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144篇
测绘学   83篇
大气科学   85篇
地球物理   96篇
地质学   460篇
海洋学   9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8篇
自然地理   8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951.
杨璐  梅亚东  叶琰  林玉茹 《水文》2016,36(1):37-45
对金沙江下游及三峡段3个水文站1954~2008年径流序列和2个气象站1951~2008年降雨、气温序列运用滑动平均法和Mann-Kendall法进行趋势性检验,利用有序聚类法、均值检验法分析突变性及小波分析法进行周期性诊断,并应用Pearson法对径流、降雨和气温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研究区径流量的年内分配不均匀性和年际变化不显著。(2)金沙江下游段屏山站的径流量呈上升趋势,并在1997年发生突变,但该区域宜宾站的降雨量呈下降趋势并在1991年发生突变;三峡段寸滩站和宜昌站的径流量呈下降趋势,分别在1968年和2005年发生突变,同时该区域沙坪坝站的降雨量呈上升趋势并在1961年和1995年发生突变。(3)径流和降雨时间序列都存在小于10a的主周期以及20a以上的次周期。(4)各水文站夏季径流量受同期降雨量和同期气温的共同影响,而秋季径流量受前期气温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952.
浅析葫芦岛地区防汛抗旱系统水情数据传输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秀梅 《地下水》2014,(6):173-173
水情、雨情信息是防汛决策的重要依据,选择合适的水情传输数据模式对于及时、准确的传输水情信息和领导科学决策至关重要。针对葫芦岛地区雨情观测站点多、分布广、流域汇流时间短等具体情况,采用现代水情数据传输模式,通过几次大暴雨洪水的应用效果很好。介绍葫芦岛地区防汛抗旱系统中水情数据传输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53.
于2011年10至2012年4月选择同一批次的墨西哥湾扇贝贝苗,采用大板笼和小板笼对该贝类进行中间培育和养成实验,研究了中培期和养成期不同养殖密度对该贝类生长和存活的影响,分析了养成期养殖密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中培阶段,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壳高、体质量、壳高相对生长率、体质量相对生长率、日增壳高、日增体质量和存活率呈下降趋势,方差分析表明,养殖密度对墨西哥湾扇贝存活率、壳高、体质量及相关生长速度参数产生显著影响(P﹤0.05)。大板笼养殖密度180个/层时,壳高为30.93mm、存活率为91.00%,小板笼养殖密度120个/层时,壳高30.84mm、存活率91.40%,Duncan法多重比较分析显示,中培阶段大板笼适宜的养殖密度为180个/层,小板笼适宜的养殖密度为120个/层。在养成阶段,随着养殖密度的升高,存活率、出肉率、壳高、体质量及相关生长速度参数呈下降趋势,方差分析表明,养殖密度对墨西哥湾扇贝存活率、出肉率、壳高、体质量及相关生长速度参数产生显著影响(P﹤0.05)。大板笼养殖密度60个/层时,壳高42.81mm、存活率86.33%、出肉率16.75%,小板笼养殖密度50个/层时,壳高42.35mm、存活率84.21%、出肉率16.91%。养成期经济效益分析表明,随着扇贝养殖密度的升高,每500g肉柱的粒数呈逐渐递增趋势,而每粒肉柱的重量和肉柱的价格呈逐渐递减趋势,养殖笼单层产量、产值和收益均呈现峰值变化规律。大板笼养殖密度为60个/层时,产量、产值和收益均达最大值,分别为177.17g/层、5.03元/层和2.33元/层,小板笼养殖密度为50个/层时,产量、产值和收益均取得最大值,分别为153.15g/层、4.48元/层和2.27元/层。经多重比较不同养殖密度下扇贝生长、存活和生长速度的差异,以及综合分析养殖密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提出养成期大板笼适宜的养殖密度为60个/层,小板笼适宜的养殖密度为50个/层。  相似文献   
954.
龙门山地区关口断裂形成与演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大量野外露头剖面资料与钻井数据,系统分析了关口断裂形成过程与演化特征。认为关口断裂在印支早、中期为张性大力构造背景下形成的同沉积正断层,在晚三叠世卡尼克期为生长性正断层;印支晚期构造事件中该断裂改变为逆冲断层。关口断裂活动性较强,其中在燕山晚期活动性最强。关口断裂在喜马拉雅期有多期次的、长时期的强烈活动;并且目前仍是一条活动性的断层。  相似文献   
955.
