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69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84篇
海洋学   4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矿山三维地质模型及数字化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地质建模中数据源的复杂性及工程、地质现象差异等困难,该文提出多元、多方法集成和多层次干预的建模思路,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构建矿山整体三维模型。依托ArcGIS桌面系统、GoCAD、Flac3D等软件模拟滑坡动态、岩层分布等信息。通过空间分析和数值模拟揭示其潜在信息和规律,有效地实现了数据库、三维模型、数值模拟的一致性,为数字矿山开发、建设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23.
胡刘鹏  高飞  胡小华 《测绘》2012,(3):131-134
利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第二次经济普查中得到的地籍数据、基础地理数据、经济数据等,结合现状数据,参考相关技术标准,建立相互关联的产业用地综合数据库。同时对建库的数据状态、基本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等作了具体的阐述,最后简要介绍了数据库系统实现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和创新点,完成对产业用地的综合性分析。  相似文献   
24.
建筑物在施工、运营阶段受主体荷载等各种因素影响会产生沉降变形,为了利于建筑物沉降分析,保障建筑物安全,分析了分形理论在建筑物沉降数据处理中的可行性。通过实例,得出了基于分形理论的建筑物沉降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5.
通过分析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中对灾情信息的需求,提出了“地震应急灾情”的概念,设计了基于12322平台的江苏省地震应急灾情速报系统。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框架、基本功能和应用效果。系统主要包括短信和微信两大模块,短信模块主要面向非地震系统人员,通过手机短信形式向社会灾情速报员发送灾情邀请短信,灾情速报员只需简单回复灾情代码“1”—“4”即可。微信模块主要面向地震系统工作人员,通过微信企业号“苏震12322”自动推送地震信息并完成灾情收集工作。经过近1年的试运行,系统能够在震后迅速完成灾情信息的收发与数据处理工作,并以“天地图”为地理底图实时直观地展示已上报的灾情信息。  相似文献   
26.
从数字测图的原理与方法出发,以北非某地区数字测图为例,比较了北非地区数字测图应用的特殊性,并从测图方法、环境、控制、采集、成图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实用结论,为今后的此类工作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7.
本文通过对普通测设方法(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等)的分析引出了测边后方交会的方法,并简要介绍了测边后方交会法的基本原理,推导了测边后方交会法的计算公式,评定了该方法的精度,论证了该方法在精密工程中的可行性,弥补了极坐标、直角坐标等普通测设方法在精密工程中的缺陷。  相似文献   
28.
课程思政是专业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是在专业教育中践行思政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方向。以工科专业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程“测量学”为例论述了融合课程思政的内在优势,对课程思政元素提取进行了深入研究,从教学目标、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方面阐述了融合课程思政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并以“三角高程测量”内容为例详细阐述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具体思路与方法,润物无声地开展思政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爱国热情,提升教学效果,实现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29.
为实现水声传播损失高效准确计算,以满足工程应用要求,基于南海某深水海域水声调查数据研究改进拖曳声源深海传播损失算法。首先,对信号时间序列分析发现:深海多途传播结构显著,可分为直达波、第一二次海底反射波,信号幅度逐渐减小,海面反射波与直达波重叠;目标信号中心频率产生多普勒频移,与声源拖曳速度对应较好;"单频"正弦信号并非单一频点上的声信号,为一窄带功率谱,谱峰对应信号中心频率。进而,从信号识别及多途效应处理两方面对算法进行改进:基于功率谱频带分布,设计Butterworth滤波器带通截止频率,从频域上滤除噪声信号;依据环境噪声电压幅值,制定其判定标准,从时域剔除与目标信号同频带噪声信号。算法改进后可较好适应低信噪比环境下多途拖曳声源信号能量计算,快速高精度得到传损失数据。  相似文献   
30.
深海脉冲传播多途效应显著,直达波受海洋环境影响较大。基于南海某海域深水试验数据,采用Butterworth带通滤波器识别目标信号,进而分析近、中、远距离处VLA接收到的信号特征,并根据射线理论解释多途效应、直达波特征规律。结果表明:近距离目标信号可分为直达波及两次海底反射波;中距离可分为直达波与三次海底反射波;远距离目标信号弱,反射波特征不明显。其中,直达波声强显著低于第一次海底反射波,受夏季海面波导的影响,近表层深度处的直达波强度最大;50~200m深度层在强跃层控制下,声线向下弯曲,直达波信号随深度增加逐渐减弱;随传播距离增加,直达波逐渐减弱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