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8篇 |
免费 | 57篇 |
国内免费 | 9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篇 |
地球物理 | 13篇 |
地质学 | 432篇 |
综合类 | 1篇 |
自然地理 | 27篇 |
出版年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38篇 |
2008年 | 25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49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31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5篇 |
1988年 | 5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斜坡抗滑结构的地质工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坡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以合理、有效的手段,获得对斜坡稳定性最为有效的改善,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本文将地质环境与处理工程结合起来,提出以显示拉格郎日差分方法对这一体系进行联合分析,从而探讨斜坡变形与抗滑结构之间的最佳运行状态,提出合理的整治处理措施。结合实例,本文采用这一方法和途径,对某斜坡的整治处理进行了具体的地质工程分析。 相似文献
52.
通过对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抗力体五层洞室岩体结构特征详细调查,采用水电围岩分类的方法对抗力体洞室进行围岩分类。分类结果表明:抗力体洞室围岩以Ⅲ2类围岩居多,占了50%左右,其次为Ⅳ类,占36%左右,Ⅲ1和Ⅴ类围岩所占比例较少。通过对洞室施工开挖失稳破坏现象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洞室失稳破坏的机制及破坏形式,认为围岩主要的破坏形式为弱面控制型的块体滑移塌落。对洞室监测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在目前的支护条件下,总体监测未见异常,整体上基础处理洞室监测状态稳定。但F5、F42-9断层及煌斑岩脉等软弱部位应力及变形缓慢增加,需要加强监测。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3.
54.
澜沧江中游某崩塌堆积体变形空间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某崩塌堆积体范围内布置有公路、缆机平台、电站进水口等重要建筑物。其变形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治理工程设计、施工安全以及电站的运行。因此,文章在对其环境地质条件、物质结构、形成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变形空间效应作系统的地质分析;并建立了相应的三维地质力学模型,应用FLAC-3D快速拉各朗日差分程序对其空间变形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收口转向及变形收敛特征使得堆积体下部形成一个“支撑拱”,从而阻碍了上部堆积体向下部的变形与位移,利于堆积体的稳定;同时,三维数值模拟结果也表明:堆积体的变形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其位移矢量表现出一定的收敛性,且变形主要分布在1360~1650m高程;变形方式表现出一定的分区特征,表现出后缘压缩固结,中部滑移,前缘受阻压缩的位移特征。纵向具有明显的收口效应;横向上比较来看,也存在变形受阻的收口特征;收口范围主要集中在1330~1440m高程范围。 相似文献
55.
2009年65重庆武隆鸡尾山崩滑灾害基本特征与成因机理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2009年6月5日下午15时许,重庆市武隆县铁矿乡鸡尾山山体发生了大规模的崩滑,约500万m3被结构面切割成积木块状的灰岩山体,沿缓倾页岩软弱夹层发生整体滑动。高速运动的滑体物质在堵塞前部宽约200m,深约50m的铁匠沟沟谷后,形成平均厚约30m,纵向长度约2200m的堆积区,掩埋了12户民房和正在开采铁矿的矿井入口,造成10人死亡,64人失踪,8人受伤,成为近年来少有的一次崩滑灾难性事件。本文在对灾害现场进行大量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遥感、三维激光扫描等综合手段,对鸡尾山崩滑体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对灾害发生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鸡尾山山体垮塌是在不利的地质结构条件下,并受到长期重力、岩溶等作用和采矿活动的影响,因前部起阻挡作用的关键块体被剪断突破而导致的一起大型山体崩滑事件。深入研究鸡尾山崩滑体的形成条件和成灾机理,对我国西南地区存在与鸡尾山崩滑体类似地质条件的灾害隐患点的减灾防灾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6.
57.
边坡变形系统失稳控制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顺层变形几何非线性和连续变形物理非线性边坡模型的讨论,建立了边坡为形系统失稳的条件,找出影响系统稳定性的控制变量,并就控制变量的因素进行探讨,提出了人为调整控制变量,来防止边坡系统失稳措施的设想。 相似文献
58.
西南山区采动斜坡多具有高陡临空地形、“上硬下软”坡体结构、岩层平缓、陡倾节理面发育、开采活动强烈等特点,往往发育与采空区边界对应的宽大裂缝,未见明显的移动盆地,形成机制复杂。本文以贵州都匀市接娘坪变形体为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采动斜坡裂缝成因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受坡体内煤层采空及高陡临空地形影响,斜坡覆岩沿陡倾节理开裂并一直向上延伸到地表,随着重复采动的进行,裂缝开裂程度增大,有向临空面倾倒破坏的趋势,斜坡未形成明显的沉陷盆地。斜坡裂缝形成演化过程包括开采扰动-坡顶拉裂-裂缝加剧等3个阶段,斜坡在多煤层重复采动条件下裂缝变形经历4个阶段,即初始变形阶段、缓慢变形阶段、急剧变形阶段、稳定变形阶段。 相似文献
59.
论岩体结构的表生改造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在我国西南、西北一些在建和拟建的大型水电枢纽工程区,大量的工程地质调查表明,这些地区浅层岩体的表生改造相当发育,它们对岩体的工程地质特性及斜坡岩体的稳定性有显著的影响.本文在现场地质调研的基础上,对一由花岗岩构成的坝区所产生的上述现象作了详细的研究,探讨了岩体结构表生改造的力学机制和典型鉴定特征,建立了相应的地质力学模型,并对表生改造对岩体工程地质特性的影响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60.
云南山区公路水毁类型及发育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路水毁是在气候,水文,地质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综合作用下,公路沿线产生的一系列对公路工程的破坏和工程披破坏的过程,通过在云南山区公路水毁的调查研究,其主要类型有沿公路发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水毁桥涵,水毁路基,水毁路面,路基沉陷和路面翻浆等8类,重点探讨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路基沉陷和路面翻浆5类的发育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