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76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104篇
地球物理   55篇
地质学   363篇
海洋学   2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3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图片报道     
春节前夕,修武县国土资源局班子成员分三路分别对七贤镇方庄村、里爻村、外爻村15家困难户进行了慰问,为他们送去了大米、食用油、面粉等,困难群众情不自禁地说,感谢党,感谢政府!图为该局领导在里爻村慰问的情景。  相似文献   
72.
Full maturation of goldfish oocyte was induced in vitro by 17 a-hydroxy-20B-dihydroprogesterone. The oocyte maturation involves GV migration to the periphery of the oocyte and germinal vesicle breakdown (GVBD). In the experiment, incubation duration for GVBD varied in different broods of oocytes. Generally, if the duration for GVBD was shorter than 6 h, oocytes would have a better chance to survive after maturation and insemination. The maturation of nucleus (GV) and cytoplasm are not synchronous. Cytoplasm maturation occurs several hs after GVBD. Oocytes inseminated 8-9 h after GVBD have the highest fertilizing and hatching rate. Fertilized ova matured in vitro can develop to sexually mature adults capable of reproduction.  相似文献   
73.
提出了一种新的深层地下水回灌方法———SPD人工补给系统,并通过室内沙槽模拟试验,对该系统和常规的直接井回灌法作了比较。研究表明,利用该系统补给深层地下水,具有回灌水质要求低、补给速度快、补给量多、不易淤堵等特点,是深层地下水人工补给的一条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4.
华南地区新元古代年代地层标定及地层对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华南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区域上涉及中国上、下扬子地区,包括中国地层表中的青白口系、南华系和震旦系,时代上分别对应国际地层年代表中拉伸系、成冰系和埃迪卡拉系。传统划分是以晋宁运动(四堡运动)为标志划分为中元古界和新元古界,近年来,通过地层中凝灰岩锆石SHRIMP U-Pb的测定,华南地区新元古代年代表已进行了有效年代学标定,突出了地层对比的可靠性和新的构造观点解译。华南古陆构造演化研究需要以构造为纲,明确了古陆周缘地层发育了中元古代晚期相关沉积记录,而华南古陆内部,特别是江南造山带为武陵运动的构造运动产物。本文将报道桂西地区青白口系拱洞组底部SHRIMP锆石U-Pb年代学测定数据(799.8±5.5)Ma,江西与湖南交界长安组底部获得凝灰岩锆石年龄(770±10)Ma,湘西北长安组底部获得凝灰岩锆石年龄(758.6±5.4)Ma和湾溪口村长安组冰碛岩距底部十多米处获得凝灰岩锆石年龄(743.8±4.1)Ma。上述年龄进一步提供华南地区冰碛岩地层的年代学依据。  相似文献   
75.
唐烽  高林志  尹崇玉  王约  顾鹏 《地质通报》2015,34(12):2150-2162
新元古代与寒武纪之交,即伊迪卡拉纪—寒武纪过渡期,是地球历史上一个重大的地质突变期,出现了一系列地质环境变化事件和生物快速演化事件。云南东部位于扬子地区西南缘,在前寒武纪—寒武纪过渡期属于开放式浅水台地至台缘斜坡环境,是中国伊迪卡拉(震旦)系顶部与底寒武统基本连续沉积的典型地区,也曾是中国震旦系与寒武系界线层型候选剖面所在地。近年来,在此新发现了更为丰富的宏体藻类化石、遗迹化石和伊迪卡拉生物群的疑似后生动物化石等(江川生物群),以及大量以条带状Shaanxilithes为代表的宏体化石层。相关剖面自下而上从灯影组至磷矿沉积层(中谊村段)出露有连续的宏体化石记录,研究后可以细分伊迪卡拉系顶部灯影峡阶的化石带,并与底寒武统晋宁阶、梅树村阶对接,具有作为标准层型剖面的较大潜力,为伊迪卡拉纪末期年代地层单位的建阶分层、对比及确立层型剖面,以及与寒武纪最早期年代地层的界线划分提供了更为理想的标准。  相似文献   
76.
王思恩  高林志  庞其清  宋彪  李亚 《地质学报》2015,89(8):1331-1351
冀北—辽西地区陆相侏罗系—白垩系发育,各类生物化石丰富,并夹有火山岩,是利用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同位素测年和磁性年代地层综合研究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的理想地区。冀北滦平盆地侏罗系\\白垩系界线附近的地层为大北沟组和大店子组,辽西义县—北票地区侏罗系\\白垩系界线附近的地层为土城子组和义县组。大店子组含有孢粉Cicatricosisporites Luanpingspora Jugella 组合;介形类Yanshanina Cypridea Rhinocypris组合,Cypridea Yanshanina Timiriasevia组合,Cypridea sulcata亚组合和叶肢介Eosestheria Abrestheria组合等各类化石,这些生物组合与国内、外的对比,尤其是孢粉和介形类与英、法、德、俄和加拿大等地相关地层同类化石组合的对比,其时代为早白垩世早期(Berriasian)。辽宁西部义县组下部的孢粉、介形类和叶肢介与国内、外的对比,也得出与大店子组的时代大致相同的结论。大北沟组含孢粉Poceites Podocarpidites Schizaeoisporites组合,介形类Luanpingella Torinina Eoparacypris组合以及叶肢介Nestoria Keratestheria组合等,这些生物组合与国内、外同类生物组合的对比,得出的时代结论是晚侏罗世晚期(Tithonian)。土城子组含有孢粉、介形类及叶肢介等6大门类化石,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得出的时代结论是晚侏罗世。因此,侏罗系\\白垩系的界线划在大北沟组与大店子组之间。生物地层的国际对比表明:此界线与国际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即Tithonian\\Berriasian界线是一致的。根据冀北—辽西地区一系列同位素测年数据推断,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年龄应接近1307Ma 。  相似文献   
77.
7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的号角越吹越响,到今天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渗透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每个人的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一名教师,如何从我做起,积极将改革引入自己的教学活动,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为造就一代新人服务,但不能不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79.
介绍了714S天气雷达接收系统组成及各部分的工作原理及714S天气雷达接收机灵敏度比正常值偏低20 dB的故障原因及检修过程.本次故障分析及检修过程具有代表性,不仅适用于714S雷达,对处理其他雷达接收灵敏度故障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0.
华北克拉通东部新元古代宏体化石生物地层序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华北克拉通东部是中国晚前寒武纪地层出露最为完整、连续的地区,特别是华北克拉通东缘连续出露了新元古代自老至新的全部地层,是对比和衔接中国南、北方晚前寒武纪地层的关键地区。在该地区所发现和建立的宏体化石群——“龙凤山生物群”、“辽南生物群”和“淮南生物群”可能是新元古代“南华大冰期”前后较为独特的生物群落,其中相当部分可能归属于多细胞后生动物和多细胞藻类,是地球早期生命景观的重要代表。因此,对这些新元古代早期生物群的研究将可能揭示比陡山沱期更早的多细胞后生动植物的演化面貌,在演化生物学上意义重大。近年来,在地调项目的资助下,开展了华北克拉通东部地区的新元古代年代地层及生物地层的研究。本文综合现有资料,详细记述了华北克拉通东部(燕山地区和辽南、徐淮地区)含宏体化石的新元古代地层及其宏体化石特征、组合面貌和生物地层序列。同时,依据宏体化石记录,探讨了中国新元古代地层的对比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