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8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气象条件对小麦白粉病发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居为民  高苹 《气象》2000,26(2):50-53
这10多年来江苏省代表站的小麦白粉病始病期、严重率和同期的气象资料,采用滑动相关普查方法,分析了气象条件对白粉病发生的影响作用,发现对白粉病始病期和严重率有着显著的影响,但影响作用具有阶段性和区域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白粉病的预报模式。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夏季最高温度定量预报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梅  濮梅娟  高苹  沈树勤  孙燕 《气象科技》2008,36(6):728-733
以江苏省徐州、南京、射阳3个探空站2002~2006年7~8月逐日观测资料为基础,选取了影响最高温度变化的因子,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以徐州、南京、射阳3地为中心的区域预报模型,并对模型的回归效果和预报情况进行分析.剖析了其用于实际预报的合理性和可信度,同时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动力数值预报结果相结合,利用高斯权重插值方法将预报场的格点资料捕值到江苏各站点,通过PP法,完成了江苏省最高温度的定量预报.预报当天最高温度误差在1℃以下的概率为5O%左右,2℃以下概率在8O%左右,该方法可用于最高温度预报.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冬小麦气候适宜度动态模型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佩  田娜  赵会颖  高苹 《气象科学》2015,35(4):468-473
用1961—2010年江苏57个气象站常规气象资料和小麦产量资料,结合前人的研究思路,应用生态适宜度、模糊数学理论,引入权重分析等方法,建立了江苏省冬小麦气候适宜度的动态模型,模型检验结果良好。对1961—2010年冬小麦历年全生育期和各生育期的气候适宜度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各地冬小麦气候适宜度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其中冬小麦生育期内温度适宜度最高,降水适宜度维持在较低水平,日照是其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性制约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14.
苏北大型湖泊水域的EOS/MODIS遥感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萌  李亚春  曾燕  解令运  宋娟  高苹 《气象科技》2007,35(4):579-582
为了从宏观上了解江苏省境内主要湖泊水体的动态变化及原因,并为有关部门指挥防洪抗旱和治理水环境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利用2005年夏季多景EOS/MODIS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对入夏以来苏北地区主要湖泊水域——骆马湖、洪泽湖、高邮湖(含邵伯湖)进行了卫星遥感动态监测,生成3通道合成彩色图像,运用阈值法提取湖泊及其周边水域的水体边界,并计算水体面积。最后从气象因素对湖泊的水体面积变化进行了分析。遥感图像与面积统计数据直观地反映出,2005年入夏以来苏北各大湖泊水域的水体面积随着前期干旱和其后大量降水的发生而出现比较明显的减小和增加,可见一段时期内的日照时数、降水量等气象因子会对湖泊及周边水域的面积增减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江苏水稻高温热害的发生规律与特征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于堃  宋静  高苹 《气象科学》2010,30(4):530-533
用江苏1961—2007年47 a气象资料、农业气象观测站水稻观测资料,研究分析了江苏单季稻拔节期和孕穗扬花期2个高温敏感期,高温热害发生空间分布、时间变化。结果表明:常发生高温热害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地区,尤以宁镇扬丘陵地区为重,该地区47 a发生高温热害的总次数达到40次以上;而且年代际上表现为2001—2007年最重,1960 s次之,1980s最少。  相似文献   
16.
2002年江苏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2002年江苏省日照略少,降水量分布不均,淮河以南地区多持续阴雨,对夏熟作物危害重;淮北北部地区夏秋连旱使稻麦种植面积减少;全省台风、暴雨少。夏熟作物生长不断遭遇气象灾害,属减产气候年景。水稻全生育期间气象条件利大于弊,获得丰收。棉花生育期气象条件有利有弊,属于一般气候年型。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棉花丰欠年天气气候型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宋静  杨修群  高苹 《气象科学》2006,26(1):39-46
利用江苏省1965~2004年的棉花产量,用灰色系统模型逐段滑动平均,得到了棉花的依社会生产水平变化的趋势产量和随气象条件变化的气候产量。通过对棉花气候产量与生育期气象条件的对比分析,表明了夏季光温水匹配是棉花优质高产的关键因子。分别对历史上棉花典型丰产年和欠产年500 hPa高度场距平的合成分析表明,丰产年500 hPa高度场表现为中高纬度以纬向环流为主,冷空气势力偏弱,而欠产年冷空气和副高势力都偏强,冷暖空气交汇在苏北。2003年和2004年分别是近30 a典型的棉花欠产年和丰产年,分析其6~9月500 hPa高度场、-8℃线、低空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等要素场逐日天气演变和环流特征分别得出,2003年夏季活跃的季风和冷空气、面积大势力强的副高,造成低温阴雨寡照,是当年棉花严重减产的原因;而2004年冷空气势力弱,季风不活跃,没有明显连阴雨及大的气象灾害,是当年棉花优质高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黄河流域近40年日照百分率的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买苗  曾燕  邱新法  高苹  王萧宇 《气象》2006,32(5):62-66
利用黄河流域及其周边146个气象站1960--2000年逐月日照百分率资料,研究分析了黄河流域日照百分率的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就整个流域平均而言,日照百分率呈明显下降趋势,黄河流域年平均日照百分率在20世纪90年代较60年代下降了2.49%;日照百分率的下降主要表现在夏季和冬季,春季和秋季下降不明显。对日照百分率气候变化的空间分析表明,除极少数台站的日照百分率呈略有上升趋势外(主要出现在流域上游),黄河流域日照百分率的下降表现得非常明显,遍布整个流域的中、下游。  相似文献   
19.
冬小麦赤霉病流行程度长期预报模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高苹  居为民 《气象》1998,24(6):55-57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流行程度主要由天气条件决定,而500hPa大气环流因子是较好地表征天气形势和控制天气条件的物理量。利用最优化相关分析方法,分区挑选了与小麦赤霉病显著、稳定相关的500hPa大气环流因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冬小麦赤霉病流行程度长期预报环流模型。  相似文献   
20.
武金岗  高苹  汤志成  陶炳炎 《气象》1996,22(10):51-53
分析冬小麦越冬前叶龄变化,温度有效性随播期,发育期变化及其对叶龄的影响。用样条回归方法,建立了叶龄与有效积温模式,并用该模式确定冬小麦适播期以及插补缺测的叶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