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03篇 |
免费 | 354篇 |
国内免费 | 19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9篇 |
大气科学 | 91篇 |
地球物理 | 343篇 |
地质学 | 755篇 |
海洋学 | 134篇 |
天文学 | 7篇 |
综合类 | 51篇 |
自然地理 | 7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42篇 |
2023年 | 49篇 |
2022年 | 53篇 |
2021年 | 62篇 |
2020年 | 44篇 |
2019年 | 41篇 |
2018年 | 53篇 |
2017年 | 42篇 |
2016年 | 32篇 |
2015年 | 32篇 |
2014年 | 60篇 |
2013年 | 40篇 |
2012年 | 57篇 |
2011年 | 47篇 |
2010年 | 38篇 |
2009年 | 40篇 |
2008年 | 44篇 |
2007年 | 35篇 |
2006年 | 54篇 |
2005年 | 29篇 |
2004年 | 30篇 |
2003年 | 39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34篇 |
2000年 | 33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47篇 |
1997年 | 45篇 |
1996年 | 40篇 |
1995年 | 42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44篇 |
1992年 | 43篇 |
1991年 | 38篇 |
1990年 | 26篇 |
1989年 | 24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5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2篇 |
1962年 | 1篇 |
1961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4年 | 2篇 |
193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21.
对“96·7”新疆大暴雨过程的大尺度环流形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稳定的大尺度环流、南亚高压的双体型分布、伊朗副高的南北振荡、西太平洋到高的西件北进以及中亚体润的发展是此次大暴雨过程的环流背囊和天气学条件。暴雨区上空三支气流的时空配置所造成的水汽和能量输送及辐会上升运动是中亚低涡产生大暴雨的物理机制。中尺度系统的活动,又加剧了暴雨的强度。 相似文献
222.
通过对桂林地质构造和岩溶建造的研究,并对岩溶洼地、洞穴发育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它们在发生、发展上具有成生的内在联系,从而反映在时空方面具有特定的关系。 这些关系集中表现在岩溶洼地、洞穴是岩溶水沿断裂、裂隙溶蚀、侵蚀扩大、改造、堆积、再改造的结果。其规律性主要反映在方向性、等距性、继承性、成层性及形态关系等几个方面。 实践表明,研究岩溶发育规律,要对构造控制因素进行分析,必须从构造形迹鉴别入手,分析其成生联系、体系归属,了解地质构造的发生。发展阶段和序次,并以此和岩溶岩系(建造)为依据,联系成岩环境(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客观反映构造的控制规律。 相似文献
223.
安徽省大别山南部宿松杂岩变质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13,他引:7
宿松杂岩的变质作用可分为3个阶段:早期、主期和晚期阶段。主期阶段的矿物组合在云母片岩中为石榴石+多硅白云母+石英+磁铁矿±钠云母±绿帘石/黝帘石;在白云母钠长(二长)片岩和片麻岩中为石榴石+多硅白云母+钠长石+石英+绿帘石/黝帘石±冻蓝闪石;在石榴石钠长角闪岩中为石榴石+冻蓝闪石+钠长石+黝帘石+石英±钠云母±金红石/磁铁矿。根据多种地质温压计和变质反应可以推测主期变质条件为:T=520℃~580℃,P=1.2~1.4GPa,地热梯度为12℃/km,相当于高压过渡型。晚期阶段变质条件为:T=460℃~480℃,P=0.6~0.7GPa,为中压绿帘角闪岩相。宿松杂岩的变质条件介于其南部的蓝闪绿片岩相和北部的榴辉岩相之间,三者是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之下俯冲到不同深度的产物。 相似文献
224.
衡水湖底泥中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分布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8年6月25~27日,在河北省衡水湖设置了22个采样点,采集0~50 cm深度的底泥样品,测定底泥样品中的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7种重金属元素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衡水湖底泥中的7种重金属元素Cd、Hg、As、Pb、Cr、Cu和Zn的质量比分别为0.046~0.290 mg/kg、0.010~0.064 mg/kg、4.31~10.70 mg/kg、11.7~29.5 mg/kg、48.5~87.5 mg/kg、10.7~24.7 mg/kg和35.2~198.0 mg/kg;在22个采样点中,有9个采样点底泥中的Cd元素含量的地累积指数大于0,即这9个采样点存在轻微的Cd污染,处于轻微危害等级;每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分别与其它大多数金属元素含量显著相关,表明这些重金属元素可能具有同源性,各重金属元素含量都分别与底泥中的有机质、全氮含量显著相关,Hg、Pb和Zn元素含量与全磷含量显著相关;衡水湖底泥中的7种重金属元素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90.23,表明衡水湖底泥中的重金属元素存在轻微的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225.