利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风廓线雷达及微波辐射计资料,对2020年8月4—5日第4号台风“黑格比”在浦东机场的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副热带高压的强势稳定与台风挤压,导致浦东机场维持长时间的强风;(2)4日中午12:00以后,平均风速稳定在10 m/s以上并伴有阵风,约离台风距离浦东机场同纬度前后9 h,风向在4日21:00以后由东南风转为偏南风,12 h(4日21:00至5日09:00)累计降水量达57.9 mm;(3)云系结构在未登录之前,基本维持“9”字形,“黑格比”的螺旋云带主体位于台风的东南象限,北侧云带边界清晰,先向西北方向移动,逐渐影响浙江东南部沿海,其后又向正北方向移动,影响上海、江苏,于4日晚上21:00到达上海同纬度正西侧,且台风主体结构开始减弱松散;(4)出现明显降水过程时,5 km以下高度层垂直速度出现相应的显著大值区,垂直速度最大值接近9 m/s且高度可以达5 km以上,其数值与降水强度成正相关的关系;(5)当1 km以下高度层出现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n2高值区,且在2~6 km高度层出现次高值区时,对应着强降水,当高值区逐渐减弱时,表示强降水...  相似文献   
956.
梅冥相 《地质论评》2011,57(3):419-436
当蓝绿藻被修正为蓝细菌的时候,多年使用的藻席的概念就被修正为微生物席。科学家们长期观察和研究的结果表明:微生物席实际上是一种多种生物共生的、而且是同营养生物的同生微生物群落,这个复杂的微生物群落几乎包含了曾经出现在地球上的所有的新陈代谢途径。尽管还存在一些争议,多年来认为碳酸盐叠层石是“藻席”(微生物席)的建造物的理念,促使沉积学家们在碎屑岩中寻找微生物席的生命活动留下的痕迹。随着对早年描述的一些可疑的遗迹化石的重新解释,产生了席底和席底构造的新概念;也随着现代和化石记录中更多的与微生物席相关的沉积构造在碎屑岩中的发现,从而出现了将碎屑岩中的微生物诱发的沉积构造(Microbial induced sedimentary structure;简称为MISS构造)归到第五类原生沉积构造的新认识;在强调了包含一个较宽泛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基础上,微生物诱发的沉积构造还被进一步归为微生物席生长、新陈代谢、破坏、腐烂和成岩过程几个大类。成因类型的挖掘和分类体系的建立,促进了在地球生物学框架下的碎屑岩微生物席沉积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57.
海洋雾状层的成因及其对海洋碳循环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雾状层既是陆源物质进入海底的输送通道,又是海洋水体中沉降颗粒及底部再悬浮颗粒物的停留场所。雾状层物质来源主要有陆源、生源以及海底表层沉积物的再悬浮,不同海区、不同层位的雾状层的物质来源有所差异;雾状层的成因具有复杂性,既有物理作用,又有生物及化学作用,大量研究表明,海底洋流、内波(潮)等物理作用是雾状层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雾状层中碳的存在形态主要有颗粒有机碳(POC)、溶解有机碳(DOC)、胶体有机碳(COC)以及无机碳,雾状层与其上下海水之间、雾状层与海底表层沉积物之间不同形态碳在生物-化学-物理动力系统作用下不断发生物质交换与迁移,对海洋碳循环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起重要的控制作用,是整个海洋碳循环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相似文献   
958.
刘澄静  角媛梅  吴常润  刘志林  丁银平 《水文》2021,41(3):38-43,87
雾降水对山区森林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意义,稳定同位素法是示踪雾水生态水文过程的有效方法.由于雾水采集与测定困难,环境因子对雾水稳定同位素影响的研究较少.为加强雾水稳定同位素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认识,通过对2016年1~4月在哈尼梯田区采集的40个雾水样品的稳定同位素组成及环境因子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相似文献   
959.
胡老庄萤石矿位于豫西南萤石成矿带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本文通过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探讨该矿床成矿等方面的问题。研究发现:所有矿石和围岩样品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均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两者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暗示成矿流体对花岗岩进行了淋滤和萃取,萤石中的稀土特征继承了围岩的稀土特征;萤石样品的δEu和δCe均具有中等到弱的负异常,表明矿床在沉淀时成矿流体处于还原环境,且结晶温度较低(200~250℃),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且有部分地表流体淋滤风化花岗岩中的成矿物质参与成矿;萤石矿Y/Ho-La/Ho关系图显示,萤石矿石的样品主要呈现出近水平分布区,部分样品表现出负相关特征,表明区内萤石矿主要以重结晶作用为主兼有少部分元素迁移形式形成。  相似文献   
960.
被动微波辐射特征地形效应模拟与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地形对被动微波辐射的影响机理研究, 利用AIEM 模型模拟微波辐射的地形效应, 建立实验地貌微 缩景观, 由车载微波辐射计进行观测, 探索影响被动微波辐射特征的地形因子。地基实验表明, 在低频波段本地入 射角对山地倾斜表面的微波辐射有10 K—15 K 的影响, 小于10GHz 的观测频率可以消除地形高度对微波辐射的影响。 同时, 实验验证微波极化受地表形态属性——山体坡向和山体形状的影响显著, 地形坡度对极化信息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