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8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275篇
测绘学   82篇
大气科学   86篇
地球物理   331篇
地质学   730篇
海洋学   124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7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2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中国石盐矿床之分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中国石盐矿产资源丰富 ,不同矿床产出地质背景、成矿条件、时空分布特征、物质组成等不尽相同。按其物相特征划分为固相矿床和液相 (卤水 )矿床两大类。前者根据产出时代及岩相特征划分为第四纪盐湖型、中新生代陆相碎屑岩型和前中生代 (含三叠纪 )海相碳酸盐型等矿床类型 ,根据不同的矿石建造还可作进一步划分。后者又可分为不同时代的地表及地下卤水矿床类型。成岩盆地受构造控制明显。有计划地综合开发利用我国盐类矿产资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52.
大别地区的变质作用及与碰撞造山过程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别造山带从南到北可分为5个变质构造单元:扬子北缘蓝片岩带、突松变质杂岩带、南大虽碰撞杂岩带、北大别变质杂岩带和北淮阳变质带。各个变质构造单元中不同岩石的变质作用可划分为3种类型:(1)超高压型。以含柯石英(及金刚石)的榴辉岩为代表,仅见于南大别碰撞杂岩带中,这类岩石的PT轨迹反映洋壳B型俯冲的特点。(2)高压型。见于大别山南部的蓝片岩带、宿松变质杂岩带和南大别杂岩中的变质沉积岩及部分片麻岩中,与  相似文献   
353.
论中国钙芒硝矿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钙芒硝矿床与芒硝矿床一样都是提取化工原料———硫酸钠的重要非金属矿产。中国钙芒硝矿产储量丰富 ,已被开发利用 ,更是潜在的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矿床。按其成因可划分为第四纪盐湖型、中新生代陆相碎屑岩型及古代海相碳酸盐型三大类。对钙芒硝矿物精心研究表明 ,钙芒硝的成因与生物作用关系极为密切 ,钙芒硝矿床当属生物化学成因。通过对中国钙芒硝矿床的深入研究 ,得出认识是 :该类矿床具有分布广、成矿延续时代长、矿床成因类型多的特点。中国西部地区钙芒硝矿床发育次生富集带 ,形成可供工业利用的次生芒硝矿床。  相似文献   
354.
新疆巴里坤盐湖物质成分及湖体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巴里坤盐湖是一个常年性固、液并存的硫酸盐型盐湖。盐湖卤水中含Na+、K+、Ca2+、Cl-、SO2-4、HCO-3、CO2-3等主要成分,沉积物中有芒硝、无水芒硝、石膏、水钙芒硝、半水石膏、石盐等盐类矿物及碳酸盐和泥质矿物。盐湖中有大量卤虫及卤虫卵自湖中心向湖岸呈环带状分布,在成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盐湖形成于第三纪,第四纪以来,曾经历2次成岩期,约自17kaB.P.湖水多次蒸发浓缩,成岩作用加强,形成芒硝等矿产  相似文献   
355.
气候条件对候鸟物候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呼和浩特市武川县气象站(1961—2009年)气象观测资料及物候期观测资料(1982—2009年),分析了该地区气候和两种候鸟物候期的趋势变化特征以及候鸟物候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近49年来武川县年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极为明显,倾向率为0.46℃/10a;年平均风速呈极显著的下降趋势,总日照时数、年累积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不明显;(2)物候期变化趋势特征表现在家燕、豆雁的始见期推迟;绝见期均有显著提前;家燕、豆雁的始、绝见期间隔时间分别以16.2d/10a和18.7d/10a的速率极显著缩短;(3)家燕、豆雁的物候期变化敏感气候因子是5、6、7、8、9、10月和5—10月各时间段平均气温,其次是6、9月总日照时数。  相似文献   
356.
