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61篇 |
免费 | 400篇 |
国内免费 | 72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58篇 |
大气科学 | 429篇 |
地球物理 | 242篇 |
地质学 | 1434篇 |
海洋学 | 442篇 |
天文学 | 70篇 |
综合类 | 266篇 |
自然地理 | 3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82篇 |
2022年 | 98篇 |
2021年 | 101篇 |
2020年 | 86篇 |
2019年 | 97篇 |
2018年 | 122篇 |
2017年 | 60篇 |
2016年 | 74篇 |
2015年 | 72篇 |
2014年 | 144篇 |
2013年 | 125篇 |
2012年 | 114篇 |
2011年 | 120篇 |
2010年 | 116篇 |
2009年 | 114篇 |
2008年 | 124篇 |
2007年 | 115篇 |
2006年 | 121篇 |
2005年 | 125篇 |
2004年 | 120篇 |
2003年 | 84篇 |
2002年 | 109篇 |
2001年 | 94篇 |
2000年 | 72篇 |
1999年 | 81篇 |
1998年 | 63篇 |
1997年 | 56篇 |
1996年 | 77篇 |
1995年 | 66篇 |
1994年 | 55篇 |
1993年 | 56篇 |
1992年 | 66篇 |
1991年 | 62篇 |
1990年 | 55篇 |
1989年 | 51篇 |
1988年 | 43篇 |
1987年 | 45篇 |
1986年 | 42篇 |
1985年 | 34篇 |
1984年 | 35篇 |
1983年 | 35篇 |
1982年 | 32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15篇 |
1979年 | 12篇 |
1978年 | 6篇 |
1965年 | 8篇 |
1959年 | 11篇 |
1957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51.
用储层岩石抽提物的饱和烃色谱指纹识别油气层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储层岩石抽提物的饱和烃色 质总离子图的指纹特征判识储层的流体(油、气)类型。油层或油饱和的储层,饱和烃色 质总离子流图的特征是正构烷烃碳数分布宽,碳数分布在C15~C38之间,与原油样品的正构烷烃碳数分布相似;凝析气层的正构烷烃碳数分布略窄一些,碳数分布在C15~C35之间,低碳数(小于C21)的正构烷烃相对于油层富集,高碳数(大于C21)的正构烷烃丰度明显低于油层;干气层的正构烷烃碳数分布最窄,碳数分布在C15~ C28之间,只有低碳数的正构烷烃,高碳数的正构烷烃丰度极低。据此可用来识别油层、凝析气层和干气层,也可用于一些测井资料不全或测井质量差的老井的油气层复查、测井难以识别的火成岩油气层的识别,还可用于地层评价,为油气酸化层位的优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2.
淤泥固化技术在国内已经进入到工程应用阶段,明确固化淤泥的压缩特性对于指导淤泥固化工程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单因素试验方案对不同初始含水率、不同水泥添加量、不同养护龄期的固化淤泥的压缩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固化淤泥压缩特性的最大特点是存在固结屈服应力,当荷载小于固结屈服应力时固化淤泥的压缩性非常小,而固化淤泥屈服之后的压缩性是屈服前压缩性的20倍以上,并且远大于未处理淤泥的压缩特性。淤泥本身是高压缩性的土,固化处理以后变为中等压缩性和低压缩性的土体。固化淤泥的固结屈服应力随水泥量增加线性增大,龄期越长、含水率越低固结屈服应力越大。固化淤泥的这种在固结屈服应力处发生突变的压缩特性和天然沉积结构性土类似,可以用双对数压缩模式来表示固化淤泥的这种压缩特性。 相似文献
153.
154.
155.
无锡某大厦地基青龙群灰岩岩溶发育,范围多在-80~-96 m之间,采用袖阀管注浆法进行处理,经钻探及CT层析物探验证,岩溶溶洞治理效果较佳,最终桩基持力层选用⑦层粉质黏土层,主体封顶3年累计最大沉降3.82 cm,治理效果达到预期目的,经济效益明显,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6.
157.
三峡库区巫山县望霞乡廖家坪高陡斜坡失稳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家坪高陡斜坡详细勘查结果表明廖家坪坡体上分布有7层软弱层,发育有两组高倾角节理,相互垂直,形成众多危岩体岩柱.上部软弱层为蠕滑层,悬崖壁存在的众多危岩体及岩柱以软弱层为基底.根据平推式滑坡的变形失稳机理分析,计算其起动临界水头高度,认为该斜坡上部坡体平推式滑动的可能性较小.根据工程地质类比法认为由于基础风化压缩,也可造成硬岩拉张,形成次生倾倒破坏;采用离散元分析验证了廖家坪高陡斜坡倾倒破坏演化过程,模拟结果与野外调查的变形破坏现象完全一致,表明该高陡斜坡的变形破坏机制为倾倒失稳模式.这一破坏模式的判定为廖家坪高陡斜坡的稳定性分析和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8.
159.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