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3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黄福明 《地震学报》1992,14(7):716-720
通常,所谓地震活动持续时间主要包含两层内容,即地震活动(活跃)期持续时间与余震(包括震群)活动持续时间.研究前者的目的主要在于正确估计最近一个地震活动(活跃)期是否业已结束,从而为地震的中、长期预测提供科学的依据;而研究后者则主要旨在合理判断余震(特别是强余震)持续活动的时间,为地震区的防震救灾、重建家园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及灾民的生活生产安排等项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2.
M.  West  J.J.  Sánchez  S.R.  McNutt  武敏捷 《世界地震译丛》2005,(6):32-36
当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地震的面波掠过阿拉斯加时,它们在远至11000km的兰格尔火山附近触发了历时11min的包括14个近震的震群。这些地震是在20~30s的间隔期间发生的,并在瑞利波掠过期间产生了最大的垂直正位移。由于异常长的面波和近震附近的地震台站相结合,使得我们能够观测到这种相关性。瑞利波运动的相位主要由25kPa的水平张应力控制。这些观测结果意味着,近震是由正断层上简单的剪切破裂触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