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44篇
测绘学   49篇
大气科学   82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366篇
海洋学   67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魏军 《海洋世界》2013,(9):64-65
2月16日8点,船驶过了国际日期变更线,这样我们就又重新过回了16日,我们开玩笑地说:多活了一天。从现在开始,我们的经线就是西经了。2月18日昨夜在寒冷中度过了西风带上又一个风雨飘摇的夜晚,0点以后,突然风速从15节增加到30节,阵风达到35节,船速达到12节,狂风卷起巨浪从船侧后方  相似文献   
52.
53.
Reater  A 李才 《世界地质》1993,12(4):49-55
在较低级变质泥质岩石中利用全岩的K—Ar和~(40)Ar/~(39)Ar分析方法来测定劈理形成年龄时,由于矿物样品的特殊性和碎屑颗粒间潜伏氩的存在,使测定工作变得复杂。复杂的矿物影响可通过仔细分辨K/Ca和~(40)Ar/~(39)Ar的年龄光谱加以解决。然而,碎屑的影响可能继续存在,甚至在具有渗透性裂开的变质泥质样品中(全岩和白云母,粒级均在0.4~0.63μm之间)也不例外,直到浅变质带(或浅带)的边缘这种影响才被消除。伴有浅变质裂开的凝灰岩夹层其~(40)Ar/~(39)Ar和K—Ar法测定的全岩劈理年龄与地层古生物学测定的劈理年龄相一致,这说明K—Ar和~(40)Ar/~(39)Ar法不受碎屑的影响。在粒级上与上述浅变质凝灰岩相区别,富含白云母的另一种凝灰岩具有下面特征,颗粒间界限明显,K—Ar和~(40)Ar/~(39)Ar全气体年龄与上述凝灰岩一致,不随颗粒的大小发生变化。近带高变质凝灰岩由边界不清的白云母颗粒组成,它们连续记录了~(40)Ar/~(39)Ar全气体年龄,其中~(40)Ar/~(39)Ar值比K—Ar值高10%~15%(全岩粗碎屑颗粒),这一差异是由于在辐射中受反冲气体~(39)Ar的影响,并表明颗粒的边界形态(有效表面积/体积)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39)Ar的反冲。  相似文献   
54.
郑达生  张声才 《热带地理》1995,15(2):168-174
本文阐述了信息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并着重对信息工作在旅游业中的作用问题进行探讨。同地介绍了我国目前旅游预计网络系统的发展概况,提出完善网络系统的建议及其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55.
大坪金矿床石英的标型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石英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包裹体特征及同位素组成,从而提供了有关大坪金矿床的成矿作用、矿床成因及找矿远景等方面的矿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56.
对安基山、盘龙岗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由早期到晚期化学组分逐渐向基性过渡,陈思松称之为岩浆逆向演化。作者认为是岩浆液态不混熔的表现形式,遂通过模拟熔融实验验证了这一认识。  相似文献   
57.
近几年来,随着宝石热的兴起,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对天工造美的宝石、矿物晶体及晶簇等观赏石的欣赏,收藏新潮流。本文是从地质和经济的角度来讨论关于某些重要类型观赏石的一些问题。天工造美的各类观赏石是在地质营力作用下自然形成的具有观赏意义和收藏价值的自然产物,即具备了色泽艳丽,造型美观、纹饰奇特,结构构造独居一格的岩石、矿物晶体和晶簇及古生物化石标本等地质体。其质量标准可概括为“美、特、奇”三个字。所谓“美”就是天然颜色、外观漂亮,给人以自然美的感受;“特”是说在天然地质营力作用下形  相似文献   
58.
江汉平原的盛夏,暴雨强度大、突发性强,这时不仅是防汛抗洪最紧张的阶段,又是农业生产最关键的时期,因此对盛夏暴雨预报的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课题.近两年我们首先对盛夏暴雨的环流背景和天气尺度的影响系统进行了分析总结,然后利用1980-1987年盛夏的常规高空资料和省内及邻近台站逐时地面(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及降水)资料分析了几个暴雨个例,重点是它们的中尺度特征,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了盛夏暴雨的地面中尺度概念模型,作为甚短期预报的工具.本文就是上述工作的小结.  相似文献   
59.
The formation of the Mufushan granopegmatite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ate Yenshanian multiphase and multistage magmatic activities,More than one generation of beryl and aquamarine occur in different types of pegmatite in the granites.The presence of melt and melt-fluid inclusions strongly indicates a melt-solution character of the pegmatitic magma.Forming temperatures of the different generations of beryl in a Na^ -K^ ,Ca^2 -CO3^2--Cl^--SO4^2- solution ranges from 990℃to 200℃.Aquamarine was formed at 720-180℃.The contents of alkali metals(Na^ K^ )in th ore-formming solution of aquamarine a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beryl,but the contents of alkali earths(Ca) and salinity are higher,The granite was generated by remelting of the basement formation(meta-sedimentary rocks of the Lengjiaxi Group)which also served as the source of ore-forming material.Beryllium in the pegmatite was transported mainly in the form of Na[Be(CO3)2],with part of it being complexed with Cl^- and SO4^2-.During the gener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pegmatite,equilibrium might have been reached in the solid-melt-fluid or solid-fluid system.The intergranular solutions may have reacted with the early crystallized minerals,resulting in potash-feldsparization,albitization and muscovitization during which the ore-forming elements were mobilized and transported in favour of ore deposition.  相似文献   
60.
软岩巷道弹塑性变形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采用莫尔-库仑屈服准则和非关联塑性流动法则分析了轴对称软岩巷道的变形规律。从轴对称平面应变问题的基本方程出发,导出了软岩巷道弹塑性变形的位移理论解答,并给出了现有应力与位移理论解的适用条件。通过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本文得出的位移理论解与有限元数值解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