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0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16篇
综合类   2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21.
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是卓有成效的找矿技术方法, 基于汇水盆地的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提取有助于追溯异常源头、指明找矿方向。基于SCB法提出了汇水盆地法, 该方法以自然汇水盆地为预测单元, 将各样品点的地球化学属性特征赋予各自所在区域, 预测结果较为符合地形地貌特征, 且对于采样密度较高的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数据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以东昆仑乌拉斯太地区为研究区, 使用高精度DEM划分汇水盆地, 利用该方法对1∶5万水系沉积物Au、Ag、Pb因子得分进行了异常信息提取, 在提取过程中利用多种地貌参数(干流坡度、地形起伏比、汇水盆地面积)作为泥沙输移比进行残差校正计算, 并在此基础上, 利用C-A分形法分离了地球化学背景与异常。异常提取结果表明, 汇水盆地面积参数最适合用作乌拉斯太地区的泥沙输移比参与顺流衰减校正, 使用汇水盆地法可以有效识别和提取该地区地球化学异常信息。使用汇水盆地法提取的化探异常范围与矿床空间位置吻合度高, 可以为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有利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2.
介绍了氢氧同位素水/岩反应的基本原理有及有关参数的确定,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热液矿床的氢氧同位素/岩反应演化曲线,确定了水/岩比值,根据δ(^18O)值空间变化,得出岩浆热液成因的矿床由矿体→蚀变岩→未蚀变岩。  相似文献   
123.
胶东郭城地区盆地边缘砾岩型金矿区高密度侵位闪长玢岩-二长斑岩.煌斑岩.为了从微区角度限定脉岩成因及形成时代,对斑晶矿物和锆石分别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EPMA)和LA-ICP-MSU-Pb定年研究.岩相学研究见角闪石斑晶包裹黑云母及出现长针状磷灰石现象,矿物化学结果显示辉石及角闪石斑晶幔部均出现了MgO(Mg^#),Cr2O3含量急剧升高的组成特点,斜长石斑晶具有反环带,揭示脉岩为壳幔混合作用的产物.锆石阴极发光图像显示其具有典型岩浆生长振荡环带,测年结果表明二长斑岩(GS1)和闪长玢岩(GS2)分别形成于(114±2)和(116±1)Ma,出现了部分胶北地体早期岩浆事件的继承或捕获锆石.两类脉岩锆石REE组成类似,Nb/Ta比值接近,暗示一致的岩浆源区.锆石HREE富集及明显的负Eu异常,反映源区未有石榴石出现.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显示胶东矿集区不同类型金矿区内脉岩侵位及金矿化具有相同的时代和构造背景.同时也暗示了胶东地区强烈的壳幔作用及岩石圈底侵减薄发生在早白垩世,与中生代早期的拆沉作用代表了岩石圈巨厚减薄的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124.
为了研究九瑞矿集区鸡笼山铜金矿床含矿岩体成因和地球动力学背景,对矿集区内成矿关系十分密切的花岗闪长斑岩体进行了主微量元素、锆石U-Pb年代学和Sr-Nd同位素测试.鸡笼山花岗闪长斑岩具有相对较高的SiO2含量和碱质,相对富集Al2O3、CaO,贫MgO、TiO2和P2O5.LREE相对富集、HREE较为亏损的右倾特征,...  相似文献   
125.
利用水系沉积物测量元素地球化学的相关特征,对青海东昆仑大场金矿集中区开展矿床、矿田尺度的剥蚀程度研究,可以为评价区域成矿潜力提供有力支撑,具有快速、有效、低成本的优点。选取青海省东昆仑大场金矿田的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以热液渗滤晕分带理论为指导,依据区内金矿床原生晕在空间的分带性和次生异常的结构相似性,建立了整体成矿元素分散流与原生晕共性的元素组合和元素分带序列,分别采用了元素比值法、三角图解法和元素分带序列法来选取区域剥蚀程度评价参数,并结合实地地质矿产特征,评价了大场金矿田及周边地区7个异常区的剥蚀程度大小。研究结果表明:扎拉依北、格涌贡玛、东达哈日乌拉、照大额北地区的剥蚀程度较高;旁海、启得喜然地区的剥蚀程度中等;扎拉依-大场、照大额南地区的剥蚀程度一般;同时利用水系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多种评价指标的对比使用,可以有效快速地对区域剥蚀程度开展评价,为成矿潜力评价提供支持,对找矿勘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6.
熔体包裹体是矿物在生长过程中捕获的原始岩浆,能有效的保留大量主矿物结晶和周围岩浆介质的物理化学信息,是岩浆演化和成矿过程的良好指示刺.文章从熔体包裹体在主矿物中的赋存状态,均一化试验和测试技术等方面总结了目前的研究进展,并结合具体的矿床揭示熔体包裹体对岩浆和成矿方面的指示意义.同时笔者也建议,将熔体包裹体信息和岩石学、地球化学、找矿学联系起来,可以加深对岩浆演化过程的了解程度,提高勘查找矿的效果.熔体包裹体作为一种较新的微区分析对象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7.
以五龙金矿为例,在同一剖面上采集了不同成矿阶段的含金石英脉和近矿蚀变岩样品,.根据矿物流体包裹体和蚀变岩成分地的测定结果,系统地讨论了不同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成(K^ 、Na^ 、Ca^+、CO2等)和不同蚀变岩成分(K2O、Na2O、CaO1、MgO、CO2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从第二成矿阶段到第四成矿阶段,流体中的Na^ 、Ca^ 、Mg^ 含量有明显的升高的趋势,K^ 含量降低,蚀变岩中,K2O由远离矿体的原岩到靠近矿体的蚀变岩其含量增加,而Na2O、CaO、MgO逐渐降低,这种流体包裹体和蚀变岩中的某些相应成分的变化特征,应该是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8.
随着地表矿、浅部矿和易识别矿的日趋减少,寻找深部隐伏矿体,开展矿床的深部预测评价工作显得日趋重要。本文结合笔者近几年的科研实践,以冀西北水晶屯金矿为例,系统地介绍了GM模型在金矿床深部含矿性评价中的应用,认为GM模型在预测评价中所得结论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29.
陕西柞水银硐子银铅多金属矿床成矿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魏俊浩  王思源 《地质与勘探》1993,29(7):14-19,27
  相似文献   
130.
典型矿化集中区矿床(点)分布的太极序列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魏俊浩  侯光久 《地球科学》1994,19(2):211-217
矿床的形成和演化确定存在着明显的数量规律性,这早以被广大地质工作者所注意,文中以河北张宣典型金矿化集中区为例,对典型矿化集中区的矿床(点)进行了太极序列模拟,结果表明,典型矿化集中区中的矿床(点)与主干控矿断裂的距离在平面位上服从太极序列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