冲绳板块位于菲律宾海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形成的西太平洋边缘活动带上,构造应力场图像及其动力学机制表现得相当复杂.采用伪三维有限元方法,以WSM2008 观测应力场数据的应力取向和应力型两方面指标作为主要约束,对冲绳板块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对模型涉及的各种作用力作出了估计.在此基础上,对冲绳板块岩石层的状态,以及该地区的板块动力学特征进行了探讨,并得到了以下一些初步认识:① 软流层静压推力控制着该地区构造应力场的基本形态;② 冲绳海槽的演化过程,例如该地区的岩石层减薄与其下地幔流的上升等,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地区的板内应力场空间分布特征;③ 琉球俯冲带边界力的作用是分段的,不同区段作用力对板内应力场的影响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26.
文章总结了大城市边缘地区休闲度假旅游待开发的小城镇的一般特点,分析了其旅游开发所面临的产业转移与旅游发展矛盾、旅游资源品质、旅游基础等几个问题,提出相应的“二元转换”、“向心系统”、旅游资源与形象塑造互动进行、与旅游相适应的城区建设等开发思路,并以高明市场梅镇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27.
228.
The sensitivity of ground surface temperature prediction to soil thermal properties Using the Simple Biosphere Model (SiB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Using the Simple Biosphere Model (SiB2), soil thermal properties (STP)were examined in a Tibetan prairie during the monsoon period to investigateground surface temperature prediction. We improved the SiB2 model byincorporating a revised force-restore method (FRM) to take the verticalheterogeneity of soil thermal diffusivity (k) into account. The resultsindicate that (1) the revised FRM alleviates daytime overestimation andnighttime underestimation in modeled ground surface temperature (Tg),and (2) its role in little rainfall events is significant because thevertical gradient of k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surface evaporation. Sincethe original formula of thermal conductivity (λ) in the SiB2greatly underestimates soil thermal conductivity, we compared fivealgorithms of λ involving soil moisture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 ofoverestimation during the day and underestimation at night on the basis ofthe revised FRM.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five algorithms significantlyimprove Tg prediction, especially in daytime, and (2) taking one ofthese five algorithms as an example, the simulated Tg values in thedaytime are closer to the field measurements than those in the nighttime.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odeled Tg and field measurements are mostlywithin the margin of error of ±2 K during 3 August to 4 September 1998. 相似文献
229.
海水的氯同位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基于Cs2 Cl+离子的正热电离质谱法测定了海水中的氯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海水的3 7 Cl 3 5Cl值基本上是均一的 ,平均值为 0 .3190 93,变化范围为 0 .318782~ 0 .3192 2 1。相对于某一标准海水的表面海水的δ3 7Cl值与包括海水温度、盐度、经纬度在内的所有因素基本无关。但不同深度的海水的δ3 7Cl值随深度而降低 ;δ3 7Cl值也显然与大陆注入水和区域有关。 相似文献
230.
世界应力图(WSM,World Stress Map)计划的应力指标,目前已累积数据共计10 920个,这些应力指标代表了该地区最大水平主应力的实际观测方向;与此同时,可以假定全球各个板块的绝对运动方向表征了相应各板块的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的长波分量.根据应力场的叠加原理,得到由该地区局部构造运动等因素贡献的短波分量的相对大小和方向.将全球划分成2.52.5的基本单元,对每个单元的WSM数据进行加权统计分析,得到其平均应力观测取向,利用HS2-NUVEL1全球绝对板块运动模型计算应力场的长波分量;平均观测应力取向和长波分量取向之间的夹角,决定了相应短波分量相对于观测应力场的大小及其取向的范围,并反映了特定研究地区局部应力场对总应力场的贡献程度.本文的计算结果表明,全球板块的绝大部分地区及各板块的平均效果,长波分量与短波分量对观测应力场的贡献程度相当.对于某些大陆板块内部,局部构造活动对观测应力场的贡献起到重要作用,因而控制着地震的孕育与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