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篇 |
免费 | 23篇 |
国内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篇 |
大气科学 | 9篇 |
地球物理 | 8篇 |
地质学 | 54篇 |
海洋学 | 2篇 |
综合类 | 2篇 |
自然地理 | 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4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3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污染大气边界层的长波冷却率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大气气溶胶在长波窗区的散射和吸收作用以及水汽的连续吸收作用,建立了一个适用于污染大气边界层的长波冷却率模式。计算结果表明:当单位面积气柱中气溶胶含量为785.9mg/m2时,气溶胶的作用可使到达地面的长波向下辐射增大39W/m2。在大气窗区,大气气溶胶和水汽的连续吸收对长波冷却率的影响是同等重要的。在水汽含量和气溶胶浓度较大的大气边界层内,水汽连续吸收的冷却率最大时可达1.3K/d,气溶胶的冷却率最大时可达到1.66K/d,二者对长波冷却率的贡献均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2.
为了克服土地征收过程中较为普遍存在的补偿标准偏低、补偿信息不公开透明、补偿标准制定随意性大、被征用土地同地不同价等突出弊端,2004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土地管理工作的决定》以来,全国范围内采取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制定和实施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从实践 相似文献
33.
研究区为云南省宜良县某一村庄内的边坡,因地层岩性松散、降雨、地下水压力及村民工程活动,导致边坡失稳形成滑坡。通过实地勘察、室内试验与相似工程类比研究分析该滑坡的滑动机理,采用极限平衡法计算边坡稳定性,设计挡土墙和抗滑桩两种治理方案,经对比,确定挡土墙加排水沟为该滑坡治理措施,并对治理后的滑坡进行稳定性计算,得出该治理方案合理、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34.
上海地区新构造隐伏活动断裂的标志──石灰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地区沿基岩断裂带表面,有零星分布的石灰华,成因与泉水(温泉)活动有关,形成时代下限为新第三纪晚期,上限为第四纪更新世早期。本文初步确定,区内自新第三纪晚期以来,具有活动性的隐伏断裂,除北北东向及近东西向的两组断裂外,还新发现一组北西西向活动性显著的断裂,它们均与石灰华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现象与山区新构造活动断裂带的特征相似。区内分布的石灰华,可以作为识别隐伏活动断裂的标志。 相似文献
35.
36.
海面风场是研究海洋环境的重要参数,是物理海洋和海洋气象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传统的海面风场测量方法测量范围小、测点少,且易受到天气条件的限制.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利用机载或星载传感器对海面风场进行遥感探测.星载微波散射计是迄今为止最主要的海面风场传感器,但难以满足某些高分辨率风场数据的应用需求,尤其是不能满足近岸海区的观测要求.星载SAR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能够提供大范围、精细化的海面风场信息.目前,星载SAR已成为海面风场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本文首先从SAR海洋遥感基本原理出发,阐述了SAR海面风场的遥感探测机理,展示了利用SAR遥感图像遥感探测海面风场的可行性.其次,通过风条纹形成机理与风条纹与海面风向之间的关系分析,给出了国内外利用SAR遥感图像风条纹开展海面风向遥感探测的研究进展.同时,重点针对C波段VV极化、HH极化、交叉极化,X波段VV极化、HH极化和L波段SAR海面风场遥感反演地球物理模式函数,以及基于理论模型、入射角差异、方位向波数截断和神经网络等的其他多种SAR海面风速反演模型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与对比;并对最优化方法、M-NRCS方法、双极... 相似文献
37.
38.
西昆仑北缘库斯拉甫一带侵入前寒武纪结晶基底(Ch)的中元古代两期岩体,早期以喀特列克岩体为代表,年龄为1 567 Ma,晚期以阿孜巴勒迪尔岩体为代表,年龄为1 423 Ma。早期岩体(δoPt)具有贫硅、高钙、中碱和准铝质等特征; 岩性主要为钙碱性石英闪长岩,岩石稀土总量为168.4×10-6~374.38×10-6、轻重稀土比值为9.3~18.23,中等负铕异常(δEu=0.53~0.82)。晚期岩体(ηγPt)具有富硅、高碱、富钾、强过铝质和全铁含量高等特征; 岩性主要为碱性二长花岗岩,岩石具高的104*Ga/Al比值(3.01~3.5),很高的REE含量(375.68×10-6~1 075.46×10-6),高LREE/HREE(7.07~16.87)和高(LaN/YbN)(8.32~25.2)及强烈负Eu异常(δEu=0.25~0.31)。通过对两期岩体(δoPt和ηγPt)同位素年龄、矿物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等特征系统地研究,认为西昆仑北缘在中元古代发生两次明显的岩浆-构造事件,早期事件(δoPt的侵位)与兴地运动(Ⅰ幕)有关; 晚期事件(ηγPt的侵位)在时间及区域上与兴地运动(Ⅱ幕)比较吻合; 早期岩浆(δoPt)可能存在部分幔源物质的加入,显示Ⅰ型花岗岩的特征,可能属于造山期后花岗岩类; 晚期岩浆(ηγPt)可能经历过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或较高程度的分异演化过程,属于A2型花岗岩的范畴。两期岩浆活动可能为古塔里木板块的固结-裂解提供了新的证据及裂解模式的补充。 相似文献
39.
卡来花岗闪长斑岩是班怒带演化的重要岩浆活动记录,通过采用LA-MC-ICP-MS技术对其进行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年龄为175.0±2.7Ma(n=15,MSWD=3.4)。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数据显示岩石具富集K、Rb、Th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Zr、Hf、P高场强元素的特征。ΣREE平均203.67×10-6,LREE平均149.12×10-6,HREE平均21.53×10-6,LREE/HREE平均为6.93,属典型轻稀土富集型,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显示轻稀土高分馏而重稀土微弱分馏—无分馏。通过各类适用于中酸性岩石的地球化学图解判定,认为该岩体是班公湖—怒江洋盆萎缩过程中于中侏罗世早期(阿林期)向南侧冈底斯地块俯冲环境下的岛弧岩浆产物,物质来源主要为地壳熔融产物,并混入了靠近俯冲带的深海沉积物。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