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99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90篇
地质学   340篇
海洋学   87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81.
无居民海岛空间资源价值评估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借鉴了资产评估的理论和方法,从理论上探讨了无居民海岛空间资源价值评估的3种方法,提出无居民海岛空间资源价值评估技术的研究趋势及建议。  相似文献   
582.
齐丹宁  胡政军  赵尚民 《测绘通报》2021,(9):98-102,107
研究采矿扰动区内植被变化规律,能够为矿区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山西省西山煤田为研究区,通过设立对比试验区,利用MODIS/NDVI(2001—2019年)结合同期的气温、降水气候因子,分别从植被指数的时空变化及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展开对比,用于探究采矿扰动区内植被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①19年来西山煤田与...  相似文献   
583.
中北太平洋过渡区是高低纬海洋西边界强化动力系统的接续区和交汇区,是大尺度和中小尺度海洋过程的突出集中区,是研究海洋和海气系统多尺度过程与海洋气候和环境生态效应的关键区。文章从海洋学和气候学角度简述中北太平洋过渡区相关海域有关科学研究成果,并就相关科学问题研究现状和不足提出启发性研究对策和建议。结果表明,中北太平洋过渡区对认识全球变暖背景下海洋与气候变化的临界条件、临界状态、跨界触发、通道机制等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建议通过国际合作主导引领相关地区海洋自主或联合调查,系统构建气候变化观测体系,发展多尺度过程互馈机制和可预测性研究,创建仿生仿真多功能耦合模型,突破致害致灾风险预评估与区划技术关键,为深化海洋与气候变化认识,防灾减灾研究,海洋区域治理和海洋环境与生态安全保障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584.
利用3-D AVO分析识别陆相薄互层砂岩气藏和深层火成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大庆地区陆相砂泥岩薄互层AVO特性不明显,甚至 没有显示。本文以松辽盆地北部三肇地区为例详 细描述了3-D AVO分析方法及其在该区的应用效 果。通过对该区AVO数据的特殊处理和解释,并应 用有关的测井曲线指导AVO正演,在升81井扶余 油层得到了明显的砂岩气藏AVO响应,查明扶余油 层砂岩气藏存在着"振幅随炮检距增加而增大"这 一AVO异常特征。同时在三肇地区应用3-D AVO分 析技术首次发现了深层火山岩,查明了火山岩的 空间展布形态,其喷发的通道位于断裂的交叉处, 这与地球动力学和大地构造物理学的观点相吻合。  相似文献   
585.
台湾西部前陆盆地和帝汶海前陆盆地均是新生代环太平洋巨型沟-弧-盆体系的一部分。Huang et al.(2000)认为,帝汶海前陆盆地目前相当于台湾南部陆海域所处的弧-陆碰撞的初始阶段。我们认为,该研究中存在着一种潜在的逻辑上的矛盾。在研究单个前陆盆地时,造山过程和板块的挠曲特性均会成为关注的焦点;而一旦进行盆地之间的对比研究,则往往会倾向于关注造山过程、机制以及构造现象的异同等,并由此得出相应结论,却忽视了在现象异同的背后所隐藏着的板块挠曲特性所起的控制性作用。事实上,帝汶海前陆盆地和台湾西部前陆盆地的根本差异并不在其造山作用和过程,而在于其板块挠曲特性的巨大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决定了二者具有完全不同的演化特性,构造、层序上的异同只是这种差异的外在体现。忽视这种差异,仅根据构造上的异同以推断前陆的演化过程会导致认识的偏差。  相似文献   
