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9篇 |
免费 | 119篇 |
国内免费 | 17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8篇 |
大气科学 | 86篇 |
地球物理 | 100篇 |
地质学 | 320篇 |
海洋学 | 114篇 |
天文学 | 10篇 |
综合类 | 54篇 |
自然地理 | 9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43篇 |
2022年 | 54篇 |
2021年 | 50篇 |
2020年 | 39篇 |
2019年 | 49篇 |
2018年 | 66篇 |
2017年 | 38篇 |
2016年 | 37篇 |
2015年 | 48篇 |
2014年 | 58篇 |
2013年 | 26篇 |
2012年 | 40篇 |
2011年 | 40篇 |
2010年 | 27篇 |
2009年 | 28篇 |
2008年 | 29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为研究细粒组颗粒在浸水/降雨条件下产生迁移对冰碛土抗剪强度的影响,从西藏林芝市帕隆藏布嘎隆寺沟流域内采取冰碛土样品,进行7种不同细粒(粒径小于2 mm)含量情况下的冰碛土比重和相对密度的测试,开展了不同围压下的大型饱和固结不排水三轴(CU)实验。结果表明:(1)细粒含量对干密度的影响较小,不同细粒含量的冰碛土孔隙比大致相同,细颗粒对孔隙具有改造作用,不同细粒含量会引起孔隙结构的差异,从而导致冰碛土的结构差异,最终导致抗剪强度的不同;(2)细颗粒迁移导致冰碛堤坡脚和内部一定深度细粒含量较高,达到一定的量值时,抗剪强度明显降低,冰碛堤容易发生剪切破坏;(3)细粒含量对抗剪强度参数的变化具有重要影响,从中还可以反映出冰碛土结构控制的变化:粗颗粒控制→粗细颗粒共同控制→细颗粒控制。研究结果对于评价冰碛堤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日本有关部门在1974年上半年研制成“地区气象观测资料传输系统”以后,从11月份起,此传输系统已纳入地面观测业务。作为该系统的终端设备之一,负责提供资料的各自动气象站(可测定4项基本气象要素),已于11月1日起正式开始作雨量观测,其它3项要素将陆续试用和投入业务使用。“地区气象观测资料传输系统”是一个联机系统。日本气象厅在十年前开始研究设计,1972年正式委托日本电话电报公司进行研制。这套联机系统的建成,前后共用了3年时间,投资共达八亿三百万日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班戈雪如岩体似斑状二长花岗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微量元素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其形成年代、成岩条件和构造背景。结果表明雪如岩体侵位于晚白垩世晚期(76±1 Ma),锆石饱和温度计和锆石Ti温度计计算其成岩温度分别为760~810℃和738~814℃,较低的锆石相对氧逸度反映成岩环境为还原环境。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其具有高硅、富碱和准铝质--弱过铝质特征,大离子亲石元素和LREE富集,高场强元素和HREE相对亏损。雪如岩体是中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源区残留相为斜长角闪岩相,岩浆结晶过程中发生角闪石和斜长石的分离作用。地球化学投图结合区域构造演化显示其形成于后碰撞伸展环境,表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地区在晚白垩世晚期已经进入后碰撞伸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一篇综述,讨论在熔融铝硅酸盐和铝酸盐中Al的两性行为。这是7台金学和岩石学中一个至今尚无可靠结论的问题。作者认为:每个四配位的Ala都含一个配位键,例如Al—O(^Ca Si)或Al—O(^Ca Al)。相应的非桥氧Onb并没有消失,而是变成了三价氧离子。碱性Alb能否出现取决于该体系的酸碱平衡。构筑硅酸盐的键合结构模型时,作者建议用5种Si-O四面体(Qn)作为微结构单元。即,用它们的相对量和微观化学位描述其宏观物性(如组元活度)。为了沟通铝硅酸盐的微观结构与宏观物性,仍可用5种Qn作为微结构单元。其中所含Ala的影响用各种Qn微观化学位的相应变化来反映。对于铝酸盐,建议用Ala-O四面体(Tn)作为微结构单元。 相似文献
16.
生态地质学是研究生态系统与地质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交叉学科,对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有重要理论支撑作用。我国生态地质研究工作虽然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与积淀,但时至今日生态地质学仍然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鉴于此,基于前人的大量研究,总结了国内外生态地质研究进展: 国际上,俄罗斯建立了生态地质学研究体系,美国发起的地球关键带研究是与生态地质研究十分契合的主题; 在国内,生态地质研究主要着眼于”生态-地质”相互作用过程与机理以及地质环境影响下的系统性生态修复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地质学涵义及其研究内容、方法技术创新及学科体系构建思路,以期为服务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和生态地质系统深化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优选简便快捷和测试可靠的植物总汞湿法消解方法,本文以植物标准物质GSB-11(柑橘叶)、NIST-1515(苹果叶)为研究对象,比较了5种水浴酸消解方法以及消解后加入和不加入BrCl、NH2OH·HCl对植物总汞测定的回收率差异.结果 表明,采用逆王水(HCl∶HNO3体积比1∶3)95℃水浴3h消解植物样品,消解后... 相似文献
18.
地震震相识别是地震记录分析的基础性工作,在地震定位、地下结构、以及地震学研究中有广泛应用。使用最常用的长短时窗能量比(STA/LTA)加自回归方法(AIC)的方式,采用两步法进行初至震相识别,并分析特征函数对能量变化的敏感度,该方法识别的初至震相70%以上都早0.5s以内,能够较好的识别初至震相。 相似文献
19.
电离层对人类活动影响重大,涉及天气、通讯、军事应用和卫星运行等许多方面.电离层中各种粒子的发光辐射特性,特别是远紫外辐射特性,是电离层、热层和极光带等高层大气的物理化学信息重要来源.对电离层进行探测,主要是通过最先进的光谱成像技术对远紫外波段进行研究,提供充足的电离层分布的光谱信息和空间信息,建立精确的电离层模型.本文主要阐述了电离层远紫外波段光谱成像技术的发展和趋势,指出了影响这种技术的关键因素,即光学系统和探测器,分析了我国相关技术的薄弱环节.并结合我国目前的研制水平和技术,提出了发展星载电离层探测成像光谱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西安80和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起算点和参考椭球不同,两者之间的坐标转换根据区域大小和精度高低可采取不同的数据转换模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