在对胶北荆山群麻粒岩相富铝岩石中石榴石、黑云母的成分环带进行深入研究基础上,选取不同粒径、与不同矿物相邻的石榴石、黑云母各微区点成分,利用石榴石-黑云母温度计分别进行了温度估算。确定在黑云母含量较高的岩石(V_(Grt)/V_(Bt)≤1)中,利用大颗粒石榴石(d≥1500μm)晶体核部(或靠近长英质矿物一侧的晶体幔部)成分与基质中远离石榴石等镁铁矿物处于长英质矿物之间的黑云母核部成分配合。通过石榴石-黑云母温度计可以获得相当可信的变质峰期温度。但是对于黑云母含量极低的岩石(V_(Grt)/V_(Bt)≥6),由于黑云母的成分普遍遭到了强烈改造。使得温度估算结果异常偏低,因此不适合采用石榴石-黑云母温度计估算峰期温度。同一岩石中,采用不同的相邻石榴石-黑云母矿物对晶体边缘成分获得的温度值差异较大,反映它们在峰期后发生Fe-Mg交换反应并达到封闭温度平衡状态的程度不同,因此利用石榴石-黑云母温度计难以获得准确的封闭温度。通过热力学计算,建立了一个新的石榴石-黑云母温度计公式。确定胶北荆山群所经历的变质峰期温度为720~770℃,峰期后最低相对封闭温度为480~500℃。  相似文献   
357.
鄂尔多斯块体北缘与西缘地区地壳各向异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使用内蒙古自治区数字测震台网2010年1月至2017年10月区域小地震的波形记录资料,采用SAM方法,进行了地壳剪切波分裂的分析,得到鄂尔多斯块体北缘与西缘地区地壳介质地震各向异性的初步研究结果.根据15个台站161个有效地震记录的分析,鄂尔多斯块体北缘与西缘地区的快剪切波平均偏振方向为NE44.4°±38.4°,慢剪切波平均时间延迟为1.7±1.6 ms·km-1.研究区域的快剪切波偏振显示出两个优势方向,一个是NE方向,另一个是近NS方向.区内的逆冲凸起与走滑正倾断层构造对剪切波分裂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造成了剪切波分裂参数的复杂分布,反映了剪切波分裂参数受到区域应力和构造共同作用的影响.鄂尔多斯块体北缘的快波偏振特征有NE和近NS两个优势偏振方向,其东区与西区的快剪切波偏振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特征.东区的第一快剪切波优势偏振方向为NE,第二快剪切波优势偏振方向为近NS;西区的第一快剪切波优势偏振方向为近EW,第二快剪切波优势偏振方向为近NS.鄂尔多斯块体北缘的区域背景主压应力方向可能总体上为近NS方向,但空间分布有差异,东区NE方向的优势偏振与西区近EW方向的优势偏振更可能反映了断裂与构造的影响.鄂尔多斯块体西缘的快剪切波偏振特征显示出非常清楚的NE向的优势偏振方向,近NS向的优势偏振方向则不太明显,反映出该地区复杂构造对各向异性分布的影响.慢波时间延迟呈现出西低东高的特点,时间延迟的高值出现在鄂尔多斯块体北缘的东部,时间延迟的这种西低东高的各向异性强度变化,可能反映了区域构造活动西强东弱的特性.

  相似文献   
358.
舟曲三眼峪泥石流监测预警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泥石流的防治不仅要有工程治理措施,而且应配合相应的监测预警措施,以达到有效减缓地质灾害风险的目的.笔者以舟曲三眼峪泥石流为例,设计了针对泥石流触发因素的降雨监测方案;针对泥石流发生和变化过程的次声、泥位、红外线遮断、视频监测方案;针对泥石流物源的滑坡崩塌监测方案;以及针对泥石流防治工程拦挡坝的应力应变监测方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三眼峪泥石流沟的综合监测系统,并建立监测预警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359.
张宣隆起核部的转枝莲辉石闪长岩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位于冀西北张家口-宣化地区的转枝莲辉石闪长岩侵入水泉沟正长岩杂岩体中。该岩石由紫苏辉石、次透辉石、黑云母、中长石、正长石以及磷灰石、钛铁矿等副矿物组成。全岩分析结果SiO253%~59%。本文根据上述两点将其命名为辉石闪长岩。通过岩石成因、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和岩石的Sr-Nd同位素组成研究,认为岩体是上地幔和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辉石闪长岩的Rh-Sr等时线年龄为143Ma。  相似文献   
360.
甘肃红石山地区蛇绿混杂岩地质特征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红石山蛇绿混杂岩产出于塔里木板块北缘红石山深大断裂带中。其物质组成反映出该杂岩形成于小洋盆环境,时代为早石炭世晚期,后经历了至少3期构造变形变质作用的叠加与改造,于二叠纪晚期运移至地表。作者进一步论述了红石山蛇绿岩的组成及变形变质特征,为研究北山北带提供了最新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