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6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1.
12.
在数字出版时代,网络首发能显著提升我国科技期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本研究以《地球学报》为例,统计其从2018年第3期至2022年第3期共318篇文章的投稿日期、改回日期、网络首发日期、刊发日期、被引频次、首次被引日期、印刷版下载量、网络首发版下载量等。对其出版周期、质量控制、出版方式、被引和下载量、主要期刊评价指标等进行分析。分析表明,网络首发能大幅缩短论文出版周期,吸引优秀稿源;避免了论文的政治性差错,学术和出版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增强出版助力学术期刊的知识生产与传播;网络首发出版流程和增强出版能有效避免学术不端行为;提高了论文的被引频次和下载量。网络首发对推动我国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提升其质量和学术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地球学报》封面设计理念及“封面故事”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刊封面给予读者第一感官印象, 封面设计对提高科技学术期刊的质量、树立期刊品牌形象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期刊的封面设计应遵循规范性、专业性、稳定性和艺术性的原则。本文介绍和分析了《地球学报》封面的历史沿革; 阐述了2008年新版《地球学报》封面设计的理念: 遵循封面设计的原则、增强个性表达, 凸显品牌特色、平稳过渡, 融入中华文化元素; 展现了《地球学报》“封面故事”特色。  相似文献   
14.
西藏洞错全新世早中期盐湖沉积的古气候记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调查藏北高原腹地盐湖———洞错的Ⅰ阶地湖相化学沉积 ,发现硼砂及赋存 5层纯芒硝的完整沉积剖面。依据DZ0 1剖面的磁化率特征 ,结合韵律层的沉积学、盐类矿物学和14 C年代学 ,盐湖沉积物磁化率等恢复重建盐湖环境的替代性指标。指出洞错在全新世早、中期经历了潮湿温暖期(8470aBP ,可能至 10 5 0 0aBP± )→寒冷干旱期 (8470~ 8170aBP)→潮湿温暖期 (8170~ 75 90aBP)→气候频繁波动期 (75 90~ 740 0aBP ,寒冷大背景下三干三湿的气候演替 )→寒冷干旱期 (740 0~6 940aBP)→潮湿温和期 (6 940~ 6 6 2 0aBP)→寒冷干旱期 (6 6 2 0~ 6 410aBP)→温暖湿润时期(6 410aBP以后 ,可能至 330 0aBP)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5.
赵希涛  魏乐军 《地球学报》2019,40(2):361-374
本文根据S4679课题组关于"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的网络报道信息和王浩院士在清华大学的讲演视频,按其提供的"红旗河"河道节点高程,在Google Earth地图上标定了"红旗河"在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起点和源头段多处河流节点的地理坐标。按照课题组设定的自流河道坡度(2.10?或稍高),作者无法在我国境内等高线图上找出一条能"自流"到怒江的河道线路,这是由青藏高原东南部(地球上高差最大地区)被并行南流的一系列大江大河深深切割的高山深谷地貌特征所决定的。"红旗河"构想的无深埋长隧洞的509 km源头段自流河道纯属虚构,实际上在我国境内不存在这样的自流线路。若辅助于深埋长隧洞工程,本文提出含有70 km隧洞穿越岗日嘎布山和66 km隧洞穿越伯舒拉岭的自流河道新线路,称之为"雅怒河",以备参考。同样,对于源头段以下的"红旗河"河道,由于天然河道比降太大,亦无法像课题组构想的那样,对怒江60 km、澜沧江43 km和金沙江97 km共计200 km自然河道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6.
西藏洞错发现全新世第一次冷期的证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魏乐军 《地学前缘》2000,7(2):508-508
洞错位于羌塘高原中部 ,隶属阿里地区改则县 ,东经 84°4 0′ ,北纬 32°10′ ,海拔 4 4 16m。 1998年 8,9月和 1999年 9,10月 ,笔者对该湖进行了野外工作 ,着重调查了湖区Ⅰ级阶地 (全新世早中期 )的湖相化学沉积 ,首次在洞错Ⅰ级阶地的芒硝层中发现了硼砂沉积 ,并发现赋存 5层纯芒硝层的较完整的沉积剖面 ,这对重建该地区的古气候和找矿研究 ,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其中DZ0 1剖面 97~10 4cm段纯芒硝层的沉积特征的研究以及测年 ,认为这是洞错经历全新世第一次冷期的证据。全球性的新仙女木事件结束后 ,青藏高原温度快速上升 ,百年…  相似文献   
17.
从西藏西北部阿里地区日土县多玛乡台错古湖沉积物中获得的硅藻新化石种Mastogloia tibetica(sp.nov.),是首次在西藏地区Mastogloia属中确立的新种,该化石种的发现在分类学上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对该化石种盐度的适应性和与其他硅藻的相似性进行了讨论,并结合沉积物的化学分析结果,讨论了新种具有适应高渗透性的微咸水至咸水环境的习性,对今后未发现的古湖沉积物的古生态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西藏台错盐湖TT-1剖面的沉积特征和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台错位于西藏羌塘高原西部,这里因环境恶劣而无人类污染和影响。笔者调查了该湖区一级阶地的湖相化学沉积,取得了TT-1剖面(厚度369cm)连续样品156个,平均单样厚度2.36cm。就台错剖面的年代测定,本文分别对同一样品进行了不同方法的测试和相互校验。研究表明,^14C方法对有机物质的定年是准确的,而在消除盐湖化学沉积建造中碳酸盐的“新碳”、“老碳”的影响方面,仍需做进一步的研究。与此同时,铀系法测年的全溶样品的等时线技术,避免了同位素的分馏问题,所有的测试数据在等时线上都有良好的线形关系,表明获得的年龄数据是合理的。从而确定了TT-1剖面盐湖沉积的可靠地质时代为32.6~4.5ka B P间的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中期。  相似文献   
19.
从震前卫星热红外图像看中国现今构造应力场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震前卫星热红外探测现今地球热应力场, 既有水平应力热场, 也有垂直应力热场。热辐射能量的增强与应力增强有关。结合地震地表破裂带和地震等烈度线图的分析, 辅以GPS空间定位地形变测量、震源机制解和原地应力解除法,以及地球物理勘探资料, 可使对现今应力场的了解更加全面。以99?~104?E为界的过渡带包含中国大陆西部重庆荣昌双环、四川汶川椭圆。这种左右涡旋运动方式不同存在一个带内, 与深部构造差异和物质下曳运动有直接的关系。中国西部受印度板块和西北利亚板块SN向夹击, 来自西北利亚板块的作用力最南可到天山北麓。印度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扭动, 壳幔汁上涌差异反映在中国西部热旋扭椭圆为左旋扭动。印度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扭动, 中国东部地区出现伸展构造。NE、NNE向破裂发生右旋运动, 可称之新新华夏构造体系。壳幔汁上涌差异反映在东部热旋扭椭圆为右涡旋扭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地球学报》影响力逐步提升。继2013年成为EI来源期刊后,2012—2014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5年被评为"中国权威学术期刊(RCCSE)";荣获2015年度科学出版社"期刊出版质量优秀奖"。作为中文地学类学术期刊,本文总结了《地球学报》提升影响力的一些做法和经验:1注重文章学术质量和原始创新性,树立精品意识;2辟特色栏目,推优秀专辑;3具有独特的封面设计理念及"封面故事"特色;4重视英文,重要信息中英文对照,最大限度的将文章内容展示给国际读者;5注重编辑与出版质量;6关注出版行业和期刊发展动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