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7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143篇
测绘学   53篇
大气科学   269篇
地球物理   196篇
地质学   563篇
海洋学   51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27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7篇
  1978年   7篇
  1974年   14篇
  1964年   6篇
  1959年   11篇
  1958年   13篇
  1957年   18篇
  1956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受经济、技术、装备等影响,地面人工增水作业更具普适性,但其精准作业难度高,导致人工增水作业效果的提升较为困难。为此,基于2017—2022年5—9月巴音布鲁克山区18个观测站点的逐日气象资料,利用协同克里金插值法,K-Means聚类分组法,基于降水特征的空间分布,从宏观层面上对人工增水作业布局的合理性开展分析,以期科学化开展增水作业,从而有效提高作业效益。结果显示:(1)在空间插值中,小雨的相对误差最小,插值精度最高,而大雨相反,导致“平滑效应”明显,不确定性较大。(2)暖季月均降水量自西向东呈减少趋势,高值区多位于中部和东北部沿山区域,发生的降水事件以小雨为主,而大雨虽然频率低,次数少,但和小雨一样是影响降水量变化的主要量级。(3)现用人工增水作业点的适宜性大多一般,受小雨和中雨月均频率的空间分布影响较大,而在宏观地理上,西部作业点布设的适宜性较东部高。(4)降水空间分布受西风环流和地势影响较大,因而作业布局合理性上,西部区域和北部区域最好。(5)根据地理特点,北部地势复杂,适宜选择西低东高的山面建立地面烟炉,西部地势平坦,适宜建立作业方向为NNW的流动火箭。  相似文献   
62.
收集新疆和田地震台地电场数字化以来的连续观测数据,研究台站300 km内发生的MS≥5.5强震前的地电场岩体裂隙变化特征.结果 表明,和田地震台地电场观测场地岩体裂隙发育较好,处于长期集中,而且中强以上地震发生前和田台地电场岩体裂隙优势方位角容易发生偏转和大幅度间断性突跳等结构变异.通过和田台周围5次典型震例解析,发现...  相似文献   
63.
<正>1研究背景新疆及周边地区地质构造活跃,强震活动频繁,2008年以来发生多次6.0级及以上地震,其中≥6.5级地震10余次,如:2016年吉尔吉斯坦MS 6.7、中国新疆阿克陶MS 6.7和呼图壁MS 6.2地震,2017年新疆精河MS 6.6地震,2020年1月19日新疆伽师县MS 6.4地震(39.83°N,77.21°E),等等。在几百千米范围内,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相关性较好,一些研究者据此对大震前后的数据变化进行分析,如:林美等(1982)、冯志生等(1998)、  相似文献   
64.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克里雅河沿岸的古绿洲与人类活动遗迹丰富,伴随着河流的变迁,遗址印记了古代文明的消失,河道成为孕育绿洲的证据.在浩瀚的沙漠中,古代文明与古绿洲属于依附关系.以圆沙古城为代表的圆沙古三角洲绿洲是孕育沙漠文明的典型.采自圆沙古城北侧深度约11 m的沉积剖面(KYN22),光释光测年和沉积学分析结果所示,剖面...  相似文献   
65.
近几年来,中苏两个社会主义国家各方面的关系都有了重大发展,特别是边境地区的合作发展更快。两国政府已决定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苏联中亚地区可以直接开展科技交流和合作。这完全符合两国科学家的愿望。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与苏联吉尔吉斯科学院地震研究所于1988年12月6日在乌鲁木齐签定的地震科技合作议定书是这一合作的重要实例。  相似文献   
66.
在西伯利亚地台东南部及其周边地区划分出一个构造活动区,这里记录下无数次地震,其中最强的地震震级为8.0级。由於贝加尔-阿穆尔干线的建设和该区列入了经济开发区,现在非常尖锐地存在一个关於详细进行地震区划、研究地震前兆的问题。为此,人们便以各种不同的方法(其中包括航空航天方法及大地测量方法)对地壳现代运动和最新运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7.
世界上每年发生几千次地震,其中很多地震是灾害性的。为了完善地震预报方法,科学家们在做些什么呢?乌兹别克加盟共和国科学院地震研究所是研究这一重要课题的苏联科研单位之一。1966年4月的塔什干地震悲剧过后,由于建筑工作者的努力和地震工作者认识的深化,使新住宅的基础更加牢固,因此,塔什干的居民感到比较放心。根据科学的建议,乌兹别克斯坦水库的大坝也进行了加固。然而,研究所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更加完善的预报地震的方  相似文献   
68.
