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79篇 |
免费 | 188篇 |
国内免费 | 19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4篇 |
大气科学 | 113篇 |
地球物理 | 237篇 |
地质学 | 606篇 |
海洋学 | 115篇 |
天文学 | 41篇 |
综合类 | 60篇 |
自然地理 | 8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37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36篇 |
2020年 | 36篇 |
2019年 | 39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40篇 |
2016年 | 26篇 |
2015年 | 29篇 |
2014年 | 57篇 |
2013年 | 43篇 |
2012年 | 45篇 |
2011年 | 46篇 |
2010年 | 58篇 |
2009年 | 34篇 |
2008年 | 42篇 |
2007年 | 42篇 |
2006年 | 52篇 |
2005年 | 40篇 |
2004年 | 43篇 |
2003年 | 45篇 |
2002年 | 30篇 |
2001年 | 85篇 |
2000年 | 56篇 |
1999年 | 49篇 |
1998年 | 27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16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3篇 |
1964年 | 3篇 |
1962年 | 3篇 |
1959年 | 7篇 |
1957年 | 6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912.
文章通过对北衙金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特征标志的系统总结,认为从岩体内部到外接触带,矿化样式以"脉-块体-层-脉"的内外多元结构模式产出:岩体内部Au-Fe(Cu)矿体呈透镜状脉、平行脉沿断层破碎带陡倾斜产出;岩体接触带附近的矽卡岩带围绕岩体呈环状分布,Au-Fe-Cu矿体以大透镜状、块体状在矽卡岩带中断续产出;外带Au-Fe、Pb-Ag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沿层间破碎带产出;远程带Au-Fe矿体呈小透镜状脉、平行脉沿断层破碎带陡倾斜产出。矿体对应的矿物组合、成矿元素和蚀变分带具有自高温到低温的分布规律和矽卡岩型矿床的特征。矿床的热液成矿作用阶段可划分为早矽卡岩、晚矽卡岩、磁铁矿、石英硫化物以及碳酸盐五个热液阶段,各阶段流体包裹体划分为富液相包裹体、富气相包裹体、含子晶矿物包裹体、富含CO_2三相包裹体等四类。成矿年龄为36.46 Ma—39.44 Ma,与石英正长斑岩的成岩年龄35.00 Ma—36.72 Ma基本一致。矿床成矿深度范围为0.7~2.2km。矿床类型为斑岩-矽卡岩型金多金属矿床。北衙组碳酸盐岩(T_2b)+多期断裂构造系统(接触带构造、岩性界面及层间破碎带、断裂裂隙、不整合面构造)+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侵位构成了"三位一体"的成矿系统和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913.
内蒙古东南部西乌珠穆沁旗地区石炭纪-二叠纪岩石地层和层序地层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通过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对西乌珠穆沁旗-林西地区石炭纪-二叠纪地层进行了岩石地层学研究与重新归并划分,并进行了生物地层、层序地层及不整合面地层的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了测区各地层的基本层序、沉积环境和沉积相,将石炭纪-二叠纪地层划分为3个沉积层序,建立了岩石地层和年代地层格架.石炭纪-早二叠世本巴图组(CPb)、格根敖包组(CPg)和阿木山组(CPa)三者为石炭纪-二叠纪西乌珠穆沁旗海槽同期异相地层的观点,能很好地解释这几套地层的相互关系.寿山沟组(P1ss)地层呈超覆不整合覆于以前地层或地质体之上;大石寨组(P2ds)为达到最大海泛面时海(水)下火山喷发的产物;哲斯组(P2z)是海盆地萎缩期的沉积产物. 相似文献
914.
形成矿床的成矿物质、驱使成矿物质运移和聚集的能量和使成矿物质就位的有利空间(简称物质、能量、空间)是任何矿床形成所必备的3个主要因素。物质场—能量场—空间场综合成矿预测是以成矿三要素为指导思想,以热力学原理为基本原理,利用符合成矿预测尺度要求的地、矿、物、化、送等资料,综合考虑其它成矿有利因素,结合GIS工具的一种综合成矿预测方法。章详述了三场综合预测的原理、流程,并结合在豫西马超营断裂带中段的应用,介绍了三场预测方法和效果。 相似文献
915.
916.
对黔北务正道地区早二叠世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其对铝土矿矿床的控矿意义进行了分析。认为位于赤道附近的炎热潮
湿的古气候环境导致的红土化铁铝质古风化壳是铝土矿形成的先决条件;以页岩为主经长期化学风化形成的古剥蚀区为铝土矿
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成矿物质来源,而低凹的古地形地貌是沉积或堆积型铝土矿的最佳场所;在半封闭式的相对较为稳定的海湾
相沉积环境下沉积铝土矿含矿岩系,早二叠世大竹园晚期,通过频繁的海进-海退循环,沉积区不断处于还原—氧化环境的交替
变换之中,为铝土矿的形成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湿的古气候环境导致的红土化铁铝质古风化壳是铝土矿形成的先决条件;以页岩为主经长期化学风化形成的古剥蚀区为铝土矿
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成矿物质来源,而低凹的古地形地貌是沉积或堆积型铝土矿的最佳场所;在半封闭式的相对较为稳定的海湾
相沉积环境下沉积铝土矿含矿岩系,早二叠世大竹园晚期,通过频繁的海进-海退循环,沉积区不断处于还原—氧化环境的交替
变换之中,为铝土矿的形成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917.
武汉东湖湖泊地质(第四纪)研究——有关东湖成因和古云梦泽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湖位于武汉市武昌区东北,形若一斜放的等腰三角形,面积在水位20.5米时为27.899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21米,流域面积187平方公里。东湖是长江中下游的一个中型浅水湖泊。 湖之南,两列东西向残丘(以瑜家山最高,151.84米),互相平行,断续相连。这两列残丘皆为泥盆系石英砂岩所组成的向斜山,它们之间为志留系页岩所组成的背斜谷地,表 相似文献
918.
西形成羌塘地区几个地质构造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出了西藏羌塘地区的六个地质的构造问题,包括冈瓦纳与欧亚大陆古特提斯界线;羌塘地区是否存在加里东期或更古老基底;羌塘地区的地层系统及其对比;狮头山,黑熊山一带蓝片岩的地球动力学意义;龙木错-双湖蛇绿岩的性质,成因及年代,羌塘盆地中三叠世以前是一个统一的盆地还是分属两个大陆的边缘海盆等。 相似文献
919.
920.
为了评价煤系页岩气的储层性质,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压压汞、低压N2和CO2气体吸附等实验方法,对新疆阜康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煤系页岩气储层孔隙的发育情况、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八道湾组页岩孔隙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八道湾组页岩发育多种类型孔隙,以粒内孔、粒间孔为主,有机质孔次之,溶蚀孔发育较少,为煤系页岩气赋存提供储集空间。八道湾组页岩纳米级孔隙以微孔和介孔为主,占孔隙总孔容的77.30%,占总比表面积的89.80%,是页岩气赋存的主要载体;页岩孔隙结构类型以狭缝型孔和板状孔为主,孔隙主要分布在0.4~1.3 nm、3~30 nm和50~200 nm之间。八道湾组页岩孔隙的发育受页岩有机碳含量、成熟度和矿物成分含量影响较大,其中有机碳含量对微孔发育的促进作用明显,成熟度的增加主要对页岩中介孔和宏孔的发育产生重要影响,黏土矿物含量与页岩的介孔孔容及总孔容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脆性矿物则相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