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117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8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皖南宁国-旌德一带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辉  夏军 《安徽地质》2010,20(3):183-188,233
宁国—旌德一带有大量花岗岩分布,岩石类型较简单,主要为花岗闪长岩,少量似斑状花岗闪长岩和似斑状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显示花岗岩为燕山早期侵入的产物。岩石化学、地球化学表明,岩石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由部分熔融作用形成,源岩以壳源物质为主。花岗岩的形成可能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2.
采自阿尔金断裂西南端、沿郭扎错—龙木错—空喀山口一线展布的郭扎错断裂内的糜棱岩样品中同构造黑云母~(40)Ar/~(39)Ar同位素测年的坪年龄分别为105.9Ma±0.5Ma、121.5Ma±0.6Ma、150.4Ma±0.9Ma,表明其早期韧性变形事件发生在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晚期,与阿尔金断裂带主期活动的时期基本一致,为阿尔金断裂带西延提供了新的证据。研究表明,郭扎错断裂与阿尔金断裂带具有一致的变形年代学特征、构造特征等属性,前者是后者的西延部分,二者为同一构造带,均是拉萨地块整体向北运动的动力环境下所产生的脉冲式构造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53.
明先城北地区出露不整合于定远组之上的碎屑岩,通过ESR年龄测定,认为属于渐新世的沉积。建立明先组填补了该区渐新世沉积的空白。  相似文献   
54.
区域水环境质量灰关联度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夏军 《水文》1995,(2):4-10
本文针对区域多级河流断面的水质评价和综合评价问题,提出一种灰关联分析的评价方法。它的特点是从水质标准的灰关联序关系上评价水环境质量,计算方法简单,而且结论符合实际。通过与现行的方法比较,说明它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5.
56.
新疆天山北坡气候变化的生态响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通过近40年天山北坡气候、水文、现代冰川、湖泊观测数据和近10年卫星遥感数据, 利用遥感和GIS技术, 从地表覆被生态系统和景观尺度, 提出了一套基于遥感的干旱区生态自然变化信息提取的研究方法, 分析了近40年天山北坡气候的变化趋势和与之相应的生态响应关系. 结果表明: (1) 近40年天山北坡气候变化的总体趋势是气温和降水增加,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近10年气温、降水与径流量增加幅度较大; (2) 近10年天山北坡各地理分区植被综合指数显著提高, 提高幅度较大的是人工绿洲区和前山带, 其变化趋势有利于植被生态的改善; (3) 干旱区植被生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非常敏感, 由于近10年天山北坡气候的变化, 其植被覆盖度和生物量持续增加, 平原区增幅明显大于山区, 后期增幅明显大于前期.  相似文献   
57.
洛扎县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在拉康组中发现了早白垩世小型特化类型菊石生物群,为确定该组时代和喜马拉雅地层区划提供了依据。分析结果显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亚(钙)碱性拉斑玄武岩系列火山岩和辉绿玢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大陆边缘裂谷型拉斑玄武岩相似,表明新特提斯洋在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处于扩张阶段。初步确定晚白垩世宗卓组与下伏地层为不整合接触关系,为研究特提斯沉积盆地由被动陆缘盆地转变为“远缘前陆盆地”提供了依据,即沉积盆地性质转化的时间代表了新特提斯洋的闭合时代。在洛扎一带分布着以库拉抗日巨大岩基为代表的大量SP花岗岩,这些花岗岩是在喜马拉雅造山后碰撞作用阶段地壳快速隆升和大规模伸展拆离背景下地壳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58.
在北羌塘三岔口一带采获丰富的腕足类:汉伯矮正形贝及比较种Nanorthis cf.hamburgensis(Walcott).建立了早奥陶世岩石地层单位--三岔口组,是羌塘地区目前有化石控制的最低层位.中、晚泥盆世拉竹龙组与下伏志留系、奥陶系不整合接触关系的进一步确定,证明了羌北-昌都板块与扬子板块的亲缘性,为羌北-昌都板块属性的确定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59.
钟华明  童劲松  夏军  鲁如魁 《安徽地质》2006,16(4):247-251,261
潜花岗班岩为火山颈相,其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32±0.2Ma。岩石具有富Al、Th和LREE特征,Eu负异常不明显,表明不是由基性浆演化而成,而是由加厚陆壳底部熔融形成的。结合区域构造、沉积记录和火山岩组合特征,潜花岗斑岩形成于大陆拉张环境。潜花岗斑岩年龄的确定制约了新生代沉积地层的年代,同时也为藏北地区陆内拉张时代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0.
干旱区流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量化研究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干旱区流域的特点,提出了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量化研究框架,重点内容包括量化准则、指标体系、基础模型和量化方法;提出了基于模拟和发展综合指标测度的可持续水资源管理量化研究方法(M-D方法).该方法采用模糊隶属度描述技术和多准则集成技术,计算发展综合指标测度,以定量表达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程度;采用数学模拟技术,定量描述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生态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定量表达水资源管理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奠定基础;基于二者的有机结合,在量化准则和其他约束条件下,建立可持续水资源管理量化模型.并把M-D方法应用于新疆博斯腾湖流域,为该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