586.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震惊世界的MS8.0地震.历史上,同类地震在大陆内部极为罕见.该地震深部构造背景的研究对理解其成因极为重要.本文利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川西地区布设的大规模密集流动宽频带地震台阵记录的远震P波波形数据和接收函数非线性反演方法,得到了沿北纬31°线的19个台站下方120 km深度范围内的S波速度结构及台站下方地壳的平均泊松比.该观测剖面穿越了主震区,总长度约为420 km. 我们的结果揭示了川滇地块、松潘-甘孜地块和四川盆地三个不同地块构造差异.上述三个地块的地壳结构特征可以概括为:(1)四川盆地前陆壳幔界面向西侧倾斜并有较为明显的横向变形,地壳厚度存在46~52 km的横向变化,中下地壳S波速度存在横向变化,地壳平均泊松比值较高(0.28~0.31),但在龙门山断裂带附近,显示了坚硬地壳的特征,地壳平均泊松比仅为0.2;(2)松潘-甘孜地块地壳厚度由西侧靠近鲜水河断裂的60 km,向东减薄为52 km,在14~50 km深度范围内存在S波速度2.75~3.15 km/s的楔状低速区,其厚度由西侧的~30 km向东逐渐减薄为~15 km,相应区域的地壳平均泊松比高达0.29~0.31; (3)鲜水河断裂西侧,川滇地块地壳结构相对简单,地壳厚度为58 km,并在26 km深度存在约10 km厚度的高速层,地壳内平均泊松比约为0.25;(4)汶川大震区在12~23 km深度上具有近乎4.0 km/s的S波高速结构,而其下方的地壳为低速结构,地壳平均泊松比0.31~0.32,汶川大震的余震序列主要分布在高速介质区域内. 本文的结果表明松潘-甘孜地块的地壳相对软弱;而且并不存在四川盆地向西侧的俯冲.我们认为在青藏高原东向挤压的长期作用下,四川盆地强硬地壳的阻挡作用可导致松潘-甘孜地块内部蓄积很大的应变能量以及上、下地壳在壳内低速层顶部边界的解耦,在龙门山断裂带附近形成上地壳的铲形逆冲推覆.汶川大地震及其邻近区域所具有的坚硬上地壳和四川盆地的阻挡作用为低应变率下的高强度应力积累创造了必要条件,而松潘-甘孜地块长期变形积累的高应变能构成了孕育汶川大地震的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587.
塔里木新生代复合再生前陆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   总被引:58,自引:6,他引:58  
魏国齐  贾承造 《地质学报》2000,74(2):123-133
再生前陆盆地是针对中国地质特点研究提出的,与周缘前陆盆地、弧后前陆盆地并列的第三种典型前陆盆地类型。本文在讨论再生前陆盆地概念的基础上,以塔里木新生代复合再生前陆盆地为例,从其形成的构造背景、构造-沉积演化、断裂褶皱构造变形,以及基本石油地质条件与含油气性等方面,详细阐述再生前陆盆地的基本构造特征、构造变形样式、优越的油气地质条件及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以便今 后深入研究这一根据中国地质特点提出的前  相似文献   
588.
针对干旱灌区水资源紧张、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严重的现实,在相同灌溉定额下设计不同的盐分梯度,进行干旱灌区膜下滴灌对玉米根系生长及根区盐分运移的影响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当膜下滴灌灌水量为0.2776 m3\5m-2时,对土壤电导率在1.575 ds\5m-1以内的盐碱地均可进行玉米生产;膜下滴灌可有效抑制土壤盐分上移,在0—40 cm土层内盐分下移明显,QY1、QY2、QY3三个处理平均比对照含盐量减少7.0%、9.5%和23 %,在40—60 cm内盐分积累最高;膜下滴灌可使0—40 cm土层内形成淡化脱盐区,这有利于玉米根系的发育,54%~91%的玉米根系分布在此范围内;膜下滴灌比大水漫灌节水67%,且技术体系成熟,材料国产化,成本降低,完全可以在干旱灌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89.
华山岩体中,新生代抬长的裂变径迹证据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万景林  李齐 《地震地质》2000,22(1):53-58
对采自华山岩体不同高度的磷灰石样品进行裂变径迹分析,所得结果结合相关地质资料认为:(1)华山岩体抬升至少始新世;(2)华山主峰及北峰间可能发育一条对应于华山山前断裂的次级正断层,断距约340m;(3)据华山北峰样品研究,其各时段的平均抬升速率依次为29.26~25.05Ma,V=0.183mm/a;25.05~23.2 7Ma,V=0.152mm/a;23.27~20.59Ma,V=0.019mm/  相似文献   
590.
渤海湾西岸第四纪海陆变迁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渤海湾西岸沉积了厚达500余米的第四纪沉积物,产丰富微体古生物化石.本文据该区60个钻孔(包括3个渤海底质沉积物钻孔)的微体古生物(介形虫、有孔虫),化石群资料分析,探讨该区第四纪时期的海陆变迁.一、化石群分析该区的微体古生物化石群可分为三种类型:陆相、海陆过渡相、海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