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3篇
  2024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采样点位于314国道旁,库尔勒市北东缘,距市中心仅约10 km(图1).样品采集于兴地塔格群中所夹的一个硅岩块,硅岩块出露面积约10 m2,上直接覆以更新.全新世砾岩.该硅岩块发生了一定的重结晶作用,放射虫化石的保存很差,给放射虫化石的分离和鉴定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我们先后3次到该岩块采集共计32块硅岩样品,多次反复分析,终于发现了16颗放射虫化石个体,包括:Albaillella paradoxa Deflandre,Albaillella cf.paradoxa Deflandre和Albaillella sp..这是一个早石炭世早期的放射虫化石组合.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冲断带构造变形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柯坪冲断带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是新生代南天山褶皱冲断系的一部分.本文根据野外实际考察和地震剖面解释,总结了该冲断带的构造变形特征.它是发育于古生界中且以中寒武统膏盐层为主滑脱面的薄皮构造,是内部结构相对简单的叠瓦状冲断,因更新世才定型而具暴露式冲断前锋,有断层传播褶皱发育但已遭强烈剥蚀,前展式冲断.上新世晚期的冲断曾控制了磨拉石盆地发育(西域组砾岩),但该盆地已遭更新世的冲断推覆作用破坏.根据平衡剖面恢复,柯坪冲断带南部3排冲断层的总构造缩短量为29.1%-40.7%.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盆地东部塔东 2井岩心中新发现了一些奥陶系笔石化石 ,这些笔石标本呈炭质薄膜状 ,保存在该井4 5 5 0 .2 m至 4 5 5 5 .3m的灰黑色泥岩之中。经研究 ,笔石动物群的时代属于玉山晚期至达瑞威尔早期 ,含笔石化石层顶部层位可与塔里木盆地东北缘却尔却克山剖面中奥陶统却尔却克组底部 Pseudamplexograptus confertus笔石带相对比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的下二叠统由下部的凝灰岩和上部的碎屑浊积岩组成,后者的地球化学特征明显不同于被动大陆边缘沉积,是前渊复理石建造.南天山洋盆经早二叠世的大规模消减后在晚二叠世大部分闭合,相应地,塔北的二叠-三叠系组成了从前渊复理石深海沉积经海陆交互相沉积发育为前陆磨拉石粗碎屑岩的完整序列.  相似文献   
15.
大陆碰撞造山带不同的构造演化阶段往往形成不同成因类型的周缘前陆盆地 (系统 )。根据对几个典型大陆造山带的研究 ,我们把大陆碰撞造山带的构造演化过程分为陆 -陆拼接和大规模陆内逆冲推覆 (陆内俯冲 )两个阶段 ;早期陆 -陆拼接阶段直接在俯冲板块被动大陆边缘基础上形成的前陆盆地称为“原前陆盆地” ,后期大规模陆内逆冲 -推覆 (或陆内俯冲 )阶段在俯冲板块内部形成的前陆盆地称为“远前陆盆地”(它比原前陆盆地距主缝合带远 )。原前陆盆地和远前陆盆地是同一大陆碰撞造山带不同构造演化阶段的产物 ,是两种不同成因类型的周缘前陆盆地 ,它们构成了同一大陆造山带的双前陆盆地 ,而不是传统概念的单一成因类型前陆盆地。  相似文献   
16.
西昆仑山前冲断带断裂特征及构造单元划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受新生代帕米尔构造结大幅度向北推移、旋转的影响,形成了弧形的西昆仑山前冲断带.本文主要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地震反射剖面的精细解释,对西昆仑山前冲断带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断裂进行系统研究.西昆仑山前冲断带内以发育与其弧形形态一致的逆冲断裂为主,但弧形冲断带中段的断裂具有挤压逆冲的同时兼有右行走滑性质.冲断带内还发育了NE 向和近EW向的走滑断裂,它们的发育时间和成因不尽相同,它们控制了冲断带内的变形,调节和改造了早期形成的构造.在对断裂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冲断带各个部位的结构特征和变形时间,将冲断带划分为9个次级构造单元.西昆仑山前冲断带开始发育于中新世中晚期,此后经历了上新世早期、上新世中晚期、早更新世早中期以及早更新世晚期四个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西部钻井的火山岩岩心样品进行了40Ar-39 Ar定年,五件样品的年龄值在248.75±6.5Ma至267.44±3.01Ma之间,样品的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火山岩为具有大陆裂谷性质的板内火山岩.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塔里木盆地火山活动不仅发生在早二叠世,塔北隆起西部地区在中-晚二叠世仍有强烈的火山活动,该火山活动是塔里木盆地早二叠世大火成岩省后期热事件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皮羌辉长岩体的时代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皮羌辉长岩体位于塔里木盆地柯坪断隆西部,皮羌村北约15 km处。该岩体的围岩包括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二叠系,新近系不整合覆盖其上。采集该辉长岩样品进行单矿物分离,取分离出的斜长石进行Ar-Ar定年。700~1400℃的8个加热阶段析出的~(39)Ar为总量的95.89%,在坪谱图上得到一个较稳定的坪,坪年龄为265.5±1.2 Ma;与之相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267.29±5.62 Ma。结合区域地质分析,皮羌辉长岩体的侵入时代为中二叠世早期;是塔里木二叠纪岩浆活动的一部分。其侵入后基本未受后期构造热事件影响。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层序地层格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在不同沉积相区典型露头、钻井及地震层序综合分析基础上,将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海相地层划分出8个可全盆地对比的三级层序(OSQ1~OSQ8),首次建立了综合露头层序、钻井层序及地震层序划分的层序地层格架,建立了年代地层、牙形石生物地层、岩石地层与层序地层之间的相互关系(表1)。首次提出海相碳酸盐岩全岩或生物化石壳的碳同位素值可作为全球海平面变化的良好指标。在相似气候带及沉积环境具备相近的碳酸盐沉积速率的假设条件下,当沉积相分析所得到的相对海平面变化趋势与全岩碳同位素分析反映的全球海平面变化趋势总体一致时,说明碳酸盐层序的发育主要受控于全球海平面变化,反之则主要受控于区域构造沉降运动。鉴于这样的分析原理,我们认为塔里木盆地下奥陶统层序OSQ1及层序OSQ2属于主要受控于全球海平面变化的稳定加积型层序,而中、上奥陶统层序OSQ3~层序OSQ8则属于全球海平面总体上升背景下主要受区域构造运动控制形成的构造淹没型层序。  相似文献   
20.
塔里木板块见有桃曲坡牙形石Taoqupognathus An的两个种:Taoqupognathus blandus An和T.tumidus Trotter&Webby。T.blandus的出现层位、产出层位、共生牙形石分子与鄂尔多斯盆地大致相同,始于Belodina compressa/Periodon grandis组合,上延至Yaoxianognathus yaoxianensis带,广泛分布于塔里木库鲁克塔格地区乌里格孜塔格剖面乌里格孜塔格组和轮南、英买力、塔中等二十余口钻井剖面的良里塔格组;T.tumidus见于轮南、英买力、塔中少数钻井剖面良里塔格组上部至桑塔木组Yaoxianognathus yaoxianensis带。Taoqupognathus An的始现层位比澳大利亚低,消失层位比澳大利亚更高;T.tumidus存在层位与澳大利亚大致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