所收集的两个岩石样品,一个取自系岛花岗闪长岩,另一个取自杷木花岗闪长岩,主要是研究黑云母粒度与Rb和Sr含量及黑云母的Rb—Sr放射性年龄的相关变化。为此,从这些岩石样品中分离出黑云母晶体颗粒精制,分选成大小碎片,然后再分析。取自系岛和杷木花岗闪长岩的黑云母样品显示出粒度与Rb含量的相关变化具有相同性。且在粒度为500μm处有明显的间断(图1)。粒度由粗到细,Rb含量先是逐渐衰减、间断后急剧上升到高值,再降为平缓。这一间断解放释为存在有基性岩浆贯入到冷却的花岗闪长岩浆中,结果花岗闪长岩浆被加热。因为在结晶作用期间,岩浆不可能逐渐地消耗Rb,所以,粒度与Rb含量的相关变化取次于黑云母与共生岩浆之间的温度与Rb分配系数的相关变化。取自系岛花岗闪长岩中的黑云母样品的粒度组确定了一个单一的其年代为87.3±0.5Ma、原始~(87)Sr/~(86)Sr比值为0.70629±0.00013的等时线。取自杷木花岗闪长岩的黑云母样品的粒度组未确定出单一等时线,但表明了粒度与年代的相关变化(表2)。粒级大于24目时,得到这样的年代如93.4Ma和92.2Ma。这些年龄值可以解释在结晶作用期间所发生事件的集中原因。粒级小于32目时行到较为年轻的年龄值87.6±0.4Ma。这一年龄有可能圈出完整的结晶作用时间。24目~32目之间的粒级,给出人们难以理解的年轻年代值82.6Ma。  相似文献   
69.
亚利桑那州北部一些峡谷和高原上分布有数千个溶蚀塌陷角砾岩筒,其中,80%以上为铀或铜矿化岩筒。尽管目前核原料市场萧条,但由于部分岩筒中铀矿石品位很高,而且还伴生有Ag、Pb、Zn、Cu、Co和Ni等达到综合利用的金属,因而,角砾岩筒铀矿床的开采和勘探活动仍然是一派繁荣景象。亚利桑那北部的广大地区均是由未受切割的高原组成。由于矿山开采在靠近高原的地方要比峡谷地区容易得多,因而寻找高原地区的岩筒就显得更为重要。岩筒规模较小,一般直径不到600英尺(20米),而且在高原上露头很少,这给勘探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角砾岩筒一般均延伸到密西西比红墙灰岩中,在高原上,岩筒有时会以环状地貌形式出露于地表。遗憾的是,那些延伸到二迭系凯伯布灰岩和托勒威普组岩石中的无矿近地表塌陷地貌在地表也表现出同样的特点。因此,在进行铀矿化岩筒勘探时,区别这两类环状地貌就成了关键。在上述这两种塌陷地貌中,目前已进行了各种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试验。由于矿床规模小,以及在上覆岩层中地球化学标记显示不清楚,所以在应用水文地球化学和水系沉积物等许多踏勘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勘探矿化角砾岩筒时,效果都不佳。在通过航空照片分析和其后的野外填图确定的一些塌陷地貌上,试验了几种详细地球化学测量方法。结果表明,应用这些方法可以将塌陷地貌与周围围岩区别开来: (1)岩石地球化学特点与矿化角砾岩筒相比,通常显示较低的Ag、As、Ba、Co、Cu、Ni、Pb、Se和Zn异常。 (2)土壤测量可能是用于区别角砾岩筒与周围地层的一种最好的方法。虽然土壤中大多数异常元素的含量仅为本底值的两倍,但是在塌陷地貌上布置的采样线采样分析结果表明:与塌陷外面相比,在塌陷内部,异常元素表现一致富集特点。 (3)在一已知矿化岩筒上进行的蜡样芽孢杆菌生物测量结果表明,环状断裂内样品中的含量要比角砾岩筒外的样品高得多。 (4)土壤氦气测量在7个塌陷地貌上进行了试验,但有5个塌陷的测量结果不令人满意。地球物理测量,如脉冲计数声频磁大地电流和大地电流场剖面数据表明矿化岩筒与岩筒周围地层之间存在特征性的传导率差别。应用这些地球物理方法再结合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对由航空照片分析和野外填图确定的塌陷地貌进行详细研究,对以后如何选择岩筒进行钻探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0.
1908年,A.B.尼古拉耶夫曾描述过南乌拉尔被称为“金山”区内的产在脉状绿泥—石榴辉石岩体(按现代术语,为“异剥钙榴辉长岩”)中的浸染含铜自然金。此种自然金具有含铜非常高的特点,曾引起许多研究者(洛热奇金、彼列利亚耶夫、诺夫戈罗多瓦、P.O别尔松、波克罗夫斯基等人)的注意,他们的研究成果确定了含铜自然金为AuCu_3(铜金矿)相、AuCu(四方铜金矿)相和含汞的银金矿相。上述矿物被为罕见。因此,当详细研究异剥钙榴辉长岩中金矿化显示时,对所获得有关这些矿物的资料很感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