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篇 |
免费 | 20篇 |
国内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篇 |
大气科学 | 7篇 |
地球物理 | 1篇 |
地质学 | 40篇 |
海洋学 | 5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1篇 |
自然地理 | 3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2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2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广东省耕地资源的利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近20年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广东省的耕地面积急剧下降。如何协调好发展与资源的关系,已成为该省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之一。本文对1985-1995年广东省耕地面积减少的过程和原因做了较深入的分析,在保持该省耕地面积总量动态平衡的前提下,指出了现阶段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城市地表温度的影响——以广东东莞为例 总被引:18,自引:13,他引:18
利用Landsat TM6热红外遥感数据、土地利用专题图件、气象观测资料反演了快速城市化的典型地区东莞市的城市地表温度。构建了三个热效应评价指数:热效应贡献度指数、热像元权重指数和区域热像元权重指数,来定量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城市地表温度的贡献度,发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林地和耕地的热效应贡献度较大,水域和草地的热效应贡献度较小,未利用地对区域热环境的贡献最小。此外,研究表明,随着平均温度的升高,东莞市水面和陆面1988~1998年的温度反差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43.
广东韶关市农业土壤磁学性质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磁学方法具有快速、经济、非破坏性等优点,在农业土壤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与应用潜力。选取广东省韶关市范围内的32个耕地和65个林地表层土壤样品进行环境磁学分析,测试其高、低频磁化率,非磁滞剩磁与饱和等温剩磁等磁学参数,分析农业土壤磁学性质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及磁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韶关市农业土壤磁学参数在空间上存在较大变异性,曲江、新丰和乐昌北部的磁性矿物质量分数较高,乳源、武江、始兴南部和翁源北部的磁性矿物粒度较细。土地利用方式是研究区内农业土壤磁学性质的主要影响因素,耕地的磁性颗粒粒径比林地粗,磁性矿物质量分数比林地低。母质类型对农业土壤磁学性质的影响程度不及土地利用类型,可能由于农业土壤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比母质更显著。人为排放源,包括工业活动和交通运输,对农业表层土壤磁性有明显的增强效应,对磁性物质的粒径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一次强飑线天气过程分析和龙卷强度级别判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WSR-88D多普勒天气雷达的连续探测资料,对2004年7月12日影响上海地区的强飑线天气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飑线回波带的组成、移动、变化等分析了这次飑线系统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其雷达回波特征,重点讨论了飑线与前方线状回波的交汇在飑线发展加强和弓状回波形成中的作用,并指出弱线状回波的存在是由温度和风的不连续而引起的。文中还提出利用多普勒雷达产品—中气旋的最大流入流出速度计算中气旋旋转速度,可对龙卷强度等级做出判定,并与实况灾情信息判定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5.
46.
区域优化平均法是一种有效的过去温度重建方法。它具有使用较少的数据达到较高重建精度的优点, 能较好地解决过去温度重建过程中数据分布稀疏的问题。然而, 区域优化平均法只能重建局部区域内的平均温度, 无法重建较大范围的平均温度。为克服该缺陷, 本文引入球谐分析法改进现有方法, 使区域优化平均法可以计算全球或半球的平均温度。本文使用Climatic Research Unit(CRU)的年平均温度数据计算1951~2013年全球年平均温度序列, 以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重建了过去1400年北半球夏季平均温度序列。结果表明, 改进的区域优化平均法可以较好地重建过去温度序列。 相似文献
47.
48.
49.
50.
DMSP/OLS夜间灯光影像中国区域的校正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美国国防气象卫星搭载的业务型线扫描传感器(DMSP/OLS)获取的夜间灯光影像,可客观地反映人类开发建设活动强度,其广泛应用于城市遥感的多个领域。但该数据缺少星上的辐射校正,下载的原始影像数据集不能直接用于研究,需进行区域校正。长时间序列的DMSP/OLS夜间灯光影像数据集主要存在2个问题需在校正过程中解决:(1)原始影像数据集中的影像是非连续性的;(2)数据集中的每一期影像都存在着像元DN值饱和的现象。针对这2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不变目标区域法的影像校正方法,对提取出来的每一期中国区域的夜间灯光影像进行了校正,该校正方法包括相互校正、饱和校正和影像间的连续性校正。最后,为了检验校正方法的合理性与可靠性,本文将校正前后中国夜间灯光影像与GDP和电力消耗值,分别进行回归分析评价表明,校正后的影像更客观合理地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