
49.
部分中国近海湖盆和大西洋裂谷盆地发现了腐泥型有机质碳同位素偏重的现象,并伴随异常高总有机碳含量和生烃潜力。本文依据泥岩有机碳测试、孢粉分析、主微量元素、泥岩和原油碳同位素及饱和烃色质色谱资料,并结合现代湖泊盘星藻发育特征,从有机质来源、古环境条件和有机质保存改造三个方面探讨了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古近系文昌组碳同位素正偏移的成因机制。珠三坳陷文昌组碳同位素异常与气候、古生产力、古水深和藻类勃发等古环境因素有关。然而,从三级层序尺度看,古水深可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指示水深的Rb/K比值随深度加深而增加,与碳同位素和TOC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同时现代湖泊研究也证实了盘星藻分布于不同水深范围,因此“深水型盘星藻”的繁盛很可能是珠三坳陷文昌组二段烃源岩碳同位素偏重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0.
新疆阿尔泰造山带矿床成矿系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系统分析阿尔泰造山带成矿区(带)地质构造演化和成矿特点基础上,划分了4个矿床成矿系列、4个矿床成矿亚系列和6个矿床式。矿床成矿系列和亚系列的形成和分布受区域构造岩浆演化制约。阿尔泰造山带矿床成矿系列具有鲜明的晚古生代成矿作用特点。区域构造演化的规律和后期构造对早期构造的叠加,决定了矿床成矿系列的规律分布和局部复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