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57篇 |
免费 | 713篇 |
国内免费 | 59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71篇 |
大气科学 | 436篇 |
地球物理 | 250篇 |
地质学 | 1458篇 |
海洋学 | 456篇 |
天文学 | 70篇 |
综合类 | 273篇 |
自然地理 | 3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7篇 |
2023年 | 87篇 |
2022年 | 99篇 |
2021年 | 103篇 |
2020年 | 105篇 |
2019年 | 96篇 |
2018年 | 128篇 |
2017年 | 61篇 |
2016年 | 74篇 |
2015年 | 73篇 |
2014年 | 144篇 |
2013年 | 125篇 |
2012年 | 116篇 |
2011年 | 122篇 |
2010年 | 115篇 |
2009年 | 113篇 |
2008年 | 123篇 |
2007年 | 114篇 |
2006年 | 121篇 |
2005年 | 133篇 |
2004年 | 120篇 |
2003年 | 86篇 |
2002年 | 108篇 |
2001年 | 95篇 |
2000年 | 74篇 |
1999年 | 83篇 |
1998年 | 61篇 |
1997年 | 56篇 |
1996年 | 74篇 |
1995年 | 67篇 |
1994年 | 55篇 |
1993年 | 55篇 |
1992年 | 60篇 |
1991年 | 61篇 |
1990年 | 52篇 |
1989年 | 50篇 |
1988年 | 43篇 |
1987年 | 44篇 |
1986年 | 42篇 |
1985年 | 34篇 |
1984年 | 34篇 |
1983年 | 35篇 |
1982年 | 31篇 |
1981年 | 13篇 |
1980年 | 15篇 |
1979年 | 12篇 |
1965年 | 8篇 |
1959年 | 11篇 |
1957年 | 7篇 |
1936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132.
珠江三角洲海平面上升对堤围防御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珠江三角洲2030 年海平面上升幅度约为30 cm 。按此,由水力学模型计算了24 个站最高洪潮水位的升幅, 以5 cm 和25 cm 等值线划分出影响很小区、影响较大区、影响最大区。由水文学方程计算了17 个站4 种重现期的最高洪潮水位升幅, 得知现有堤围的防御标准在影响较大区将降低半个等级, 在影响最大区将降低一个半等级。受影响的堤围长度为2 608 km , 维护工作量为1 752×104m 3, 需投资21 亿元 相似文献
133.
乌鲁木齐城市地域结构问题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乌鲁木齐城市地域结构各种特征的分析,发现此城市地域具有的历史和民族特征及其现代城市特征,并针对乌鲁木齐城市地域结构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若干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4.
135.
岩体结构面计算机三维扩展模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结合水电站工程采集岩体结构数据的特点,详细介绍岩体中结构面在空间上的扩展与延拓方法,即试图利用有限的地质数据,建立结构面的拟合函数,从而实现三维地质模型可视化。 相似文献
136.
针对塑料排水板(PVD)安装热源能提升PVD性能、加速竖井地基固结这一工程现象,基于热-水-应力 (T-H-M) 三场全耦合的有限元方法来模拟利用热源进行地基处理新技术(PVTD)。首先,以微分形式与等效弱形式分别给出T-H-M耦合控制方程,并推导出其有限元方程组。然后在多场耦合有限元软件中建立饱和土的T-H-M全耦合模型,并通过与已有解析解比较,验证了模型正确性。最后,对一个经典有涂抹区的竖井地基算例,分不耦合温度(UT)、耦合温度但不考虑其对饱和土物性影响(CT)、耦合温度考虑温度对饱和土渗透性影响(CTP) 3种情况进行固结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无热源竖井地基,CT情况下由于热源产生的附加孔隙水压力,固结速度略有下降;CTP情况下,由于热源有效改善涂抹区的渗透性能,竖井地基固结速率明显加快。上述研究结论从理论上较好地阐明了PVTD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7.
138.
139.
毛乌素沙地是中国“绿水青山”的实践样本。经过数十年的治理,该地区自然条件及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利用毛乌素沙地及周边地区地面气象站1960—2018年气温数据,分析和探讨了该地区气温时间序列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毛乌素沙地地区全年气温变化范围在-10~25℃之间,全年平均气温高于同时期中国地区平均水平,近年来气温上升速率明显高于中国地区整体以及全球平均气温的上升速率,气温时间序列表明毛乌素沙地近年来有“变暖”的趋势,但是这一趋势正在出现转折。气温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由北向南逐渐递增的特征,受纬度以及海拔高度影响较大。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提取了毛乌素沙地多年的气温的频谱特征,发现气温存在约为363.63d的明显周期。 相似文献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