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学者们对塔中北坡走滑断层的活动期次和发育时间以及形成机制展开过一些研究,但尚未达成共识.近期高品质三维地震资料的获得,有助于对该区走滑断层展开更详细的研究.基于三维地震数据的解释,发现塔中北坡发育一系列下断穿寒武系基底、上断至中泥盆统的NNE向走滑断裂.地震剖面上显示多数走滑断裂几何学形态复杂,以上奥陶统为界,断裂呈现下部"正花状"与上部"负花状"相互叠置的"复合花状"构造样式.三维地震相干切片显示,下部断裂呈NNE向线性延伸且只分布于主位移带附近;上部断裂为NW走向,整体上呈现为右阶雁列排布.根据界面沿断层局部"隆升"高度的分析以及断层生长指数的计算可知,下部断层形成时间不早于晚奥陶世,上部雁列正断层的发育时间为中志留-中泥盆世.结合塔里木盆地周缘构造背景分析,认为下部基底断层可能发育于晚奥陶世,与古昆仑洋强烈俯冲碰撞作用相关;上部雁列断层的形成可能受控于下部基底走滑断层的活化,与阿尔金域强烈的褶皱造山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2.
金子兴  魏华  戴周丽 《地理教学》2015,(6):59-61,55
《地理教学》于2013年第22期发表了"‘热力环流’教学难点突破‘四步曲’"一文(以下简称《热》文)。作者为了突破难点,作了四个方向的突破,确实作了很大的努力。但文中有些观点值得商榷,现罗列如下,并作管中分析,望能引起同行共议,批评为盼!1.空气运动:空气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气压变低。2.气温高低:气温升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气压变低。3.山谷风。因白天山顶比山谷升温快,空气受热  相似文献   
13.
催化吸光光度测定Fe(Ⅲ)已有文献报道。本方法采用过氧化氢氧化偶氮氯膦Ⅰ作为指示反应测定痕量Fe(Ⅲ)。此方法详细研究了痕量Fe(Ⅲ)对过氧化氢氧化偶氮氯膦Ⅰ的催化作用,采用固定时间法,对反应条件进行选择。该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适用于痕量Fe(Ⅲ)的测定,建立了高选择性测定痕量Fe(Ⅲ)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西班牙最大的岛屿——马略卡岛(Mallorca),不仅是到地中海度假的理想去处,也是地质记录的一个宝库,因为该岛长期的地质稳定性使海岸洞穴精确地将海平面  相似文献   
15.
新疆奥米夏和田玉矿床成因及锆石LA-ICP-MS定年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新疆奥米夏和田玉矿床分布在西昆仑造山带中段,产于花岗岩与镁质大理岩之间,该玉矿规模大,开采历史悠久,然而其矿床成因和成矿年代缺乏研究。本文采用岩相学、全岩分析手段对该玉矿的成因进行了研究,利用玉石中的锆石LA-ICP-MS定年方法限定了玉矿的成矿时代。岩相学观察结果表明玉石多期次形成的现象较为明显;全岩稀土配分模式表明玉石稀土元素总量丰度低(∑REE平均值7. 228μg/g),Eu负异常(δEu=0. 58~0. 73),LREE下降,HREE平坦;和田玉中锆石~(206)Pb/~(238)U年龄显示该玉矿的成矿上限年龄介于411. 1±5. 3 Ma~489. 6±10. 5 Ma之间。综合分析认为,该玉矿为接触交代成因的镁质矽卡岩型和田玉矿床,玉石形成过程中经历了透闪石化、细粒化、重结晶等复杂的成矿过程,其形成时代与西昆仑地区其他玉矿一致,整体上可能形成于加里东晚期至海西早期。本研究有助于认识新疆西昆仑地区和田玉的形成机理,也可为西昆仑地区的地质研究提供新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6.
讨论气象灾害和气象灾害风险的重点研究对象。尝试性地将人类认识气象灾害的过程归纳为4个阶段:气象灾害的启蒙认识阶段、气象灾害的监测与预报阶段、气象灾害的减灾工程阶段和气象灾害的风险管理阶段。同时,引出了气象灾害和气象灾害风险的不同理念。以现在时刻为划分点,将过去已发生的灾害定义为气象灾害,将未来可能发生的灾害定义为气象灾害风险。最后建立了基于SWOT的远期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的分析方法,并提出了将人工影响天气作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的气象工程手段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通过二维、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与构造解析,明确了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发育多条北东向、北东东向走滑断裂带,在平面和剖面上识别出了6种走滑断裂活动的标志。研究表明,塔中北坡走滑断裂在剖面上呈直立断层、花状构造,北东向走滑断裂下部表现为明显挤压隆升,而上部则表现为继承性张扭负花状构造,具有"下拱上掉"的特征,表明了断裂的多期走滑活动。总体上可划分为中奥陶世末—志留纪压扭走滑断层、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张扭走滑断层和晚二叠世末逆冲断层三期,它们在空间上相互叠置。研究认为走滑断裂的变形强度控制了奥陶系裂缝及缝洞型储层发育范围,走滑断裂的分段性对优质缝洞型储层发育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提出了在变形强度大的裂缝发育区、走滑断裂拉张部位的断洼区,以及受后期张扭走滑断裂叠加改造的断槽部位的串珠状地震反射异常体发育区,是下步寻找天然气规模储量的有利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气象灾害和气象灾害风险的重点研究对象。尝试性地将人类认识气象灾害的过程归纳为4个阶段:气象灾害的启蒙认识阶段、气象灾害的监测与预报阶段、气象灾害的减灾工程阶段和气象灾害的风险管理阶段。同时,引出了气象灾害和气象灾害风险的不同理念。以现在时刻为划分点,将过去已发生的灾害定义为气象灾害,将未来可能发生的灾害定义为气象灾害风险。最后建立了基于SWOT的远期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的分析方法,并提出了将人工影响天气作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的气象工程手段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正以下这是一位教师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作的教学设计(部分):(二)学习者分析对于普通高一年级的学生:从知识基础的角度来看,他们经过小学和初中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在太阳能量来源等内容,涉及学生不具备的其它学科知识;  相似文献   
20.
魏华  周明 《湖北气象》1998,(4):43-44
地处鄂西北贫困山区的十堰市气象部门,近年来经过一系列以气象产业为主题的改革,极大地促进了气象事业的发展。连续四年“综合优秀达标”,连续两届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或省级最佳文明单位。对此成绩,十堰市委有关领导尤为关注,并强调指出,十堰市局发展气象产业,服务于整个社会,更充分地展示了气象产业的社会价值,值得研究和借鉴;同时十堰市气象部门的这一发展态势又被中国气象局领导誉为“有湖北特色的西北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