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8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1.
高龙 《陕西气象》2009,(5):42-44
1中山气象站 南极中山气象站建于1989年,海拔高度14.9m,是我国在南极开展气象考察的重要站点之一,目前已初具规模,地面观测系统、发报和通讯系统基本实现了遥测和自动化,每天通过澳大利亚戴维斯站将气象资料传人世界天气监视网。气象站利用气象资料无线短波接收系统,接收南极地区的天气图、气象报以及站区附近地区冰情图、NOAA卫星的AVHRR与TOVS数字及图像资料,为站区天气预报和海冰冰情分析提供现场图像和资料服务。  相似文献   
12.
根据已公布的水压致裂测量结果可知,在最大水平主应力σH与最小水平主应力σh之间有σH/σh≤2的关系。为了分析这一关系,进行了三轴压力条件下高差异应力的水压致裂模拟实验。发现,即使实际的σH/σh>2时,用现行的测量计算方法仍然只能给出σH/σh≤2的结果。这使得对实际数据使用Haimson公式计算最大水平主应力时,所得结果与最小有效水平主应力存在2:1的约束界限。作者用断裂力学理论对上述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认为现行的处理野外资料的计算公式的主要欠缺是只考虑了孔壁的力学特征而忽略了孔壁外围的应力强度特征。 本文最后介绍了一个改进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唐山-北京地区Q因子随频率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唐山——北京地区的选频地震仪台网资料, 使用单台法可求出台网中各台台址附近的区域性尾波Q值.为从台站所记录的多个地震中作出归一化的尾波衰减包络线, 以求出表征地区性特点的参数, 代替过去的肉眼估计拼合法, 本文推算出使用补偿值1nA=1.73M, 其中M为实测震级与归一化所用参考震级之差, 1nA是为归一化而取用的尾波振幅补偿值.用这一修正式来归一不同震级所记录地震的尾波震幅, 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组合衰减包络线, 从而可对每一个地震台利用多个地震记录综合后求出台站周围地区的等效9值, 以及它们与频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跨距为百余公里的各台上, Q值均可表达为Q=Q0fn, 其中Q0为1Hz时的品质因数, f为频率, 为因地而异的常数.值得注意的是, 各台的Q0值, 其差异可达一倍以上.最小的为沙城台, Q0=122, 最大的为马道峪台, Q0=292;但六个台中有五个台的Q值幂次都基本相同, 大体在0.60上下.实际测量表明, 马道峪台附近的高Q值是体现在所有频率上均有较高的Q值, 而沙城台附近的低Q值也是表现在所有频率上均有较低的Q值.因此, 一方面可看出实际测量结果有较好的可信度, 另一方面可认为值的一致性反映各台上引起衰减的物理本质大体上是相同的.作为一个大区域来考虑, 综合此地区六个台所有频道上的资料, 进行线性拟合可得出该地区的平均值: f=1Hz时, Q0=189.由于Q值是频率的强依赖函数, 所有关于衰减的研究结果, 特别是在1-40Hz的高频范围内, 必须要考虑频率因素。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除了依靠对地震活动本身的定量描述来判断地震活动的发展趋势以外,地震本身还提供了下述两方面的资料作为可能的前兆:一是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在震前的变化来预报地震;其次是利用地震波传播时在介质中的衰减特征来预报地震。两种方法的物理基础均为利用地震波在地球内部旅行时对地球介质进行采样所给出的讯息来监测地震前后介质的变化。两种方法经历着不同的道路。回想起来,当找到用波速预报地震的震例时的那一瞬间,地震学家受到何等的鼓舞。当时的地震界对地震预报曾是十分乐观的,似乎是确定性地而不是概率性地预报地震的时刻已经到来。不久,怀疑和否定的意见即接踵而至。不少人指出精确的测量波速反而表明震前波速并未出现明显变化,而蓝山湖震例中所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本刊上期报导的《尾波研究现状述评》一文的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利用尾波进行介质衰减特性的研究和尾波用于地震预报两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养马甸钼矿床位于燕辽钼(铜)成矿带东段的辽西地区。养马甸岩体由似斑状花岗岩、粗粒花岗岩和细粒花岗岩3个不同岩相组成,主要矿物为石英(30%~45%)、钾长石(35%~50%)、斜长石(15%~25%)和少量黑云母(3%~5%)。矿体主要赋存于养马甸岩体的细粒花岗岩中,少部分赋存在紧邻细粒花岗岩的粗粒花岗岩和似斑状花岗岩中。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养马甸岩体总体为富硅(w(SiO2)=69.26%~76.44%)、富碱(w(Na2O+K2O)=7.87%~8.81%),贫钙(w(CaO)=0.36%~1.33%)、镁(w(MgO)=0.17%~0.61%)和铁(w(FeOT)=1.47%~3.39%)的钾质(K2O/Na2O=1.05~1.31)—准铝质花岗岩(A/CNK=0.90~1.00)。该岩体总体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Th和LREE),高场强元素(Nb、Ta、Zr、Hf和HREE)亏损不明显,而中稀土相对亏损,在稀土元素配分图上呈左陡右缓的"V"型。岩石地球化学及矿物演化特征表明,养马甸岩体的不同岩相为同源岩浆经历不同程度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其母岩浆来源于高压麻粒岩相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成岩与成矿年代学研究表明,似斑状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92.1±1.9)Ma,粗粒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89.5±1.4)Ma,而细粒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89.3±3.3)Ma。结合对已有资料的归纳和分析,认为养马甸斑岩钼矿形成于后造山背景下的陆内伸展环境,含矿岩体及斑岩型钼矿的形成可能与古亚洲洋残留地幔楔在早侏罗世的再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以国家半导体公司的LMX2306芯片为主要元件,构建的锁相环型振荡器.该设计具有电路简易,输出频率可由计算机实时控制,功耗小,输出稳定等优点.该振荡器用于FAST模型接收机,作为基带混频的本地振荡器.在观测实验中,证明该振荡器工作正常,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大陆岩石标本在高压下的弹性波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10种岩石的20个试件和1个氯化银试件测得了高压下纵波和横波的速度,其中3个试件的纵波测至20,000公斤/厘米~2。发现压力高于4000公斤/厘米~2以后,速度基本上随压力呈直线变化,但当压力高于10,000公斤/厘米~2时直线的斜率逐级降低。在横波速度测定中,为提高脉冲初至到时的测定精度,在发射和接收端分别加入耦合电路。利用S波波列的多点测量外推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测量精度。最后对结果作了细致的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坑道中或地表上,对地壳形变所进行的各种观测,是了解地下应力活动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外开展在岩石中钻孔进行应力测定存在的问题,是受局部偶然因素的影响较大,需要注意克服。 求取地下岩体中的实际应力值,不仅是地震预报工作的需要,也是建筑、水坝、隧道、  相似文献   
20.
这次 IUGG 大会进行了一个特别项目,即关于今后发展方向的专题讨论。这个专题被列为大会的第一项专题,由全联合会的主要负责人第17届联合会主席加兰(G.D.Garland)、第18届执行局成员凯里斯-博罗克和莫里茨(V.Kellis-Borok and H.Moritz)等直接主持。专题的名称为“我们向何处去(Que Vadimus)”。1900年,大数学家 D.希尔伯特曾提出23个最重要的数学问题,对20世纪的数学发展起了重要影响。设此专题是仿效希尔伯特,值此新旧世纪交替的前夕,应该考虑地球物理科学今后将面临的课题。然而,当今的科学发展已不是一个人能够全面概括的,因此必须要通过集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