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40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黄英  李自顺 《水文》2006,26(6):68-70,83
滇西北纵向岭谷区从西至东雨量变化很大,28°N附近金沙江河谷地带雨量很少。本文利用云南西北部金沙江流域上桥头、奔子栏水文站及相邻雨量站多年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了滇西北纵向岭谷区金沙江河谷区的降水分布特点,探计了少雨的成因,研究指出金沙江奔子栏~交界河汇口段为中国29°N以南雨量最少的地方,是名副其实的“干谷”。  相似文献   
42.
昆明城市暴雨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英  王宇 《水文》2004,24(6):58-61
利用昆明市水文、气象部门站点的城市暴雨资料,分析了昆明城市暴雨特征,为昆明城市防洪排涝的规划、建设及减轻暴雨引起的洪涝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3.
研究干湿循环作用下云南红土特性变化对库岸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对深入认识不同岩土体库岸边坡失稳机理有重要意义。通过红土试样的干湿循环试验,结合土工试验、数值计算及理论分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一定初始干密度条件下,干湿循环作用使红土的粘粒含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然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而粉粒含量的变化趋势则与之相反。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干密度呈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2)在一定初始干密度条件下,红土的粘聚力、内摩擦角、抗剪强度及红土型库岸的稳定安全系数均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非线性减小,但在干湿循环次数约10次时趋于稳定。红土抗剪强度、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对红土型库岸边坡稳定有显著影响。以上结论可为防范和治理云南红土型库岸边坡失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玻璃纤维与红土的界面作用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红土中加入玻璃纤维,其界面作用特性将发生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压实度、含水率、剪切速率、玻璃纤维的特性、干湿状态等因素都会影响玻璃纤维与红土的界面作用能力,总体表现为界面抗剪强度低于红土本身的抗剪强度,其界面作用特性可用界面剪应力因数、界面粘聚力因数和界面摩擦因数来衡量,其界面作用机理可用粘结嵌固作用和隔离作用来解释。  相似文献   
45.
国外对藤壶幼体附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藤壶的幼虫时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态 :浮游 ,无节幼体 ,腺介幼体。腺介幼体是一种特殊的幼体形式 ,它无须摄食 ,此阶段仅仅是为了选择附着、变态的适宜地方。游泳着的腺介幼虫被流动的水流牵引附着到底质上 ,它们开始用其小触角运动。这种附着是可逆的。如果幼体不变态 ,它们能重新恢复游泳阶段 ,因为它们还保留着游泳的能力。一旦幼体附着 ,腺介幼虫便开始探查它所附着底质的各方面的理化性质。腺介幼虫以有规律的“步伐”在底质表面上运动 ,运动的距离一般较短 ,且每一步都很少改变方向或停止。当幼虫找到适宜的附着物后 ,从其第一触角第三…  相似文献   
46.
东山九孔鲍细菌性疾病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张朝霞  王军  张蕉南  苏永全  黄英  鄢庆枇 《台湾海峡》2001,20(2):193-199,T001
本文分离纯化了1999年春东山县患病九孔鲍的2株主要病原菌,进行了回归感染、药敏试验、病变组织的超薄切片观察。结果表明此次暴发性流行鲍病的致病菌主要是溶藻弧菌和副溶血弧菌。在所进行的48种药物的药敏试验中,2株菌仅对氯霉素和复方新诺明等8种药物共同敏感,药物联合抗菌试验还表明复方新诺明与磺胺甲基异恶唑等有协同作用,氯霉素与复方新诺明等有加成作用。  相似文献   
47.
盐度对冠瘤海鞘幼体附着与变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盐度梯度实验检验了盐度对冠瘤海鞘(Styela canopus)幼体附着和变态的影响。在盐度10-40范围内,低盐度抑制幼体变态,高盐度促进其开始变态及完全变态,但盐度40不促进完全变态。低盐度可使幼体附着(除盐度10抑制附着),高盐度促进附着,但盐度达40不促进附着。  相似文献   
48.
