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73篇
地质学   51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在GPS数据解算和研究中,IGS服务数据的下载工作繁琐,尤其网络不正常时,下载更是费时费力.针对地震系统需要,作者研制了在UNIX环境下运行专用于下载IGS服务数据的软件.用户只需要提供台站名,起始、终止时间便可下载需要的文件,下载的同时能够实时显示网络运行情况及下载进度,并对网络故障做出处理.作者采用套接口API编写FTP客户端程序,采用GTK 多线程并发及互斥等方法使软件更为健壮.  相似文献   
112.
针对河南某岩石碎渣高填方路堤,提出了夯击能1000kNm、虚铺厚度1.5m的强夯施工工艺,对试验段进行了现场检测:地质雷达波形较好地反映强夯后虚铺层厚度的减小幅度,并可判断强夯水平有效加固范围为4m,瑞利波速沿深度变化比较均匀,平均值达到了310ms-1,重型动力触探结果表明试验段达到中密程度,灌水法测得的固体体积率都达到了83%以上,上述检测结果说明强夯的加固效果比较理想。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将夯锤简化为刚性体,通过施加竖向初速度的方式模拟了强夯作用,结合雷达测试结果,认为夯沉量20mm可作为强夯的有效加固范围,最后模拟了存在涵洞结构物的路堤的强夯作用,指出涵洞上方路堤厚度必须达到8m以上,才能保证强夯安全作业。  相似文献   
113.
小江断裂中段及其邻近地区应力场时间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地壳构造应力状态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特别是应力变化的信息,是探讨地震成因、分析发震条件的重要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利用1998年1月至2009年1月以来小江断裂中段及其邻区ML≥2.5的共计740个震源机制解,基于小江断裂中段及其邻近地区地质构造背景,对研究区进行了分区;以该区域内较大地震为界,结合余震时间序列特征,进行...  相似文献   
114.
利用重复地震研究滦县地区的地壳介质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双差定位法,对滦县地区2002年1月至2010年8月ML≥2.0地震进行精定位,利用射线追踪方法,对滦县地区的重复地震进行位置归一处理,计算滦县地区重复地震序列经过射线追踪方法校正后得到的P波走时差变化.研究发现,2010年3月6日滦县ML4.7地震前糙甸地震台、兴隆东地震台、蓟县地震台和遵化地震台记录到P波走时差...  相似文献   
115.
对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污水排放口潜在滑坡的工程地质勘察结果表明,该滑坡处于极限平衡状态。采用B ish-op法参数反演和直快剪试验结果,分别用二维、三维极限平衡法和二维、三维有限元法,对该滑坡进行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有限元法(二维、三维)的计算结果偏大,二维极限平衡法的计算结果最小;极限平衡法(二维、三维)与二维有限元法宜选取试验结果的大值平均值,三维有限元法则取试验结果的小值平均值较为合理。最后,根据三维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提出了削坡压脚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6.
应用独立分量分析(ICA)法,通过对一组垂直于天津轨道交通运行方向布设的地磁观测台阵获取的典型轨道交通干扰的多通道数据进行分析,使用满足统计意义上独立且正交的线性变换矩阵对地磁观测台阵中含有轨道交通干扰的多通道观测数据提取独立分量,通过功率谱分析及时频分析方法提取与轨道交通干扰特征一致的独立分量成分.通过对混合矩阵的逆...  相似文献   
117.
应用分数维理论与方法,对地震活动时间分布不均匀结构,建立自相似分形集。利用其相似维数D的变化特征,来研究辽宁省中强地震前后和显著地震活动的时间结构。发现中强地震前D值随时间系统减小,余震序列的D值变大,前震序列的D值明显偏低。对震群活动的研究表明,一般震群活动的D值均较高,而前兆震群活动的D值也明显偏低。  相似文献   
118.
长江中游鄱阳湖及江西江段水患区新构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长江中游鄱阳湖及江西江段水患 区内的新构造运动特点及证据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区内的第四纪冰川和地震进行了系统分类描述。  相似文献   
119.
徐平  曾旭东  陈莉 《江苏地质》2013,37(1):95-101
遥感影像是地表综合自然景观电磁波辐射特征的图像显示,是地质体在地表的直接反映。遥感解译"五要素"所反映的地质信息真实直观,这些信息在地质找矿工作中,具有指导意义。运用江西铜多金属主要矿集区ETM+/TM遥感数据影像进行地质异常解译,如隐伏岩体、火山机构、控矿构造、环形构造、特殊地层以及热变质晕、蚀变晕等。解译结果发现:多组线性构造交汇部位,或线性构造密集部位,是岩体-矿床产出的有利地段,而规模较大的隐伏斑岩体,在影像图上往往显示环形特征,特别是出现子母环或套叠环(环中环或同心环)时,寻找铜多金属矿床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20.
华北地区地震震源机制分区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华北地区(北纬36°—42°;东经111°—125°范围)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ML2.5的918个地震事件波形资料,采用FOCMEC方法计算震源机制,根据参与计算的清晰初动数量及振幅个数,以及在分别采用5°、10°、15°不同步长搜索震源机制解结果必须为同一组接近解的原则,我们共得到572个可靠的震源机制解.对于震级相对较大且波形低频部分信噪比较好的地震,同时采用TDMT全波形反演方法反演了矩张量,最终得到14个地震的矩张量,并与利用FOCMEC方法得到的震源机制解进行了比较.同时我们还搜集了1937年以来华北地区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根据震源机制类型特征及构造特点,我们从空间上对震源机制结果进行了分区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类型相对复杂,但仍能看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有显著的分区特征,震源机制主要类型是正断型和走滑型,并且大部分正断型震源机制分布在山西断陷带、唐山老震区、海城老震区内.该现象表明研究区内主要变形以平移和拉张为主;同时通过大于4级以上地震震源机制类型主要为走滑型可得出,走滑型应力在华北地区应力场上占绝对优势,但是局部地区的正断型应力也比较显著,比如山西断陷带、海城老震区、唐山老震区、渤海内(烟台—蓬莱段局部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