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北京通州—河北三河地区中存在几条大型隐伏断裂,地质构造复杂.为研究该区隐伏断裂的空间展布、断裂与隆起和凹陷的构造关系,本文利用布设在该区的914个短周期地震仪组成的密集台阵,获得了45天的连续波形记录,通过噪声互相关方法获得台站之间的面波经验格林函数,提取2~8 s基阶勒夫波群速度频散曲线,反演获得该区深度7.5 km以内的三维精细S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断裂展布影响了地质构造单元的速度异常分布,其中夏垫断裂、南苑—通州断裂和李桥断裂是高低速区的分界带,南苑—通州断裂附近的高速体大致沿NE向展布,南口—孙河断裂附近的高速体大致沿NW向展布,高速体的展布方向与断裂的走向有相关性.研究区的S波速度分布有明显的非均匀性,高速区主要分布在大兴隆起上,而在大兴隆起的中部还存在一个明显的低速体,大厂凹陷和俸伯凹陷主要表现为低速特征,断裂两侧的较大地层密度横向差异可能是地质构造单元呈现出高低速异常的原因之一.研究区的结晶基底埋深差异较大,大兴隆起的结晶基底埋深约为2 km,大厂凹陷的结晶基底埋深约为4~7 km,断裂影响了结晶基底的埋深状态.本文获得的通州—三河地区三维精细S波速度结构,为认...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索波吉卵囊藻(Oocystisborgei)的繁殖模式,调控其生殖过程以实现藻生物质稳定增长。【方法】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波吉卵囊藻似亲孢子形成过程,探究温度、照度、氮浓度对其繁殖模式的影响。【结果】波吉卵囊藻以2、4和8似亲孢子型模式繁殖,在藻细胞第二轮分裂过程中因分裂不同步,有时也形成3个似亲孢子。氮限制和弱光显著影响波吉卵囊藻繁殖模式(P 0.05)。通常情况下,波吉卵囊藻以4似亲孢子型繁殖模式繁殖,但在缺氮和弱光下2和3似亲孢子型模式的频率上升。在15~35℃温度范围内,波吉卵囊藻繁殖模式变化不大。【结论】波吉卵囊藻有4种繁殖模式。在不良环境中,2和3似亲孢子型模式频率上升。  相似文献   
53.
研究了温度、盐度、pH、光照强度等理化因子对双齿许水蚤(Schmackeria dubin)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双齿许水蚤的孵化率影响显著(P<0.05),其最适温度为30℃,孵化率达82.7%;盐度对双齿许水蚤的孵化率影响不显著(P>0.05),在盐度5~40的范围内均能正常孵化;pH对双齿许水蚤的孵化率影响显著(P<0.05),其适宜pH为6.5~8.5,孵化率达83.0%;光照强度对双齿许水蚤的孵化率影响显著(P<0.05),在照度为100 lx时其孵化率为69.1%,在1 000 lx时孵化率大幅度降低至8.8%,在4 000 lx以上时,其不能孵化甚至出现死亡。  相似文献   
54.
本文报导了1986年7月——1987年6月湛江霞湖近亲裸腹溞种群动态和生产量的研究结果。霞湖近亲裸腹溞的高峰期出现在夏季,最大值为1798个/升;年平均值为135.6个/升。每窝卵数和种群卵数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种群的瞬时出生率,瞬时死亡率和瞬时增长率受种群密度的制约。霞湖近亲裸腹溞年平均生物量为0.35毫克干重/升;年生产量为134.36毫克干重/升;年P/B系数为381.86;生物量的周转期为0.89天。分析了影响霞湖近亲裸腹溞种群动态和生产量的生态因子。认为水温,潮汐和鱼类摄食分别在不同时期对近亲裸腹涵种群动态产生影响。最后,还讨论了近亲裸腹溞在霞湖渔业生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5.
比较不同温度、光照及海水相对密度条件下无菌与自然带菌波吉卵囊藻(Oocystis borgei)生长的差异。结果表明:在20℃时,无菌藻的比增长率(μ)和叶绿素a(Chla)含量分别为0.398d-1和0.117mg/L,均显著高于带菌藻(P<0.05),在28和35℃时,无菌藻和带菌藻生长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照度为16μmol·m-2·s-1时,无菌藻平均比增长率μ和Chla含量分别为0.345d-1和0.123mg/L,均显著高于带菌藻(P<0.05),在照度为39和88μmol·m-2·s-1条件下,无菌藻和带菌藻生长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海水密度为1.007、1.020和1.030g/mL时,无菌藻和带菌藻的生长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μ和Chla含量分别为0.325~0.374d-1和0.085~0.133mg/L。  相似文献   
56.
研究分离自对虾养殖池的一株促藻生长细菌的最佳培养条件,通过单因子实验得到该菌株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初始pH值为7.5,最佳氯化钠质量浓度5 g/L;在其他培养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酵母膏、葡萄糖、初始pH值做三因子三水平的正交实验,得到培养基最佳组合为:酵母膏10 g/L,葡萄糖1 g/L,初始pH值7.5。  相似文献   
57.
炎热干旱地区一种节能空调系统的初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搭建了热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实验台,提出将热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应用于空调系统中,在炎热干旱地区既满足了人体热舒适性的要求,又节约了初投资及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