硒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发展绿色富硒产业,前景广大,因此研究土壤中硒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生态效应意义重大。通过对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主要农用地开展1:5万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岩石剖面测量及专项农作物调查,研究表层土壤中硒元素含量特征、影响因素及其生态效应,结果显示:研究区富硒土壤面积为1083.88 km2,占比90.78%,分布范围广;表层土壤硒元素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岩石,继承了地层母岩的特性,不同母岩形成的土壤,其硒含量均超过了天然富硒土壤的标准,尤以震旦系硅质岩及寒武系黑色岩系形成的土壤为甚;表层土壤硒元素含量与Mo呈显著正相关,与Corg、N、Pb、TFe2O3、pH呈弱相关,与其余元素极弱相关甚至不相关;农作物水稻、玉米的富硒率超过了90%,次为萝卜、茶叶及辣椒;农作物籽实(尤其是水稻)中硒元素含量受土壤全量的影响,但更多是受到硒元素形态的影响,同时还受土壤pH值的影响;对水稻合理增施含Mo、I、P的肥料,对玉米适当增施含F、Mo的肥料,可以提高其籽实的硒元素含量。因此,开发富硒农产品不仅要考虑土壤总硒元素...  相似文献   
49.
准噶尔盆地北部基底结构与属性问题探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准噶尔盆地的基底结构与属性一直是地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横跨准噶尔盆地北部,走向近东西的克拉玛依—喀姆斯特地震剖面提供了该盆地北部详细的地壳与上地幔顶部的速度结构与构造,特别是基底顶界面的速度.沿剖面发现了数条走向近南北的“H”型超壳断裂,它们没有明显的断差,断裂处反射系数明显降低,介质的Q值减小,推测具“开裂”性质;利用盆地内1:20万重磁数据完成了重磁联合反演,获得了沿剖面的地壳与上地幔顶部的二维密度结构与二维磁性结构.根据在一定深度范围内介质的速度-密度-岩性之间的关系,确定了盆地北部基底岩性分布.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北部的基底多处为基性和超基性物质,推测为深部(上地幔)物质沿超壳断裂进入地壳内部并对地壳物质进行改造的结果.这一推断得到盆地内部高磁性、高重力异常的支持,也与盆地具有较高的地壳平均速度相一致.综合其他地球物理与地质资料综合分析,给出了综合地质解释剖面,建立了准噶尔盆地北部基底结构与属性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50.
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密度与磁化强度及动力学含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横贯柴达木盆地南北的格尔木—花海子剖面岩石圈二维P波速度结构以及地震波速度与介质密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该剖面岩石圈二维密度结构与二维磁化强度的初始模型。依据重磁同源原理,在柴达木盆地重、磁异常的二重约束下完成了重磁联合反演,获得了该剖面岩石圈二维密度结构与二维磁化强度分布。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地壳厚度沿测线变化较大,平均厚度约60km。在柴达木盆地南缘地壳厚约50km,达布逊湖附近地壳最厚为63km左右,大柴旦附近地壳较薄,为50km左右。柴达木盆地的地壳纵向上可分为三层,即上地壳、中地壳与下地壳。位于盆地中部的中、下地壳分别发育大范围的壳内低密度体,并处于上地幔隆起的背景之上;横向上可将盆地分成南北两个部分,分界在达布逊湖附近。整个剖面结晶基底埋深变化也很大,在达布逊湖附近为12km,在昆仑山北缘基底几乎出露地表。结晶基底的展布形态与地壳底界,即莫霍面呈近似镜像对称。综合研究认为,柴达木盆地的岩石圈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南北差异,其分界在达布逊湖的北面。在盆地南部,岩石圈介质横向变化较小,各层介质分布正常;在盆地的北侧,岩石圈结构特别在中、下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横向上发生了变化。壳内低密度体的存在意味着柴达木盆地具有较热的岩石圈和上地幔,加之基底界面与莫霍面的镜像对称分布,形成与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构造差异。多种地球物理参数所揭示的地壳上地幔结构及其横向变化特点为柴达木盆地构造演化及青藏高原北部边界的地球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岩石圈尺度的地球物理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